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牧童归去横牛背”,他只留下这一首古诗,就被选入教材

喜爱诗词的人极多,尤其在古代,文人墨客们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以诗词来寄托志向,抒发感情。在古代,有的人留下了数百篇诗词,也有的人却只留下一两首诗词。通常,人们并不以诗词的数量,来评判一个诗人的好坏,而是会根据诗词的质量,来评价一个诗人的成就。像唐代诗人金昌绪,只有一首《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仅凭这首诗,他就被人们牢牢记住。还有如唐朝诗人张若虚,也只留下了两首诗,一是《春江花月夜》,一是《代答闺梦还》。而《春江花月夜》的成就之大,足以令人们对张若虚刮目相看了。

在宋代,也有一位诗人,他一生当中,只留下了一首古诗,这首诗却老少皆知,还被选入了教材。这首诗,就是宋代雷震的《村晚》。这首诗,不光被选编进了教材当中,还成了阅读鉴赏题的素材。因为充满童趣,《村晚》还被选入了《千家诗》,成为了儿童启蒙读物。这首诗描写了牧童牛背横坐,自然归家的情景,短笛信吹,不成曲调,悠闲自在,乐趣无尽……读之,令人似乎回到了乡村,回归了大自然,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池塘里水正满,绿草也长了许多,看上去,那般郁郁葱葱,此时,太阳快要落山了,红润的大火球,倒映在清凉的池水之中,看上去,十分静美。牧童骑在牛背上,也要回家了。他多么悠闲,多么自在,混合在大自然的背景之中,如此和谐。也不知道他拿着短笛吹的是什么调子,但这幅晚归的图景,却让人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牧童归去横牛背”,只是短短的七个字,却给了人十足的画面感!当读到这句诗时,眼前就会浮现出日落、池塘、绿草、牧童、牛、小径……这些景物。看似都是些寻常之景,可是当它们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时,美感油然而生,给人带来的那种闲适、轻松、美好更是扑面而来。

朋友,您喜欢这首诗吗?能说说理由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诗人仅留下一首诗,7080后都知道,还入选了教材,越读越有味
这个宋代诗人仅仅留下一首古诗,就入选教材,在文学史上千古留名
「诗词鉴赏」一首诗,一副画,吹响牧童的短笛!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古诗三首
课本里的古诗课:《村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