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教学叙事?如何写教学叙事?

什么是教学叙事?如何写教学叙事?

 

作者:马燕辉

 

编者按语:有的老师苦于不知道如何开展学科教研,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坚持把你的课堂教学当做一个个故事写下来,饶有兴趣地把你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悟告诉别人,你就很快走向教师专业化道路。
“教学叙事”资料汇编

“叙事研究”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特点

1.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则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来说,“教育”是土壤,“质的研究”是方法论。质的研究将使教师不仅获得有意义的职业生活,而且会改变教师的存在方式。2.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教师的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就是教师的故事,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它是真实的、情境性的。这些生活故事胜过任何说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教师的叙事研究由解说者描述的,解说者其实就是研究者,它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师的人;研究者解说的是教师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现,使所叙之事通过研究者的解读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二、教师叙事研究的内容

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教师对教育秉持着怎样的信仰,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因此教师的叙事研究首先就要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以便为教师的行为寻求到理论的支撑,为教师的生活建构起思想的框架。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教师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为自己,而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和事件构成筑起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叙事研究正是立足于此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而带来教育世界的整体升华。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叙事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所感兴趣、所思考、所进行的活动。

三、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保证。因而它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合作。首先,研究者要有敏感的心灵,能够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再者,研究者的研究活动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认同、理解与合作,双方应有从研究中共同进步的要求。因此,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是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一步。

3.进入研究现场。进入研究现场就意味着走进教师活动的时空,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深层原因;对教师生活的现场观察,理解教师做法的背景。研究现场是教师叙事研究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

4.进行观察访谈。观察访谈是围绕着研究问题而进行的。观察力求客观,避免“先见”或“前设”对研究的干扰;访谈力求开放,使被访者在研究者设计的系列开放性问题中轻松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访谈主要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而研究者一方面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具有亲和力。

5.整理分析资料。叙事研究强调的是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是基于资料事实进行的符合材料实际的分析。否则,研究就偏离了叙事研究规范的要求。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从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即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惟此,研究才具有了独特的“个性”的特征,研究报告才具有个性色彩。

四、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报告的写法

如何撰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如果老师们仅仅停留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练习模板上,大家的叙事报告就会成为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生活之树常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体验,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根据自己的体会,下面是我对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叙事”型的三类文章:一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二是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可称之为“生活叙事”)。三、教育研究、论文研究、资源开发实践等过程中的思考体会(“研究叙事”)日常叙事的长短不限。

好的案例=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教育点评。案例区别于教案、教学设计之处在于: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

教育案例区别于教学实录之处在于:根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撰写教育案例的目的通常是:

学习运用理论、总结教改经验和促进交流研讨。案例的基本要素为: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写好案例的关键是:选择复杂的情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和具有独到的思考。

1、重在思考

1)、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2)、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

3)、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

4)、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

5)、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2、注意观察

1)、观察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

2)、观察当事人的态度。

3)、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

4)、可以借助技术(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记录观察的过程。

5)、注意保存观察的原始资料。

3、能够提出问题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清晰地表达问题。

3)、把问题细化,便于处理和研究。

4)、注意随时抓住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5)、追问问题。

4、注意学习

1)、从文献资料学习。

2)、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学习。

3)、向身边的同行学习。

4)、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5)、注意从历史经验中学习。

5、研究过程

1)、清晰地说明参与者特征和研究地点的特征。

2)、明确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3)、资料收集的技术与可信度。

4)、现场情景的准确和生动的描述。

5)、如实记录当时的心理活动。

6、交流与讨论

1)、头脑风暴,促进新思想的涌现。

2)、网上交流,吸取和集中更多人的智慧。

3)、对现象和发现的清晰充分的解释。

4)、给出的结论适当、有条理、有证据,(必要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5)、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辨析
浅谈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
《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和应用
教育研究中人种志、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之比较
教师如何撰写主题研修报告(叙事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