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辅周:流行性感冒的五季治疗原则

作者:蒲辅周

编辑:黄榆媚


流行性感冒的五季治疗原则


流行性感冒是传染性极大的疾病,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急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国家对流感的防治仍然没有可靠的方法。而我们采取了积极防治的态度,所以近年来我国人民在于流感作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获得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成绩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方针,采取中西医合作的综合性措施而取得的。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医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中医对流感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预防流感的流行,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有现实意义的。


流行性感冒的辨证规律


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的伤寒论,近年来很多学者都认为包括流行性感冒在内的一类有关急性传染病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总结。后世各家有关类似流感论述颇多,不但辨别了流感证侯,而且对流感的传染性及其防治方法也有丰富的知识。


在流行期间,诊断流感虽较简单,但在非流行期间,诊断颇属困难。因有多种疾病,其临床症状极似流行性感冒。所以,关于流感的发病因素、流行季节、发病过程及其分类等问题,亦即掌握流感的辨证规律问题,是防治流感的重要关键


1.流行因素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但是,因病毒有不同类型以及病毒的变异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流感流行规律的复杂性。祖国医学虽对病原体尚没有直接观察到,但已注意其自然环境、气候的外在因素,和这些因素对流感流行规律的影响。


古人所谓“暴寒”、“风邪”、“时行乖戾之气”,虽非明指病毒,但可以说明这些因素是引起流感流行的诱因。同时,还认识流感是由呼吸道传染及其容易引起流行的发生和预防的方法。


2.流行季节


祖国医学谓“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并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不正之气也。”说明四时非时之气均能引起疾病的流行。但亦有不因非时之气而发病的,即所谓六气外感为病。


所以对流感的辨证,在因时制宜的情况下,既要分析非时之气,又要分析当令之邪。例如:

冬日为寒水正令,单衣薄被,感冒寒邪,多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此即当令之寒邪为病;若气候反温,感其气而发病者,则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冬温法中求治。

春日为风木主令,春日感冒风邪,若初起微恶寒,后则但热不寒,头胀、身痛、口渴、咳嗽、或自汗,脉浮数者为风温,亦当令之邪为病;若寒水之气未尽,或气候骤寒,感之而发病者,则又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感冒寒邪法中求治。

至于夏日则多属热属暑,长夏则多兼暑兼湿;

秋日则燥气偏胜,而燥又有两种性质,一属于凉,一属于热,因之有凉燥和温燥两种不同的类型。


以上根据时令不同,寒温各异,则四时流感亦因时变化,而表现不同的症候类型,在临床上,“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自能收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疗效果。


3.发病过程及分类


流感的发病过程很短,病势发展很快,一般1~2天症状达最高峰,各种症状可渐次消失遗留极度虚弱和劳动力的降低。单纯型的流感很少迁延5~7天以上。有时在第3~4天,体温下降,病即好转。有时,1~2天后体温又复升高,病情加重,呈现双峰型的体温曲线。极轻的病例,整个病程持续1~2天,病人并不卧床。极重的病例,有时病情呈现各种全身中毒征象,甚至呈虚脱,亦有的很快死亡。


流感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因而就有许多分类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单纯型混合型继发性感染的三种病型。


按照中医特点,需要结合流行因素及发病季节,加以归纳分析,若其时仅为当令之邪,或因感寒,或因受风,而不兼其他因素者,则发病多为单纯型的感冒

若其时气候不常而杂感不正之气者,则发病的变化复杂,多为混合型的感冒


同时,体质有强弱,感受有轻重,年龄有大小,地区有燥湿,以及病毒侵犯的部位各有不同,如有太阳证的,头痛发热,脉浮恶寒;有阳明证的,鼻干目痛,发热,项背强,口渴汗出;有少阳证的,口苦咽干,往来寒热,胸胁痛,喜呕;亦有三阳并见,但以某经证多,则加某经之药。间有直中三阴。又以所犯何经,循经治之者。


此外,尚有感冒夹食、感冒夹痰,等等,均须仔细辨别(夹食加消食之品,夹痰加化痰之品),则疾病自无循情。


至于流感的继发症,则以肺炎为常见,又须视其继发感染情况,或属治疗不能及时,或属调理失于谨摄,随证治之,适宜为度。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原则


我们知道,流感总属外感的疾患,治疗流感的原则也就总不外乎解表为主,而解表法又应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法则。根据流感的发病因素和季节,区别宜温宜凉,再辨其有无兼夹,自能执简御繁,得其要领。


