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炎炎夏日 “水法”送清凉

炎炎夏日

骄阳似火

入伏之际

站在树荫下

仍感觉些许燥热

倘若眼前出现一组“水法”景观

耳边水声滔滔

定能让心中清凉许多

△鉴碧亭水域喷泉  黄楠/摄

何为“水法”?

通俗理解就是“水的戏法”

明清时期以“水法”一词

作为引水机械设施的称谓

后来亦专指喷泉

水法源自欧洲

由传教士传至中国

因此又称“西洋水法“泰西水法”

圆明园从雍正年间开始引入西洋水法

先作驱动风扇的装置

后用于营造瀑布

不仅创意满满

而且凉意十足

水木明瑟 风扇房

雍正五年(1727)

圆明园的水木明瑟景区

首次利用水法设施创建了一座“风扇房”

乾隆帝《水木明瑟》词序称此处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

泠泠瑟瑟,非丝非竹,

天籁遥闻,林光逾生净绿。”

△水木明瑟 风扇房

△风扇房平面图

△风扇结构图

这座三开间歇山厅堂建筑跨在一套小溪上

水法位于室内

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装置

借水力转动“翎毛风扇”以供纳凉

同时带来悦耳的音响效果

西峰秀色 小匡庐

雍正六年(1728)

雍正帝下旨在西峰秀色景区西北部

假山叠石之间建造水法

次年安装完成

后来乾隆帝专门为之题匾曰“小匡庐”

并有诗形容其水景之妙

“怪石苍龙似,飞泉玉练如。”

“挂为瀑布寒,散作菱花皎。”

△西峰秀色 小匡庐

△西峰秀色水法机关示意图

西峰秀色这套水法

进一步借鉴西方喷泉手法

以机械装置来提水和喷水

可以更逼真地以较小的尺度

重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韵

算得上是独出心裁

效果更胜一筹

到了乾隆年间

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区

大规模仿建西方园林喷泉

场面宏大

声势浩翰

“大水法”

“海晏堂”

“谐奇趣”

这些我们熟知的圆明园建筑

无不包含“水法”景观

大水法

△大水法和远瀛观复原图

课本中经典的大水法

实则是以石龛式建筑为背景的一处喷泉群

石龛中券有狮头喷水

前方的喷泉名为“猎狗逐鹿”

池中心雄鹿鹿角可喷8道水柱

两侧排列10只铜狗

东西两端各有一只卷毛巨犬

口中一起喷水射向鹿身

似在共同围追猎物

△大水法复原图  陆伟/绘

海晏堂

除了大水法

另一处为人熟知的西洋建筑——海晏堂

其西面设有大型喷泉

使用的不再是西方传统的喷泉雕塑造型

而是中国民俗文化里的“十二生肖”

△海晏堂复原图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形态各异

规律排列

每天按十二时辰顺序依次喷水1个时辰

每到午时所有生肖一起喷水

根据喷水的动物就可以知道大概时间

所以又称“水力钟”

△海晏堂喷泉复原图

大水法的设计是“西为中用”

海晏堂则充分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交融

谐奇趣

西洋楼区域最早建成的欧式园林景观——谐奇趣

是为皇帝展览和演奏中西乐器之处

△谐奇趣复原图

主楼南北各有喷泉

水声淋漓

乐声悠扬

令人如痴如醉

由于意趣盎然

遂被命名为谐奇趣

△谐奇趣南面喷泉复原图  陆伟/绘

△谐奇趣北面铜板图

闲暇之时

皇帝于此处欣赏西洋展品

还有“音乐喷泉”相伴

好不惬意

以上中西两式的水法景观

成为当时圆明园里的夏日盛景

您还见过哪些“水法”

不妨在评论区留言~

近期天气炎热

游园记得做好补水防晒~

[参考资料]

一溪清水引风凉——清宫戏水指南》 王志伟

《圆明三园中的水法景观探析》 贾珺

[编辑]

赵     磊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景依旧~但显沧桑
因乾隆皇帝好奇心而诞生的建筑奇观|约书亚·早茶夜读589
悠小鱼说书 第146篇 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
残破的西洋楼遗址 圆明园(北京游之三十二) 【绝品收藏】
圆明园被焚13年后的影像
你去的是圆明园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