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拍照,为啥差别那么大?


(被点评的照片)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您的讲评我期期都看,感觉也有很大提高。前天我用手机拍了一张,命名为“ 希望的田野”。起初自己很喜欢,可越看越觉得有问题,可自己又说不明白。万望徐老师给讲评一下!

 

(先别看我说,自己分析一下照片有什么,怎么能拍得更好)

.

.

.

.

.

.

.


思考一下

.

.

.

.

.

.

.

.

........................... 

徐晓刚讲评


母牛耕地,小牛来吃奶,这是很有趣味并包含情感的瞬间。但画面各元素搭配起来有不太和谐的地方,比如,孩子扶犁,这么小的孩子是扶不好犁的,应该是在玩,孩子的打扮不像农民家的孩子,像一个小游客。这样画面表现的就不像是一个原汁原味的耕地间隙瞬间,而很像是一个游客与当地景、物互动的瞬间,在感染力上,不容易胜过当地原汁原味的瞬间。另外,母牛的大腿上比较脏,很可能是沾了牛粪,影响了画面的美感,非常难避开。画面水平线条、垂直线条都歪斜,破坏画面的精致感。背景中柿子树是漂亮的元素,可以重点借用。建筑缺乏特色,感染力不足,可以避开。所以,假设母牛的大腿上不脏,仰拍取景只取母牛、小牛,以一棵柿子树做陪体、做背景,效果会很好;还可以找一个能起烘托、美化作用的前景,透过前景来拍母牛、小牛,顺便设法用前景遮挡住母牛大腿上的脏物。也欢迎读者提供更多解决方案。照片的总体问题还是主体与陪体的搭配不够精致、精彩。 

 

我们看看下面两幅类似题材的佳作品是怎么拍的。

 

《春之乐》马杰 摄   环境、建筑特色鲜明,构图工整、精致,在人物抓取上,通过等待,抓到孩子与母亲亲昵的一瞬,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增强了画面的情感特质。可以把四个人物都视为主体,也可以把母子二人视为主体。

 

《春播》陈及时 摄  逆光,拍摄主体人物的剪影,增强主体人物的艺术效果。借助层次有趣的山峦,简洁的大面积地面,虚化的前景,烘托人物,共同表达主题。


......................... 

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食护生:别杀我的孩子 900万母亲的悲伤控诉
母牛的哀泣
摄友照片点评(都不错,但是都可惜了的片子)
摄影作品,什么题材适合浅景深,什么题材适合大景深?
人像摄影技巧:人像构图知多少
旅行中的人像拍摄小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