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天士辨治不寐探析

   叶天士(1667~1746)是清代著名医家,少承家学,具有深厚的学识渊源,医德兼备,其学术思想为后人所推崇。《临证指南医案·卷六》[1]不寐篇记载叶天士治疗不寐的具体方药,虽然仅有12则案例,但充分展现了他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失眠,又称不寐,《黄帝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为各种原因导致神不守舍所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2]。叶天士认为不寐是由于“阳不交阴”,阴阳失衡所致,其治疗的要领在于调和阴阳。他对阴阳理论在失眠病症中的应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临证辨治失眠时,紧紧抓住阴阳这一主要矛盾,能够灵活地从不同角度协调阴阳,从而达到阴阳的动态平衡。文章尝试总结《临证指南医案·不寐》中所蕴含的临证思维与理论内涵,归纳叶天士辨治不寐的证治特点,以期对临证辨治失眠提供一定的思路。

1、尊《黄帝内经》之旨,述奇经跷脉之意

   奇经八脉自《黄帝内经》提出以来,医家多偏重于对任督二脉的论述,而对于跷脉则少有提及。《灵枢·脉度》云:“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

跷上行,气并相还则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寒热》谓:“阳跷阴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由

上文论述可以看出《黄帝内经》认为在生理状态下,卫气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此过程中跷脉受卫气的影响参与调节睡眠,从而产生了人体规律性的正常睡眠周期,由此说明跷脉的盈虚取决于卫气的运行,跷脉通过卫气的调节而具有“濡目”、司眼睑开合的功能。《灵枢·大惑论》云:“正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由此段可以看出,人体正气不足为邪气所扰,卫气运行乖戾而不得入于阴,阴跷、阳跷之脉调节失序,阴阳不和即会导致不寐。

   叶天士以临床为导向,将跷脉理论灵活运用于不寐症,并且发挥创见,使后世对跷脉理论有所认识。如治赵案“呕吐眩晕”,他认为此为肝胃受病,肝木疏泄津液不及,导致脾胃运化受阻,又有痰邪内生,阳气不交于阴分,阳跷脉空虚,所以导致不寐。

   叶天士认为跷脉与不寐症的关系,根本在于“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阴阳跷之脉,从下而上行,痹阻不通则阴阳失交,气机循环不畅,目不合则不寐。

跷穴空是不寐的主因,缘由机体阳不入阴所致,如果气机阻滞,虚阳上越或阳气过亢则跷脉的拥护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气血津液不足,因而导致不寐的产生。

2、崇仲景不易之论,活经方圭臬之法

   张仲景并未设专篇论治不寐,然而他创制的诸多治疗不寐的经方,却被后世奉为遣方用药之圭臬,对于理论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叶天士深得仲景之心,临证尤其善用经方。如治陈案“阴精走泄,复因洞泻,重亡津液,致阳暴升。胃逆,食入欲呕,神识不静无寐”,本案肝气犯胃,故见食入欲呕;阴液不足,阳气上扰,故见心神不宁、无寐。叶天士方用酸枣仁汤,去辛燥动血伤津液之川芎。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本方所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因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心神失养则虚烦不眠。此方酸枣仁为君药,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谓酸枣仁:“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又如治某“肝阳不降,夜无寐”,徐大椿评注此为“胆液亏,阳升虚烦”。肝性升发,主藏血而舍魂,肝血足则魂安。本案为肝血不足致使肝阳不降而不寐,叶天士方用酸枣仁汤以养肝血,加小麦甘缓宁心、养心安神,内寓甘麦大枣汤之意。

   现代医家亦从不同角度运用发挥酸枣仁汤,如赵志付教授[3]认为,用酸枣仁治疗不寐,若单言其功效为“宁心”不全面,准确地说是“养肝之阴血,宁心之不安”,故其适用证型为阴虚的不寐,特别是心肝阴虚型不寐。袁士良治疗不寐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结合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酸枣仁汤为主方,熟练运用炒酸枣仁于各种证型,针对不同证型有不同的加减方法,在一定基础方上加减用药以缩短治疗过程,增强治疗效果[4]。从上述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在不断探索、验证并发挥酸枣仁汤治疗不寐的疗效,因而佐证了叶天士辨治不寐的思想。

