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创新需要合适的表达

教育创新需要合适的表达

 

教育为什么要创新?我们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与解读,我仅举一个例子。大家研究一下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后,就能得出教育必须创新的结论了。现在没有一分钱了,即使有一分钱孩子不会去捡了,警察叔叔也不会要了,爸爸妈妈不会表扬了。实际上都是天黑了才放学的,一分钱也根本看不到了。即使看见了也不敢捡了,恐怕是上了别有用心人的当。

  教育要创新,我们需要改变的地方应该很多。

  第一,要改变教师形象。在人们心中,传统的教师形象不是很鲜亮的,有时还有些负面。据说一位家长请任课教师吃饭,点菜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谦虚地说别点了,够吃了。没有想到老板娘却习惯地回答,不够的,老师能吃。当然这是一种偏见,现在老师也都“三高”了。不过要教育学生做绅士淑女,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第二,要改变学校形象。一个家长准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重点中学去,就先到学校去了解一下情况,没有想到门卫居然说,尽管把孩子送来吧,我们这里的管理像监狱一样严。新课改了,连墙也要说话了,门卫也要懂得教育规律了。以往中考高考,学校往往要挂上这样的标语,“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现在这句话真的还是少说。是什么“榜”,不要说大学,如果连一般的职业学校都不能就读,那么脚下的路也实在不会太宽了。再说,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临近考试了这样讲话也不利于鼓舞士气。

  第三,要改变读书形象。读什么书?如果是厨师,读菜谱不算是读书;如果是门卫,看《门卫十条》,也不算读书。教师读教案不算是读书,要博览群书。关于读书,我们羡慕英国人的读书,说车站码头到处是读书人。而中国人要是在车站码头读书,防骗专家会提醒你,小偷往往是在公共场合拿着书报做道具进行偷窃的。教育有必要改变全民的读书意识,改变读书者的形象。

  第四,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很多,就说提问吧。我们不会提问题,连每年的人大政协代表的提案也总有些雷人的问题出现。我们的提问简单,像语文教师动不动就是这样设计提问,请你说出你最感动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请语文课代表起来回答;请你班朗读最好的学生朗读,等等。学生是主体,不能有主角。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是单词性的回答“对”或者“不对”,“是”或者“不是”。一个教师问学生朱自清是一个什么分子,老半天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还是老师说出了答案,是一个“知识”分子。我们的课堂很少甚至没有句段式的交流。

  第五,要改变学生表达。以前,我们总是借鸟抒情、以鱼写景的作文模式。要写家乡变化,就必须通过小鸟来表达。小鸟第二年回到家乡,居然找不到自己的家就是窝了,于是乎慨叹道: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要写天快亮了,一般是“东方出现了鱼肚白”,以至于我现在一吃到鱼肚皮,就想到天快亮了。

  第六,要改变评价观念。我们有的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成绩的时候,总是说如何转差的,似乎优秀教师背后,一定要有一群差生来支撑。我们不来论述关于所谓“差生”的概念,其实成功的教师也要甚至更要善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塑造杰出的学生。

  第七,要改变教学媒体的观念。关于教学媒体,有人说多媒体是双刃剑,试问什么东西不是双刃剑呢?馒头是双刃剑,不吃饿死,吃多了撑死。菜刀也是双刃剑,既可以切菜,也可以叫人歇菜。问题不在多媒体,关键在于如何有效使用。  

  有了创新的教育思想,如何进行表达呢?从文本表达角度,我认为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是创新思想的生活表达,我称之为通俗唱法。简单说就是要多写点教育随笔或教育杂文。从生活现象入手,写出教育真谛。实际上很多重要的教育发现和教育观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灵感。

生活表达要表达“我”的观点,不要动不动就是机械地引用布罗姆、弗洛姆、苏霍姆林斯基等“三姆”的观点。学生们不会作文,往往是一上来就抒情,苍白无力。老师说应该向电影里的李大娘骂街学习,李大娘先充分叙述自己养鸡的艰辛,然后才破口大骂。这叫叙事描写,然后再抒情议论。

  二是创新思想的教学表达,我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听完课要写听课报告,这就是真正的现场表达。听课评课能力,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教学的一个必备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外显的一种能力。可是我们往往只是关注到了听了多少节课,似乎很少去关注听课的效果,更不去写听课报告,缺少对教学现场的描述与表达。

  要写好听课报告,做好教学表达这篇文章,需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最直接的就是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表。传统的评价表已经不适应有效教学的新要求了,比如在教师素质栏目里经常使用的评价内容是“普通话标准,板书规范,多媒体使用熟练”等,课程改革以后,有的地方把教师要有健康的心态,有爱心,有上进心作为教师素质提出来,并在评价表里作为评价要素,值得借鉴。

  我们要通过教学表达来改变教学现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创新思想的学术表达,我称之为美声唱法。这是我们广大教师都很熟悉的表达方式,简单点说就是写论文。老实说,我们现在教师的论文写得太多了,甚至写滥了。

如果要创新学术表达,也应该在表达内容和角度上有所改变。比如教学目标的学术表达,我认为我们太注重官方目标了,写了太多的这方面文章,而没有起码地关注一下民间目标。比如讲《兰亭集序》,只说这是一篇美文,按照三维目标和教材以及有关的教学指导用书制定了统一的规范的官方目标。但《兰亭集序》摹本也是天下第一行草。如果在注重官方目标的同时,展示其书法风采,不仅可以对喜欢书法作品的学生有所启发,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思想,理解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促成官方目标的进一步达成。

实际上,学生的许多个性特长都是通过民间目标培养起来的。

  其他方面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在教学过程上,要重新审视认知规律。在教学艺术上,要提倡东方的艺术,善于把奉送变为巧妙的藏掖,让教育变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教育创新无边,教育表达无限。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18日第6版《基础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教师专业能力概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校本培训心得
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
专题六拓展材料7: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