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权《别让身体里的“搬运工”罢工》2022-01-12


李权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前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肛肠分会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师从我国肛肠外科老前辈陈之寒、刘振华、席忠义等名师学习,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肛肠疾病。

很多老年人都有便秘的困擾,有的人被大便干结困扰很多年,得去医院灌肠才能缓解;有的人几十年靠喝番泻叶才能排便;还有的人连喝泻药也不管用;更有甚者,便秘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事实上,便秘的定义较为宽泛,无论是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还是大便黏腻不成形,只要每周排便少于3次,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长、排便不尽、排便量少于30克、需要手法辅助等情况,就说明便秘已经找上门来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前主任李权说,其实便秘的发生跟季节也有关系。首先胃肠道喜暖怕凉,在寒冷的冬天容易产生肠胃不适,而且在干燥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吃一些膏粱厚味、大辛大热的食物,进一步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也就增加了便秘发生的可能性。

便秘在人群中极为常见,它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如果对便秘放任不管,也就意味着离肠癌更近了一步。此外,便秘还可能导致高血压、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李主任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94岁的老大爷2周没有排便,造成了严重的肠梗阻,升结肠的直径已经由正常的7.5厘米扩张到11厘米,即将达到临界值,继续发展可能引起肠道破裂,产生致命的后果,情况十分危险。西医建议手术取出大便并进行肠道造瘘,即让粪便改道,但是这将大大降低老大爷的生活质量,所以老大爷最终选择向李主任求助,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由此可见,便秘严重起来可以要人命并不是耸人听闻,所以,是时候好好了解一下便秘这个常见却令人头疼的疾病了。

其实,便秘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李主任总结了三种门诊最常见的便秘类型,还根据各自的形态特点分别起了生动形象的名字:拨鱼便、冰淇淋便和栗子便,而这三种类型的便秘虽然大便形状各有不同,但其成因都与“气”有关。

1. 拨鱼便——气滞血瘀

顾名思义,这种大便形似“拨鱼”这种面食,那这种形状的大便是如何出现的呢?李主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中医认为脾气能推动人体血液正常循环,如果脾气虚,血液就会运行缓慢,容易瘀堵,即中医所说的血瘀。此时患者会感觉腹部胀闷,肛门下坠欲脱,这种不适使患者产生想排便的错觉,但实际上粪便还没到该排出的时候,所以随着患者强制收缩腹部试图排便,大肠远端尚未形成的大便被挤压排出,形状呈拨鱼状,细软短小。从成因来看,这种便秘也叫气滞血瘀型便秘。

对于拨鱼便症状较轻、出现时间较短的患者,李主任推荐了一道益气活血、祛瘀通便的代茶饮。取党参3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放入锅中煮10分钟后,装入杯中代茶饮。第一遍水喝完后,直接续水冲泡即可。

李主任还特别推荐其中的党参,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有很好的安全性。有科学研究证实党参可促进肠道分泌大量的5-羟色胺,从而促进肠蠕动,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2. 冰淇淋便——气虚湿滞

出现冰淇淋便的患者同样有气虚的问题,但是与拨鱼便患者还有不同之处。李主任说,脾气除了能推动血液循环之外,还负责人体内的津液运送。人体消化系统每天产生6升津液,而其中有90%要被肠道重新吸收利用,如果脾气虚弱,肠道中的津液就无法有效地被转运,只能滞留在肠道内成为湿邪,中医将其称为气虚湿滞。当无法被吸收的湿邪与大便混合在一起,大便就会呈现为糊状,且因黏性大而粘在肠道上,患者感觉排出不爽、排出不尽,大便呈冰淇淋状。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年老久病、饮食不节且缺乏运动者,最容易出现冰淇淋状便秘。

对有冰淇淋便症状的患者,李主任建议从健脾利湿、行气通便入手,推荐了一些食疗方:取30~60克茯苓打成粉,和粳米一起熬成粥,可健脾利湿,改善冰淇淋状便秘,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阴虚津亏、大便干燥者。此外,还可以用适量薏苡仁煮粥喝,或者在煲汤时加入8~10克砂仁,用茯苓或薏苡仁自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饮食改善冰淇淋便的好方法。


3.栗子便——大肠津亏

李主任还介绍了一种最为常见也是最痛苦的便秘类型——栗子便。顾名思义,这类患者的大便又干又硬,一颗一颗的像栗子一样,患者很多时候有便意却很难排出。李主任解释,产生栗子便的原因也与脾气虚有关,脾气虚导致津液无法被运送到肠道去,导致大肠津亏,缺乏津液的滋润,进而导致大便干燥;并且由于脾气虚弱,无力推动肠道蠕动,使肠道运动迟缓甚至停止,在此过程中大便的水分被进一步吸收,质地变得更为干硬且量变少,堆积在直肠肛门,难以排出,给患者带来痛苦。