3、汇传世经典之方,达灵活变通之巧

   历代中医名家辈出,前人创制的经典代表方剂,经过不断的临床验证具有十分可靠的疗效。《临证指南医案·不寐》记载了叶天士运用的经典代表方剂,如半夏秫米汤、温胆汤、归脾汤。

   半夏秫米汤具有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的功效,叶天士遵循“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制方之旨。如顾案“须鬓已苍,面色光亮,操心烦劳,阳上升动,痰饮亦得上溢”,叶天士认为患者操劳烦心,阴虚而不能制阳,阳气上浮,不交于阴,致使阳跷脉空,“气越外泄,阳不入阴”故而不寐,方用半夏秫米汤以调虚实、和阴阳。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助阴阳和调流水千里,扬之万遍,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全方共奏调和阴阳之效[5]。叶天士不寐医案有言“仲景云:凡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提出治疗痰饮当以“护阳为要”。如赵案“呕吐眩晕,寤不肯寐”,此因痰积于肝胃两经,阳不能降所致。叶天士认为半夏秫米汤“通阳交阴,痰饮不聚也”,故先用半夏秫米汤治疗痰饮阻气,阳不入阴之不寐,后续服人参温胆汤化痰益气以固本。张景岳言此方治“久病不寐者神效”[6]。查《吴鞠通医案》乃知凡见不寐者,吴氏多用半夏汤或拟半夏汤之法而重用半夏,化饮和胃,交通阴阳以治之[7]。佐证了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温胆汤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并注明“《集验方》温胆汤”,这是有关此方出处的最早记载[8]。程案“上昼气逆填脘,子夜寤不肯寐”,此为阳气不降,叶天士用温胆汤以调理气机,和阴阳,推动气机之升降出入,分消三焦之痰郁,从而达到阴阳之平衡。全方调和脾胃气机,清胆之痰热,使气机之升降运转正常,使全身气机畅达,达到“阴平阳秘、阳生阴长”的治疗目的[9]。另外,叶天士在《温热论》第6条中将温胆汤作为“走泄法”代表方,用于治疗温邪夹痰湿内停,三焦气机升降失常,重在宣气化湿,分消走泄[10]。温胆汤治疗不寐通过推动气机升降出入来调节阴阳之平衡,通过寒热与温凉的调和,来达到阴平阳秘之效[11]。阮益亨等[12]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以睡眠不安、心烦懊恼为主症的患者获得确切疗效。由此可以看出,温胆汤在失眠的治疗上具有确切的临床价值。

   归脾汤首载于宋代《济生方》,后经明代薛己在上方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得以广泛的运用。脾胃同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使心肾得以相交,肝肺得以升降,阴阳得以交会[13]。若脾胃亏虚,中焦气机失畅,血不养脉,心神失养则夜不能寐,叶天士喜用归脾汤,如治某“脉涩,不能充长肌肉,夜寐不适,脾营消索,无以灌溉故耳,当用归脾汤意温之”,本案脉涩、消瘦、夜寐不安,乃营血不足所致,方用归脾汤,以酸枣仁、当归、龙眼肉养阴生血,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生血,茯神、远志宁心安神,全方共奏健脾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刘俊梅[14]以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症患者50例,总有效率达92%,相较于服用谷维素和艾司唑仑片的对照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叶天士擅于灵活运用经典代表方剂,并开拓了治疗不寐的临床运用范围。

