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亟须建立心脏康复模式
url: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5-03/19/content_296311.htm?div=-1,id:0

■热点聚焦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手术达到45万多例,但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基本空白。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巨大浪费。

“心脏康复”这个词,或许在许多的心脏病患者和家属眼中还十分陌生。放完支架,做完搭桥出院前,家属与医生谈完话,会带着一张简单的服药、饮食、运动医嘱和一大堆药回家。然后就是把一切交给时间,直到再有意外又不得不回到医院。

放任自流致大量心脏“返修”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率最高的疾病。2004年和2008年全国死因监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认为,这与我国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救治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有关。

另外,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中国数据表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4年累积死亡率仍高达22.6%,其中50%死于再发心肌梗死,反复住院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率达25%。而综合心脏康复治疗可使一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

“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治疗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胡大一指出,现在我国医疗水平已经能够使急性心梗、心衰等严重心脏病患者存活下来,总体死亡率短暂下降。但由于心脏康复环节的空白,患者出院后没人管,“放任自流”,导致这批患者会不断“返修”——反复住院,再介入、再支架、再搭桥,“二进宫”甚至“三进宫”。

“目前的医疗模式是对患者‘大修’,而不是对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胡大一曾在多个场合、反复评价过我国在心脏康复上的缺失。“一辆汽车买回来,我们还知道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送到4s店去大修,平时也要定期保养。从这一点上来说,对人的保养还不如对汽车的保养。”胡大一表示,对于汽车大家都有意识需要定期保养和售后服务,但我国人民却在遭遇没有保养机制、患病治疗后因为没有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而不断返诊的尴尬局面。“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被大量浪费,更给患者带来身体的折磨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国外一组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系统的心血管病康复与不康复相比,死亡率可下降20%—27%;心衰患者如果在医生开具运动处方的指导下合理运动,仅这一项就可使死亡率下降20%。

德国是心脏康复发展较成熟、体系完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开展康复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在德国,对医生来说,如果不推荐自己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会被医疗委员会调查,职业生涯将有很大影响。

对患者来说,医疗保险赔付机制会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做心脏康复,因为第一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后的心脏康复费用,医疗保险会全部支付,如果患者没做心脏康复,再次发生心脏事件时,保险的赔付率就必须下降。在制度的约束下,德国无论是心血管病医生还是康复科医生、运动医学科医生,都有很好的心脏康复概念,会推荐病人在急性期治疗后马上进入到康复程序。德国的心脏康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期康复、门诊或住院康复、社区康复。

心脏康复医学缺专业人才

当德国已经从“强制”走到了自觉时,我国的心脏康复还刚刚“起步”。

胡大一教授说,在我国康复医学是短板,心脏康复更是短板中的短板。现在的医学专业越来越细分,一个心内科就可分出五六个病区,但对患者的综合服务却很难跟上。比如医生只注重对疾病本身的治疗,难以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出院后,也没有健全的随访机制。

“缺人是最大困难。”胡大一说,我国至少需要40万专业从事康复的队伍,而目前还不到4万人。北京市至少需要5000名康复专业人员,但目前不到一千人。整个康复领域专业人才尚如此,其中的心脏康复专业人员更是缺之又缺。

心脏康复有两个关键,一是长期,二是综合,因此从事康复的团队成员要包括医生、护士、理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运动康复师、药剂师、社会工作者和患者家庭成员。

胡大一在“康复从心开始暨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说,心脏康复疗法是一种系统治疗手段,以心血管医生为主导,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突出强调医学整合和整体治疗理念,涵括预防和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慢性期最佳的治疗策略,正逐渐受到我国心血管医生的关注。“作为从事心脏康复的临床医生,需要是一个知识全面的心血管医生,具有辩证思维和整体观念,充分掌握危险评估方法和各种疾病现有治疗手段和进展,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可能的效果和风险,了解运动、心理、营养和行为干预的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帮助患者决策,有效实施康复。”

五大处方推动社区心脏康复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根据心脏康复的内涵,针对其人体三个脏器面对三个人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与老年人群,提炼出5大康复处方概念,包括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包括睡眠管理)、戒烟处方和药物处方,并分别就5大处方撰写了具体操作专家共识,目的是让我国临床医生利用这些指导性工具尽快开展心脏康复工作,使我国患者享受到心脏康复的益处。“心脏康复的发展将弥合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胡大一说。

“康复医疗和预防临床是三个紧密关联在一起的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只有这个服务链做到了才标志着我们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全世界的承诺。”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强调,2020年我国要形成人人享有得以医疗服务的局面,这是对整个健康服务体系的概括。但是目前,康复医疗在整个健康服务体系中显得相对薄弱,卫生部门在多种会议上也曾强调,康复医疗是健康服务体系的短板,应予大力发展,来保障国民的健康。

“加强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和医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医学模式转型的杠杆支点;是实现医学目的和价值,推动医患和谐的关键点;更是推动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落脚点!”胡大一强调。

来源: 科技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大一的“心脏康复”五大处方_身体地理_新浪博客
胡大一:宁愿花钱买一堆大牌包 为什么不投资健康呢
胡大一炮轰当下医学模式:等人得病直至死亡!
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接下来怎么办?医生开出5大康复处方
胡大一:心血管病康复/二级预防服务关爱综合模式——修复破碎的医疗服务链
胡大一:探索心脏康复模式解除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