對于有栗子便症状的患者,李主任推荐了一种可以滋阴补水、润肠通便的方法:取麦冬30克、玄参20克、石斛20克、沙参20克,一起放入锅中煮10分钟后,装入杯中代茶饮。头遍水喝完后,直接续水冲泡即可,其中麦冬和石斛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副作用小,也可以和菜炖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湿气重的人不宜食用。


不少中老年朋友在饱受便秘困扰之后,不得已寻求泻药的帮助,久而久之开始对泻药产生依赖。由于耐药性,泻药的药效逐渐变差,并且泻药过于寒凉,长期服用必将弊大于利。

李主任特别提醒,有便秘问题的患者,泻药可救急,但不能长期使用。李主任借《丹溪心法·燥结》中所述内容进行解释,因为泻药刺激肠蠕动的效果太强,在促进大便排出的同时也把肠道里的津液排了出来,“津液走,气血耗”,进一步导致脾气虚,加重了便秘,最终适得其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引起肠黏膜黑变、肠瘫等严重的疾病。

有的老年人,一旦出现便秘的情况,就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据研究显示,便秘患者长期使用开塞露可导致在用力排便时,肛门出现反常收缩,反而加重患者的便秘症状。

1.神奇通便方

李主任今年已经71岁了,但是几乎没有发生过便秘的情况,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很少受到便秘的困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有赖于李主任结合自己40多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的一份通便法宝——血府逐瘀汤加地龙。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的经典名方,包含赤芍、当归、桃仁、红花、牛膝、川芎、槟榔、生地、桔梗、枳实、柴胡、甘草,这不仅对胸痹、妇科疾患、头疼有疗效,还因其将通便药与活血药搭配,对便秘晚期的血瘀有改善效果,所以也是用来治疗便秘的良方,对各种类型的便秘都行之有效。但要注意本方应对症加减,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除此之外,李主任还特别介绍了一味药材——地龙,即蚯蚓。地龙有健脾利湿、解除痉挛、促进肠蠕动和肠液分泌的功效,所以对各种类型的便秘都有很好的疗效。不仅如此,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它在缓解支气管痉挛、咳喘,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方面很有益处。

2. 喝对水才能缓解便秘

相信有不少人都认为早上起来喝水可以缓解便秘,但是有些人即使喝了水也不见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权隆芳医生解释,要想缓解便秘,喝水的方法也有讲究:必须在早上起来时一口气把一杯约300毫升的温热水全喝完才有效,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是起不到效果的。李主任进一步讲解了其中的原因:如果小口喝水,水在胃里就被吸收,无法到达大肠,自然也就无法促进排便;而大口喝水时,水就来不及在胃里停留,直接到达肠道,并且喝水对肠道也有刺激作用,因此可以起到促进排便的效果。

3.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中老年人要想缓解便秘,可常吃薯类、全谷粗粮、芹菜、丝瓜、黄瓜、番茄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药片;还可以饮用含益生菌的酸奶,维持菌群平衡;日常饮食中,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无饮食禁忌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一些芝麻、芝麻油、花生等食物的摄入量,起到润肠的作用。

4.坚持适当运动

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可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如步行、太极拳、广场舞等),加快肠道蠕动,也可以缓解便秘问题。老年人仰卧在床时可练习腹式呼吸(两腿并拢,自然放松,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左手按胸,右手按腹,均不用力,用鼻深长地吸气,然后将气慢慢从口呼出)、排便动作、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从大圈到小圈,逆时针从小圈到大圈)等,可锻炼腹肌和提肛肌。

5.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中老人要想解决便秘的困扰,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餐后一小时如厕,此时是结肠反射的最好机会,能推动结肠蠕动,促进排便。排便时,不要玩手机或看报纸,注意力要集中,以缩短排便时间。

便秘虽然常见,但是它还跟许多疾病息息相关,例如肠癌、心脑血管的恶性事件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生千万不能忽视、耽搁,也不要把它当作难言之隐,而应当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便秘的困扰,享受健康轻松的生活。

(编辑    王    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1岁的老中医从不便秘的法宝:三个食疗方,一个通便方,各种便秘都有用!
长期喝清肠茶 当心肠子变黑
肠子竟然这么黑?原来长期吃泻药
一天不排便就相当于吸3包烟?
2019/05/29【肠癌】呵护您的肠道健康
广东八旬老人 八成要为便秘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