4、咸苦酸甘之法,重血肉有情之品

   历代医家治疗不寐皆有各自的观点,或调和营卫,或补益气血,或利胆和胃,或镇静安神,诸多治法,各有特色。叶天士不仅继承了前人治疗不寐的思想,亦吸收明清温补学派之补益肝肾法[15],独创咸苦酸甘之法治疗不寐,弥补了五味治疗不寐的空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又可以同源互化,肝肾同居下焦,故称肝肾同源。如治田案“脏液内耗,心腹热灼,阳气不交于阴,阳跷穴空,令人寤不成寐”,徐大椿注此为“肝肾阴亏阳浮”。此案为热病之后,脏液内耗,阴虚阳热,使阴液不能承载其阳,阴阳不相交合而不寐,病损及肝肾,真阴耗损,虚阳上浮。叶天士以填补真阴潜镇为治法,方用咸寒介属之品龟甲胶、鹿角胶直补肾中真阴,熟地黄滋阴补肾以助胶类之功,黄柏直降肾中虚火,山茱萸大补肝肾之阴。然而纯补则无功,加酸收之五味子以助山茱萸,甘缓之淡菜以助熟地黄,茯苓与远志合用则安神定志。米思嘉等[16]认为全方配伍精当,有针对病因用药,有辅助君药以发挥更好治疗效果,有针对失眠主症用药。服药后,失眠症状改善,原方去淡菜、黄柏、远志,加血肉有情之品羊内肾以温通督脉,填补肝肾而善后。叶天士重视运用血肉有情之品,此案中龟甲胶滋阴,鹿角胶、肉苁蓉温阳,淡菜、羊内肾补肝肾、益精血,全方用药周全,配伍精当,堪为典范。

   “血肉有情”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血肉有情之品”的涵义为: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髓养血,改善人体虚证,增强机体免疫

及抗病能力,用于治疗多种虚证的动物类(以脊椎动物、有血动物为主)的补益药物[17]。叶天士谓:“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桂、附刚愎,气质雄烈,精血主脏,脏体属阴,刚则愈劫脂矣……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但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1]他认为草木无情,远不及血肉有情之品,对于精血亏虚之人,其可充养形质,以培生生之气。虽然后世医家对血肉有情之品观点不一,但总归认为其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血的功能,对于改善人体虚劳状态,增强机体功能,用于治疗多种虚证则大有裨益。

5、小结

   纵观《临证指南医案·不寐》可以看出叶天士通过继承前人的论述从而提出“阳不交阴”导致不寐的观点,他不仅发挥了跷脉理论,并提出了对应的治法。邵新甫在医案后评注“不寐之故,虽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1],高度概括了导致不寐的病机,其原因或为劳逸失常、情志不畅,或阴虚,或阳亢,或为痰饮实邪积于肝胃二经,阳不入阴而致不寐。叶天士辨证精微,用方娴熟,他认为如果是由于外邪因素导致的不寐,主张首先以祛邪为主;如果是因为里邪而导致的不寐则根据脏腑虚实选用不同的主方,如心肝血虚之不寐,可以选用天王补心丹及酸枣仁汤养阴清热以安神;胆腑郁热之不寐,可以选用温胆汤加桑叶、牡丹皮、栀子轻清少阳以安神;心脾两虚之不寐,可以选用养心汤及归脾汤补益心脾以安神;阴阳失和、痰饮阻气之不寐,可以选用半夏秫米汤化痰饮、调阴阳以安神;肝肾精血亏虚之不寐,可以选用咸苦酸甘及血肉有情之品滋补肝肾以安神。叶天士立论精辟,用方精当,遣方用药虽有不同之处,然其要旨在于调整阴阳,使其平和。

   于凌[18]从《临证指南医案·不寐》中总结出不寐与热、痰有关,且气机郁滞多见,病性虚多实少,病机为阳不得入于阴,病位主要在肝胃,涉及心肾,可兹参考。综上所述,叶天士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既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不断地挖掘探讨,此文仅做抛砖引玉,期望能够对临证有所裨益。

(收稿日期:2020-10-15)

(本文编辑:滕晓东,于春泉)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发用于学习分享,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立即处理。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温馨提示与声明: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生的面对面诊断,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直接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不适,请尽快到医院面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
连建伟教授运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证经验
杏林漫谈之一咽痛、失眠
失眠治疗汇总
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千年古方
五合饮治失眠疗效如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