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科学性在哪里?

   自民国时期产生现代语文教材以来,正在使用的统编教材长课文量是百年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多的,难文的量同样也是最多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对国外的母语教材作比较研究,这是正确的,是非常必要的。而老师们认为难教,也是正常的。

长课文、难课文多了,怎么办?有专家提出“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思来想去很难认同。因为这一思想,让长课文、难课文的价值缩水,也让不少学生可能变得越来越不明白,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只要读过“阅读障碍”方面研究书籍的,知道阅读障碍理论的,一定知道世界上10-20%的学生有阅读障碍,不少学生还非常严重(而成人的阅读障碍达四分之一)。如果以“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理念教学中小学课文,将会有不少学生因为无法多读几遍导致无法理解文本。而我坚信小学阶段的“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无法让全体学生通透地学好母语(也许中学、大学会更好一些,因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小学生要强得多)。如果所有的长课文、难课文都以这样的思维来教,其结果又会是怎样?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再说了。

全国及各省的“十四五”规划办课题要不了多久就开始申报了,各地可以以“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长文长教、难文深教”做对比实验研究。只有通过一轮轮实验,用数据来说话,才能确定哪种理念是效果显著的、不明显的。

老师们都清楚,现在的长课文、短课文所用的教学时间与以前的短课文的一样,都是1-3课时。教过大量短课文的老师都非常清楚,在1-3课时的单位时间里,一篇课文学生还是可以读不少遍的,即使读了这么多遍,也无法让更多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就是说如此之教,还是有不少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短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给予学生的表达智慧,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许多课文的写作智慧并没有被有效关注。面对这些长课文,一篇课文所用的课时仍然是1-3课时,学生根本来不及多读,就必须进行有关教学、有关练习,可想而知其教学效果会怎样。读陈先云主编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的《长文短教 难文浅教: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几点思考》一文,陈主编的意思是按照每课后面的练习来确定教学目标就可以了。按照这一思维,做过几个单元的实验,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一教法,距离真正意义的课文教学,还有着好大的距离。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课文?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课文就是教科书中的正文”。

一是“课文”最早记录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中,“《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 。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郭晋希(1916—1998)在其专著《文心雕龙释注十八篇》(1963年出版)中注:“课,责也。引申有推求之义。课文,推敲文字。”

二是在明朝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唐顺之(1507~1560,武进人)的《章孺人传》有这么一段文字:“两弟夜读书,课文夜过半,孺人即又虑其劳以病也。”这个课文是何意呢?是督促读书做文章的意思。

三是中国木半湖文派的创始人、清朝吴敏树(1805—1873)在《业师两先生传》中写道:“先生怪其课文有异,召诘之曰:‘汝年少,文字当令生嫩秀发,奈何作如许老成状?’”这里的课文却是“窗课”的意思。窗课,旧称私塾中学生习作的诗文。

从“课文”如此美妙的发展史来看,每篇课文应该做好三件事:

一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需要推敲(这一点对于长课文来说,只有用长文长教的方式才能解决,长文短教好多字词句段无法推敲);

二是不要把课文教起终点,要教成起点,要有课程意识,让学生去读整本书(一文一书,一文多书的课文教学思维,我们一直没有做,或者说只是极个别老师选择极少的课文做了。真正的课文教学,一篇课文学习中,就应该走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来看。而好课文一定有相关的书与其匹配);

三是每篇课文如果能算作写作的范文,就应该把课文中的“写作智慧”弄出来,以促使学生做真正的文章。大多数课文属于创作,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触动创作的神经(这件事,做得还极不到位呢!)。

今天的课文教学,这三点,我们有多少老师做到位了?面对课文的这一考证,从科学的角度思考课文,真正的课文教学,对于一篇课文来说,目前还很难找到多少案例来说明我们的课文教学走在了真正的课文教学之路上。所以,我考证研究“课文”之后,震惊了,原来我们的课文教学都还算不上课文教学,多少事没有做。有人说,我们的一篇课文最多教了三分之一,并称其为“三分之一”语文,我对这一观点,是赞同的。另外,“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也让“深度学习”很难走进小学课堂。但不得不说,许许多多国家的小学早已经走在深度学习的大道上了。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1-3课时行吗?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是在课堂里读,还是在课外读?读前读中读后,要不要有引导?《安徒生童话》放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前读,还是教后即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识字要不要细教?文中的写作要不要引导学生训练?单元习作“编童话故事”能否放在这篇课文教学之中来完成?学安徒生童话,要不要给孩子讲讲安徒生,让学生与安徒生来一次对话?要不要引导学生查找一下有关“安徒生”的资料?要不要走进图书馆,到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假如用两个星期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把课文的要素全方位展示在学习面前,带着学生细学,有这个必要吗?如果这些问题都关注了,就是“长文长教,难文深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既是长文,也是难文),但完成这些任务,没有两周时间,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真的这么教,我们的学生又会怎样呢?这同样需要实验才能找到答案。

有人会说,你的这一想法只能是坐在屋子里的思考,一个学期要学习27、28篇课文,那么多的内容,哪有这个时间?是的!真的没有这个时间。教材课文的量已经固定了,一个学期要教完、学完、考完,长课文、难课文也就只能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理念来面对了。中外母语课文量对比,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我们的课文量的确是相当多。很多国家,一个学期才学习10篇课文,一个月才写一篇文章。像日本,一个学期学习4-6篇课文,一个学期写一篇作文。所以,他们能用较长的时间把长文长教,难文深教。长文长教,难文深教,整本书肯定走进来,课文对应的写作肯定少不了,口语交际等训练同样不能少。而这种教法,就是通透式教学法。而“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之教学是很难达到通透的。一篇篇课文教学通透都达不到,语文要素真的能够落实吗?这一点,相信读者定有明确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九章7】回归儿童精神,以诗性教学为朝向的重构
经典长文,我们这样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手记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
全国论文评比获奖作品展示(三)丨把脉“长文、难文”,让想象随“短教、浅教”飞扬
“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教学认知与路径初探
【军君课堂】《卖火柴的小女孩》\赵天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