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通吾:浮脉

萧通吾是山西四大名医之一,以脉诊闻名

《萧通吾脉诀及脉案》

一 浮脉 

(一)脉象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楯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二)脉诀
左寸脉浮是伤风,目眩头痛风痰壅,
浮兼虚迟心气少,心神恍惚不安宫,
浮散心气虚烦躁,洪数心经被热攻。
左关脉浮主腹胀,数因风热入肝中,
怒气伤肝脉浮促,心胸逆满不相通。
左尺脉浮小腹胀,膀胱风热是尿涩,
芤则男子必尿血,妇女崩带定无疑,
迟是疝气脐下痛,浮而无力是肾虚。

右寸脉浮肺受寒,咳嗽清涕寒风痰,
如遇浮洪为肺热,浮迟喘咳吐痰涎,
浮细本是肺阴伤,干咳少痰声嘶哑。
右关脉浮是脾虚,中满不食郁气居,
浮大涩来因吐食,浮迟脾胃虚寒余。
右尺脉浮下焦风,大肠秘结苦难通,
若逢浮虚元气少,浮数风热大肠攻。

(三)浅释
1、左寸脉浮,主伤风感冒,常出现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等外感表证。若浮兼虚迟,则主心气不足,出现心悸、气短、恍惚不安等症;若浮而兼散,则表示心气耗散,精气将绝,出现烦躁不安等危候。若浮而兼洪数,则为心火炽盛,出现心胸烦热,失眠多梦,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面赤口渴,口舌生疮等症状。

2、左关脉浮,多主肝木有余,脾土受克,因而出现脾虚腹胀的证候,若浮而兼数,则主肝胆火旺,风火上行,出现头晕目赤,耳鸣等候;浮而兼促,为怒气伤肝,出现胸胁逆满,继滞不通等症状。

3、左尺脉浮,主热在下焦膀胱,临床可见小便不利,或淋涩疼痛。浮而兼芤则主热伤阴络,男子出现尿血,妇女出现血崩或带下。若浮而兼迟则系阴寒积冷,出现寒疝腹痛的病症。若浮大无力,则属房室不节,积劳伤肾,出现腰困、头晕、耳鸣、健忘、遗精等症。

4、右寸脉浮,多主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故有咳嗽吐清稀痰,鼻流清涕,头痛恶寒的风寒表证。若风寒入肺,日久化热,热邪壅肺,肺失清肃而出现咳喘息粗,咯吐黄痰,咽痛口渴,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右寸脉常浮而兼洪。若肺气不足,寒痰不化,咳嗽气短,吐清稀痰,多见浮而兼迟之脉。若浮而兼细,则主肺阴被灼,常见干咳气短,或咳痰带血、口咽干燥,声音嘶哑等症。

5、右关脉浮,主脾胃虚弱,出现纳谷不香,脘腹闷胀,大便稀溏。当胃阳不足,饮食停滞,出现恶心呕吐症候时,右关脉常见浮大而涩。若浮而兼迟,主脾阳虚弱,纳减腹胀,脘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

6、右尺脉浮,主下焦风热,大便秘结不畅。若热伤阴络,肠风便血,脉多浮而兼数;右尺浮而兼虚,主元气不足、多为久病伤损,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四)脉案

案1     许xx、女、成人。一九六二年九月初诊。

主症:三天来恶寒鼻塞、咳嗽、胸闷、吐白稀痰,舌苔薄白。
脉象:两寸浮紧。
凭脉辨证:浮脉主表,紧脉主寒,浮紧脉独见两寸,为风寒侵于肺卫,肺气不宣的风寒感冒证。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加减。
制杏仁6克   紫苏叶5克  茯苓6克 桂枝5克 
清半夏5克   积壳5克     橘皮6克  甘草2克
生姜三片引      水煎服。
服上方二剂,感冒咳嗽已愈。

案2    彭xx、男、九岁。一九六四年一月初诊。
主症:发烧三天,咳嗽吐黄痰,咽痛、鼻塞、流清涕、纳呆。虽经西医治疗,但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舌苔薄黄。
脉象:浮数。
凭脉辨证:浮脉主表主风,数脉主热,浮而兼数,病主风热犯肺的风热感冒证。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6克 菊花5克 制杏仁5克 象贝母5克
桔梗6克 橘皮6克 瓜蒌5克    黄芩5克
炙杷叶3克 甘草2克 薄荷一撮 
生姜三片为引      水煎服。

服药二剂则诸症全愈。

案3    韩xx、男、五十一岁,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初诊。
主症:近三月来,因工作过度劳累,引起失眠、梦多,每夜只能睡三小时左右,醒后再不能入睡。曾服西医安眠镇静药,效果不佳,故要求服中药治疗。
主脉:左寸尺脉浮而细滑。

凭脉辨证:左寸脉属心位,左尺脉主肾。今见左寸尺脉浮细,为心肾阴虚,虚热上扰心包,心肾不交。滑脉主痰、主热、统观全脉,浮细而滑,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之证。

治法:滋阴清热除痰,交通心肾。

方药:枕中丹合二陈汤加减。
生龟板9克  茯苓9克  菖蒲6克     炒远志5克
橘红6克     半夏5克  生龙骨5克  石斛5克
焦枣仁5克  
甘草2克 水煎服三剂。
后来诊他病时告知,服上方十余剂,失眠已愈。

按语:这一脉案,是浮脉主虚的病症。一般而言,浮脉多见于外感表证,但该患者是里虚证,而出现浮脉,可见浮脉不仅主表证,而且亦主里证。但表证之浮,多浮而有力;里证之浮,常浮而无力,二者在脉势上是不一样的。须要细心辨认掌握,凡里证出现浮脉,出现于那一部脉位,即主那一部脏腑的虚证。如右寸见浮,主肺气不足,右关见浮,主脾胃虚弱等等。在临床辨证时,一定要脉证合参,才能辨证准确,治疗无误。如果一见脉浮,只知脉浮主表,而用解表发汗剂,常可误汗伤阴,转为坏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浮脉不仅主表证,而且亦主里证。表证之浮,...
浮脉之单脉介绍
【诊脉干货】肖春宏老师
望 舌 苔
沉脉亦主表证——论文.doc
中医必修课:凭脉开方 三 浮脉主病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