冬日流感的治疗


冬日流感可分感冒寒邪(同伤寒治法)和应寒反温受非时之气(同冬温治法)二类。


感冒寒邪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无汗、舌白、口不渴、舌质不红,可予麻黄汤;发热、头痛、身疼、项背强、脉浮长无汗,可与葛根汤;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胸胁满、目眩喜呕,脉浮弦,可与小柴胡汤;恶风寒、头痛身酸、胸闷不渴、舌苔白、脉浮,可与荆防败毒散;恶风寒而咳嗽、身微痛、舌苔白、脉浮而体虚者,参苏饮可与之。


以上虽同是辛温解表的方法,但见症不同,体质有异,故处方用药,应区别对待。


感受非时之气


发热甚、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鼻塞、舌苔白或微黄、口微渴、脉浮数,宜葱豉桔梗汤凉解之;若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彻、微烦、面微赤、目微红(面赤色者,阳气拂郁在表之象)、口渴、舌苔白或微黄不燥、舌质红而不绛、脉浮数兼紧,兼见咳嗽气急者,乃内热为外寒所遏,脉气受制,属寒包火,宜凉散之剂,麻杏石甘汤可与之;若体虚感冒冬温,咳嗽咽干、发热头痛,加味葳蕤汤可以选用。


以上是微辛凉解表的方剂,因冬日虽应寒反温,但仍主寒水司令之时,选方不宜纯用辛凉苦寒,宜辛凉宣透(见表1)。




春日流感的治疗


可分感温风之气(同风温湿治法)和非时之寒(同寒疫治法)二种。


感冒风邪


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口不渴或微渴、头痛、有汗或汗不彻、或微咳、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或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按风为阳邪,春则温暖,本《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之义,故用“辛凉解表”之正法。


感冒寒疫


恶寒发热、头痛身痒、胸闷不饥、无汗、舌白脉浮,用香苏饮,或复以葱豉汤。恶寒发热或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咳嗽、无汗、口不渴、舌白而秽、不思食、脉浮紧或浮弦,可与十神汤,或苏羌饮(表2)。




夏日流感的治疗


夏令多热,感冒则头痛身酸、发热、口渴、无汗、舌白、脉浮数,可用银翘散加杏仁、滑石;发热、口渴、心烦、头痛、有汗,可用银翘散去芥穗、牛蒡子加杏仁、黄芩、生石膏;渴甚者加花粉;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小便短者加栀子或加六一散。若发热头痛头胀、恶心呕吐、胸闷身倦、腹痛下利、舌白滑或微腻、或渴或不渴,乃暑秽及夹食,可与藿香正气散


长夏流感的治疗


这一季节,兼暑、湿、风三气。尤多暑湿并胜。如伤暑感冒,表实无汗、发热头痛、舌苔白、面赤口渴、右脉洪大,宜新加香薷饮;若舌尖红,可加黄连少许,小便短,亦可加六一散。如感冒暑湿,恶心呕吐、头晕身痛、倦怠无力、腹泻不想食、发热口不渴,宜刘和汤。如感冒湿胜,头痛如裹、身重、骨节酸疼、舌白苔滑、不渴不饥、脉濡、午后热甚,宜三仁汤。若脉缓身痛、舌苔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减、继而复热,乃内蕴水谷之湿,外复感受时令之湿,黄芩滑石汤可与之。如风湿上冲、头痛脊疼、项如折,羌活胜湿汤可以选用。


按四时感冒,在夏季,特别是长夏,风、暑、湿火兼而有之,因此流感所感受的各有不同,所以 治疗方法也就有辛凉透邪、芳香清化、通阳利湿等等,我们在应用于临床时,必须掌握病机,灵活运用(表三)。




秋日流感的治疗


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嗌干、咳嗽稀痰、脉弦无汗,此属凉燥,杏苏散主之。头痛、身微热、口微渴、咳嗽有汗,桑菊饮主之。头微胀、目不清、口微渴、干咳、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黄、咽干、口渴、舌红无苔、脉数,清燥救肺汤可与之(表四)。




以上是四时流行性感冒的一般治疗原则。可以前后互参,分别运用,不必拘泥。所列的方法与方剂,仅作临床的参考,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增减化裁。另外,如元素九味羌活汤、海藏神术散、苏沈九宝汤等等,均是流行性感冒可以选用的方剂。因为祖国医学是非常丰富的,非一方一法或几方几法所能尽其治疗流感的应有作为。


·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辅周】流行性感冒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
一年四季感冒治法大有不同,蒲辅周的经验是……
从中医的角度全面认识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名医屡效方
内科:流行性感冒——解热合剂(叶景华方)
2 流行性感冒——解热合剂(叶景华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