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十甲子与日月地三体结构初探

干支

我国古代一般使用两种纪年法,一是帝历法,根据皇帝定年号,另外一种最为广泛,为干支纪年。干支即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而一甲子即天干地支两两组合形成的六十年。

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关于甲子纪年的记载是公元前841年的庚申年,则推公元前837年是甲子年,但在出土的很多甲骨文中已经有相关的记载,现在广为认可的是,根据著名炎黄专家赵国鼎的研究出的第一个甲子年为公元前2997年,也就是说迄今为止,2019年,我们已经进入了第79个甲子轮回中。

关于天干地支的研究各家众说纷纭,但唯独郭沫若的研究最为引人注意,他在甲骨文研究的释干支中,根据甲骨文字形的研究得出,十天干:甲乙丙丁为渔猎时期鱼的相关形状而来,“甲”是鱼鳞,“乙”是鱼肠,“丙”是鱼尾,“丁”是鱼眼。

郭沫若《释干支》

甲乙丙根据字形还算可以让人接受,在预测时候,丁的万物类象在身体上的确指眼睛,但“丁”为目让普通人难以接受,郭沫若讲在《尔雅.释鱼》中早有成说:“鱼枕谓之丁”,另外论述“目不识丁”原义实为“目无瞳子”之意。而“戊、己、庚、辛、壬、癸”六个字作出了详尽的考释,指出它们是一组器物之象形,且多系古人所用之武器。“戊为戚,己为缴,庚为钲,辛为剞为削,壬为鑱[chán],癸为[癸+戈,kuí]”。详细论证了其为古人常用之生产工具。

接着,郭沫若根据十二地支的特殊名字: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疑似为苏美尔语言的音译为线索,根据详实的史料(《尔雅》、《淮南》、《天文训》、《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律历志》)得出结论:

  • 十二辰乃固定于黄道周天之一环带,与天体脱离。

  • 后进者乃十二等分,每辰各30度。

  • 十二辰依子、丑、寅、卯之序由东而西(即由右而左),与日、月、五星之运行相反。故古用岁星纪年时,有太阳太岁之虚设以为调剂。

即,中国古代之十二辰实无殊于西方之十二宫。

中国古文化,天干地支外来说一直喧嚣于国外,尤其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最为热烈,国外很多专家一直想要论证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古苏美尔、巴比伦、埃及,甚至古印度,当代也有一些学者详细对比了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与甲骨文的相似之处,(论文《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 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甲骨文》何钰烽):

甲骨文“田”字与楔形文字“田”字字形一致,但现在我们认为田为田地,而楔形文字的“田”为羊,作者通过对比其他甲骨文,“畀 ”、“曾 ”、“乃”、“廼”字论证实际上甲骨文的“田”原意为羊,后来我们进行了演绎。

甲骨文“田”与楔形文字“田”

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十多个甲骨文与楔形文字的相似之处,这里摘录部分:

甲骨文与楔形文字

而对楔形文字研究最为深刻的是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他的《地球编年史》,根据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泥板上的故事,我们展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类起源故事:

地球编年史

尼比鲁星球40万年前降临地球,攫取金矿,因为劳工枯燥进行了起义,尼比鲁人阿努纳奇决定使用生物工程与地球生物进行dna结合,创造人类代替他们的劳工。在地球上挖金矿的过程中,他们的王朝进行了错综复杂的争斗,后由于尼比鲁星再次进入太阳系引发大洪水让绝大多数毁于一旦,后在公元前约2000到3000年离开地球,让人类自己接管王权。

由于其研究事关重大,所以学术界一直对此小心谨慎,缄默其口,由于本文侧重讲述六十甲子,所以关于苏美尔文明楔形文字与甲骨文的插曲讨论仅讨论到此。

六十甲子与占星学

干支现有的专家研究的结果讲完了,我们继续来讲六十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进行两两配对,形成了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

在术数算命相关著作中,将六十甲子与音律相结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纳音:

甲子纳音

在一些算命流派中,使用纳音进行论命,命书《三命通会》中详细解释了六十甲子不同干支组合的状态,如:“戊辰己巳大林木,大林木者,枝干撼风,柯条撑月,耸壑昂霄之徳,凌云蔽日之功……”,这里一直让很多人疑惑,因为但以纳音论命准确率并不高。

