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 龙脊 影评灵羽编导网校编导培训中心
               镜头中的人文情怀
                             ------------评《龙脊》的镜头魅力
   纪录片《龙脊》描绘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贫穷地区的状况。镜头语言的运用,是这部纪录片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在本纪录片中非常突出。列出以下三个特别突出的镜头来对此加以分析。
1.       在纪录片的最开头,镜头定在室内,介绍完人物的背景后,拍摄者将镜头转向室外,室内对人物描绘的中景和近景突然转变为了对山岭的大远景,并且这处的大远景是一个空镜头,也是个长镜头。大远景极力描绘出了整个山岭的庞大,山外有山的境界很轻松地被描绘出。
   如此远大的镜头却刻画不出这片山地的尽头,目力所及,只有青山绿水已经一片一片的梯田。也许日光不错,山色不错,水音不错,是块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可是,如此偏远的地方,人民生活必定需要自给自足。同时也对应了片中强调的对于教育难问题的无奈。
   山里的孩子们想走出这样一大片山地,去往好学校,去往县城是多么困难啊。
2.       第二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也出现在影片较为靠前的部分。夏季前,下大雨了,大雨下了九天。潘纪恩家才承包了一块新田地,潘纪恩的父亲对新梯田不放心,冒着大雨去给田地放水。
   可以看到,在潘纪恩父亲放水这一段,镜头先给出一个关于手的特写,是潘纪恩父亲拿着锄头敲开了边上的壁垒。此时镜头从下方仰拍,涓涓流水从梯田中流出。就在此时,镜头突然拉远,给出了潘纪恩父亲弯腰弄田的一个远景,此时的色调还较为明亮。在下一个镜头色调却突然变暗,仅仅能看出一个人的轮廓置身于广大田地中。
   在构成这幅远景的画面时,不难发现,影片的编导特意将人压在画框的底边,人是弓着腰的,暗色的天压在人的身上,颇有分虔诚的意味。这和《黄土地》中所使用到的构图方式一致。人是被自然征服的,面对力量无边的大自然。卑微的人们只能乖乖地弓下腰,勤恳干活。
3.       除了对于远景的成功运用,特写也是一个亮点。在影片中偏后的处,暑假中,潘纪恩异乡淘金。一连七天,都近乎一无所获。失望之极的他决定再试最后一次。特写从此展开。
   首先是对他手和淘金盆的特写,污浊的黄水中,他的手和淘金盆一抖一抖,一而再再而三的筛选。我们可以想象,这双手的主人是多么希望奇迹的发生。而当他身边的小伙伴喊道:“好像真有一粒。”时,特写转在了他的脸上。那乌黑的瞳孔似乎闪着异样的光芒。这是希望的光芒。
   从这几个特写,成功地表达出了孩子对于上学的渴望。不需要多少语言和旁白,这份镜头足以表达一切内涵。
   《龙脊》便是像这样巧妙地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描绘了这个小村的人们的生活状况。更是用这些镜头组成了它的主题---------人文情怀。这是一份怜悯,这是一份思考,这也是制片组对于社会的一份担当。
   我们都应试着去具有这样的人文情怀,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情怀,也需要这样的一种纪录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开幕式这么美,却有40亿人看不到!!!![转帖]
镜头景别
用影像表意的方式渲染氛围,每个纪录片人都以为这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奇技淫巧
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
还你一个真实的北京奥运开幕式_2
创作微电影剧本基本格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