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人皆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上一句更令人心寒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在学生时代意气风发,期待将来能“指点江出”。可是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理想往往不堪一击。而对于文人来说,当一腔热血冷却后,除了感慨现实不公,也会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心中的愤懑。大家都听说过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其实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落寞诗人写的。

诗人名叫黄景仁,诗名为《杂感》,全诗原文是:“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全诗大概的意思是:诗人想出人头地,但无奈现实残酷,总是不能成功。所以只能在夜里写诗发牢骚。曾经的理想被生活消磨殆尽。十个人里有九个人都是对自己这样的人报以白眼,毕竟读书人真的没什么用。春天的小鸟和秋天的小虫子都会发出声音,自己也只能写写诗抱怨一下了。作者写这首诗时刚20出头,正是心比天高的年龄,所以一首诗抒发出了他的满腹牢骚。

比起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前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让读书人非常心寒。在古代,走仕途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这条路相对容易,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读书不能考取功名,花费了家中的钱财,又不能在家务农减轻家人的负担,是会遭到家人和邻里乡亲们的白眼。

不过,这对于当代人来说已经不适用了。虽然还有会人鼓吹“读书无用论”,但对此最好的回复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你对此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只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却不知更令人心寒的上一句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真的没用吗?
他是清代著名诗人,却写出“百无一用是书生”,道尽读书人的辛酸
“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家都知道,却少有人知它的后两句才是重点
很多人都听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上半句更让人心酸
都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很经典,其实上半句才让人心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