星盘

西方占星,在经历了古代占星、现代占星后其准确率一直高居不下,其占星星盘即为一个人出生时刻,其位置的星空状态,占星的原理是行星在不同宫位不同星座以及不行星之间的相位组合演绎了一个人的基本命盘,时间流逝,天空中的行星运转与命盘的星座、行星、宫位的组合演绎了这个人命运的流转,其中:太阳、月亮星座影响最为巨大。

对比中国的算命术,以干支为基础则抽象的多,很多人也一直在研究六十甲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里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干支算命术与西方的占星有诸多相似之处:

干支体系中:地支关系:冲、合、刑等,在西方占星命盘中相位关系与地支的关系类似,也有冲、合、刑等关系,只是进行了度数的划分,冲相位为180°,和相位为0°,60°,刑相位为90°,其含义与干支体系基本一致。如刑:在干支体系中代表难受不舒服,在占星中代表摩擦。

郭沫若《释干支》

郭沫若将十二地支的十二辰与西方十二星座进行了对应,如图

但笔者循着郭沫若的思路,在术数推命的角度进行验证,发现根本无法进行对应,后来思索发现:

十二地支与十二星座关联的角度与方向是对的,但是其没有准确的对应。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同一个东西。相似之处有两个,一是星体运转为客观规律,太阳系中的行星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转是不变的,中西方在古时都对其进行了观测,并得出了相同的规律。二是推命原理的一致:“高中示下,下中示高,小中示大,大中示小”中国道家《八筹》,“As above, so below. As within, so without”(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西方《翡翠石板》原理。

六十甲子与月地日三体规律

在西方占星学中星盘里太阳、月亮对一个人命运影响最大,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太阳是地球一切的能量来源,月球则与潮汐、月经等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地球自转与太阳形成了白天黑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与地轴夹角作用形成了四季,而月球则以不可思议的形态围绕在地球周围公转,形成了地球的潮汐、月经等一系列的现象。由于个人命运变化多端,如果引入水木金火土,由于他们的公转周期过长,与命运对应也许不会太有关联,唯独,地球、月球、太阳三体的运转最为复杂和迅速,干支体系里的干支是否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是描述木星,而是描述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运转规律呢?尤其是八字算命术,八个字,四柱均为干支组成,唯独,这种解释,才能有效的解释每一柱的天文学意义:年柱——这一年地-月-日状态,月柱——这一月地-月-日状态,日柱——这一天地-月-日状态,时柱——地-月-日三者状态。

于是笔者寻找相关地月日的研究论述,发现:

月地日三体结构最初是南京大学宋峪庭等人首先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1900年以来月亮运动资料的统计, 获得了月近点龄随 月龄的分布规律,得出了:近点月存在四种特征状态,月亮远(近)地点在1近点月内相对于日地连线退行24° ,郑军又根据傅立勤的《干支纪年与五运六气的天文背景》文中一回归年包含 53 段 1 / 4 近点月 为切入点,代入其数学模型得出了:

1近点月= 4点、1回归年= 53点、1远地点回归周=60点=地球左转1周,进而推导出:回归年对远地点回归周期的隔八相生和月地日三体运动的最小周期——甲子六十年 。

日月地三体结构

60年是回归年与月亮远地点回归周(或地球左转周期)的调谐周期, 进一步分解则是近点月、 朔望月、回归年(以及地球自转日)的调谐周期。

天干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坐标,地支是地球与月球位置关系坐标。

由此我们可以重新解读干支术数上的许多基础知识的天文学意义,摘取如下:天干五合:

甲己、 乙庚、……戊癸 ,日地——两年居于同一位置

地支三合:子辰申、 丑巳酉、 寅午戍、 卯未亥,月地——每一组内的三年都是月亮位相 和地球自转位相、 公转位相相同之年; 各组之间位 相依次相差90 。

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说,天干地支其造字由来可能各有所议,但在术数历法上,确实在表述天体位置,但与郭沫若研究结论不同,十二地支十二辰并非黄道十二宫,而是地球——月球位置的坐标表述。

六十甲子的天文学意义则为:地球——月球——太阳三个天体的运转坐标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柱八字与星球天体天文时空
甲骨文。余丨地轴进动
阴阳合历 农历
天干地支(上)
徐韶杉:日全食与周易卦序
月相成因和种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