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校长的教育情怀

——南京市中华中学的德育创新之路

毕泳慈校长

前进中的中华中学

在人杰地灵的古都金陵,有一所美丽的学校,坐落在浩瀚的长江之滨。她就是至今已有116年历史的南京市中华中学。这所由英籍加拿大人马林创办的原“基督中学”,在完成了她民族教育复兴的历史使命后,几易校址,几更校名,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教育的风雨历程。

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严谨的办学态度,坚持育人为本,以其先进的理念,雄厚的师资,走在了南京教育战线的列前。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河西新城后,毕泳慈校长结合新校区实际情况,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四自”教育的德育创新理念,让中华中学再一次华丽转身,成为南京河西新区教育天空的一颗明星。

重塑学生独立的精神家园

“有一种爱,以培养人能够独立地离开、创造自己的天地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要让他们尽可能早地离开父母的庇护,独立地面对世界,自信地融入社会”

这是一个教育者的理想,然而事实却是,在目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心的特殊环境下,他们往往受到父母、其他长辈过分的保护,孩子自身的内在成长需求被忽视,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在日益荒芜,如果走入高中的学生,还离不开父母的荫庇,他们的羽毛将何时才能丰满,未来的蓝天又怎样才能见到他们独立翱翔的雄姿。

2011年的夏天,给了中华中学一个崭新的机遇,学校整体搬迁至离繁华市中心并不远的河西新城。这一年,是毕泳慈成为中华中学校长的第二年,他对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终于有了一个践行的突破口,办一所“家园式都市寄宿制高中”,让孩子尽可能离开父母的呵护,让中华中学来为他们插上自立的双翅,起飞于中华,展翼于社会。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他有信心。和教育打了30年交道的毕泳慈做过校长、教育局长、再到校长,育人,是他一生的不解情缘。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从女儿上一年级开始,每天早晨毕泳慈都陪着女儿跑步锻炼,风雨无阻;女儿即便是在最忙碌的迎考阶段,也从不要求她为了写作业而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女儿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都和她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自主能力,健康的身心密不可分。毕泳慈坚信,能教育好自己的女儿就一定能教育好中华中学的孩子。

多年的教育经验也给了毕泳慈在中华中学完成自己教育理想的丰厚底蕴。他完成了理想的第一步,将中华中学成功转型为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离开父母,住到了学校,住宿条件是优越的,优越到他们考入名牌大学后还在怀念自己高中的宿舍——五人一间,独立的卫生间,空调,独立的书桌,生活老师彻夜陪伴,校医、司机随时待命。在生活上,学生们被万般地呵护着,但这绝不是毕泳慈仅有的理想,学校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住校,他要让所有的学生从中华起飞,先要从这70%开始,他要用自己的理念,重塑学生独立的精神家园。

一个适合中华中学的德育理念

凭着丰富的教育积累以及深入调查,在与大量的师生、家长交流之后,毕泳慈提出了“四自”教育的德育创新之路:“自我教育”即学生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自行管理”就是由自己做决定,控制自我的行为,实现个人的目标;“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信成长”即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它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起点,以学生的自行管理、自主学习为手段,追求全体学生自信成长为目标。

修身练能 化茧成蝶

在“四自教育”的理念指引下,毕泳慈带领中华中学通过“晨跑、课间操自主管理”、“诚信考场”、“晚自习自主管理”、“零手机班级管理”等多种形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与学校的制度教育形成内外合力,适时对学生的品德及行为习惯进行督查、纠错,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走上了德育创新之路。

日常管理:独立从这里开始

51名优秀住校生代表组成了中华中学的生活区自主管理委员会。每天早晨,由学生主持的晨跑有序进行,晨跑结束后,学生会主持进行点评。傍晚,由学生管理的浴室秩序井然。晚自习结束后,学生干部们不仅会进行住校生点名,还要认真记录每位同学的晚寝情况。每周,生活区自主管理委员会还要组织内务抽查,检查同学们宿舍的地面、床铺、书桌、洗漱间……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检查结束后,委员会成员当即公布结果,供学生们参考改进。同学们说:“从早晨到夜晚,从日出到日落,在生活区的每个细节都遍布着我们学生自行管理的足迹。我作为一名中华中学的学生,深深地感觉到了自行管理在校园里开始扎根发芽。”

高一年级的杨亦同学,成绩拔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就是动作慢,在寝室长和纪检晚寝部同学两个多星期的轮流提醒督促下,他终于做到了与大家同步。双休日回家,杨亦的表现让父母吃惊,从小到大他们天天唠叨的孩子动作慢的坏习惯,入学一个月,竟然有了改观。

诚信考试:用信任来滋养心灵

进入诚信考场的学生,考查的不仅是知识水平,更是对道德水平的一次考量。要成为诚信考场的一员,首先要提出书面申请,并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名,名单在校园公示。整个考试过程没有教师监考,教师只负责收发试卷。高二年级的丁磊同学在周记中写到:“当诚信考场的申请书放在我们面前时,每个同学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在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不仅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承诺,更是对我们自己品格的承诺。学校将信任交付于我们,而我们,要将诚信传递到灵魂。在诚信考场,我看到,每个同学都全神贯注、奋笔疾书。原先觉得没老师监考怎么可能没有人动一丝一毫的歪念头?可亲历方知,此情此境自有一种神圣感与责任感萦绕心头。”这是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觉悟,诚信考场考出了良心、自信心和责任心。

“零手机”管理:抵制诱惑,锻炼意志

手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让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上钩”。学校规定,所谓“零手机”就是指全班同学不再携带手机到班上,每班配备两部老人机,供有需要时用,家长有事也可将信息发到手机上。通过零手机的实践,学生达到了自我管理的目的。同学们说:“‘零手机’试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很好地抵制诱惑,真正地静下心来学习,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一起在‘四自’之路上越走越好。”“零手机”试点考验的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它不是一个强制性的命令,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学生在一种愉快而自豪的情境中放下了本来很难割舍的手机,这是学生在经过犹豫、不舍到甘愿舍弃的一个破茧的过程,终于有一天,他们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展翼起飞 天高任翔

转型为寄宿制后的中华中学,插上了“四自”教育的翅膀,学生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成绩也再上台阶。2013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率进入南京市前五名;2014年高考,学校本科达线总人数比2013年再增80余人,达线总人数进入全市热点学校前三名,推进率和超指标数双双夺得全市热点学校之冠;刚刚公布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显示,中华中学在未来高考成绩中将实现人均加分近4分;其中一个49人的班,48名同学拿到4A。同时,学校的健美操、体育舞蹈、民族舞蹈屡获国家比赛冠军,组建不久的乒乓队、网球队也出手不凡;学校的一位学生在网站上发布了自己制作的南京城市变迁的视频,引发多家媒体关注,被赞“惊艳之作”,学生自制“无人机”的故事有媒体专版报道。

走进中华中学,你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不论是曙光微露的春夏,还是风清晓寒的秋冬,6点15分,空气达标的早晨(学校规定污染指数小于一定值才可晨跑),毕泳慈校长一定会站在操场上等着前来跑步的学生们,他从不发言,只是远远地默默地站立着。他欣赏这道亮丽的风景,就像当年他欣赏自己的孩子跑步一样,他知道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这群孩子们身上形成,他看到他们变得越来越坚强、自信、果敢。他坚信,这些孩子们一定会跑出自己一片崭新的天地。(杨石磊 李 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副校长工作职责
少年工匠拿奖到“手软”,这所中职校为啥越来越牛
浸润智贤传统 强化自治教育
中学德育三大难题:手机、电脑、早恋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副校长述职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