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认山!航拍(民航)藏东南雪山专辑(上)

    / 本文共9527字,阅读需要20-25分钟。

提示: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详细观看。

    自2018年8月文章《冰峰丛林-首次公布藏东南核心区域山峰资源》文章发布以来,引起了国内更多山友对藏东地区山峰的关注,时隔2年,我们又将目光回到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而这一次,我们将先从空中来审视这片中国雪峰密度最高的区域。

     这里说的空中,是指海拔在9000米以上的民航客机所在高度,在中国国内的数千条的民航航线当中,西部航线可以说是风光最壮观,景色层次最丰富的航线了,而中国所有西部航线当中,又尤其以飞停或途经西藏境内的航线风光最美,相信许多曾经乘坐过该相关航线的朋友都有忍不住拿出手机或相机对准窗外的高原风光按下快门的经历,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要提到的地区,便是西藏空域当中(民航)航线最密集且雪峰风光最密集的藏东南区域,在所有(除阿里-拉萨)的飞往西藏拉萨的航线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经过藏东南地区。

(黄色框内为藏东南大致范围示意图)

(一)航线

     目前,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所有国内航线当中,与拉萨直飞的其他省份城市航班一共有这些城市:成都、绵阳、南充、重庆、西安、广州、北京、上海、西宁、深圳、杭州、长沙、南京、天津、石家庄、兰州、郑州、贵阳、昆明、福州、格尔木、迪庆、丽江、玉树等(不完全统计),西藏本地境内与拉萨互飞的城市有阿里(狮泉河)、昌都、林芝(已取消);在建机场普兰机场,另外,除了拉萨,日喀则和平机场飞和林芝米林机场也是航拍藏东南地区的极佳目的地,目前日喀则和平机场直飞的城市有成都、重庆、西安;林芝米林机场直飞的城市有成都、重庆、广州、西安、兰州、西昌。

(西藏航空)

     也就是说,以上提到的这些地方,只要有直飞拉萨、日喀则、林芝这三个地方的航线以及西藏内部拉萨-昌都的航线,都会途经藏东南地区,如果没有查到你所在的城市,没有关系,途经或中转以上提到的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这些航线到底具体是怎么飞的呢?会途经哪些地方?大致来讲,分为四条差别较大的航线,以下我们就以代表性城市来进行举例(去程和回程线路差别不是非常大,故这里只列举去程的线路示意图):

1.东部航线:成都—拉萨,这是一条最常规且经典的航线,与它航线重合的直飞城市还有重庆、绵阳、贵阳、长沙等中东部城市,这条航线从成都平原起,迅速进入川西山地并过渡到高原地区,飞跃过金沙江之后进入西藏地界,经过昌都地区便进入到藏东南广袤的“冰峰”丛林地带,若以城市来连接这条航线大致会是成都市(四川)-小金县(四川)-丹巴县(四川)-道孚县(四川)-新龙县(四川)-贡觉县(西藏)-雅察县(西藏)-洛隆县(西藏)-边坝县(西藏)-嘉黎县(西藏)-墨竹工卡县(西藏)-贡嘎县(西藏)。以上提到的城市与航线之间的定位关系不一定重合,但是接近实际飞行航线,所以请参考一以下这张飞行线路图(仅西藏部分/红色区域大致为藏东南的地域范围)。

(东部航线西藏境内示意图)

2.南部航线:昆明-拉萨,如丽江、迪庆、广州、福州等南方城市 也是按照这条航线进藏最终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这条航线与上面提到的东部航线在后半程的线路基本上是重合的,而前半段云南省境内的航路大致途径地是昆明市(云南)-丽江市(云南)-迪庆市(云南)-德钦县(云南)-巴塘县(四川)-洛隆县(西藏)-边坝县(西藏)-嘉黎县(西藏)-墨竹工卡县(西藏)-贡嘎县(西藏)。南部航线最大的亮点在于前半程的三江并流地区的风光,梅里雪山、云岭、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以及伯舒拉岭可以尽收眼底。(仅西藏部分/红色区域大致为藏东南的地域范围)

(南部航线西藏境内航线示意图)

3.北部航线:西安—拉萨,这是一条中国北方大多数城市(玉树、郑州、西宁、兰州等)飞拉萨航线的代表,诸多经停西安的航线也是如此,这条航线与东部、南部航线有较大的不同且大部分航线不重合,它更加靠近藏东南的北部地区,除此之外,它就完全飞出藏东南的范围了。北部航线途经的城市线路为西安(陕西)-兰州市(甘肃)-西宁市(青海)-果洛市(青海)-玉树市(青海)-边坝县(西藏)-嘉黎县(西藏)--墨竹工卡县(西藏)-贡嘎县(西藏)。北部航线能拍摄到的藏东南山峰数量要明显少于前面介绍的两条航线,且因为航路角度的缘故对光线和季节的要求更高(仅西藏部分/红色区域大致为藏东南的地域范围)。

(北部航线西藏境内航线示意图)

4.西部航线:目前西部航线仅有格尔木-拉萨一条比较奇葩的线路,它既没有按照北部航线飞行也没按照东部航线飞,而是开天辟地的自己飞了一条空中的青藏线。它大致的线路是格尔木(青海)-聂荣县(西藏)-那曲市(西藏)-林周县(西藏)-贡嘎县(西藏)。西部航线严格意义上讲跟藏东地区关系已经不大,航路距离高峰聚集的区域较远,对在飞机上使用长焦进行拍摄的要求不低。

(西部航线西藏境内航线示意图)

     这里介绍完毕几条关于直飞拉萨的航线,另涉及到直飞日喀则、林芝、昌都这几个地方的线路大多数跳不过这几条线的规划,都是大部分重合相同的线路故就不专门再介绍这几个城市的直飞线路。值得一提的是,飞林芝的线路在快到巴松措附近时飞机会来一个接近90度的大拐弯,这一段降落的路线是整个飞林芝线路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与直飞拉萨很大不同的部分。至于关于具体的民航高原线路的分析及地点详细攻略,本篇文章也就不再深入介绍,不然又会造成内容臃肿繁杂的局面,饱受读者诟病,为精简内容,而把重点放在藏东地区的雪峰航拍上,这里对于飞行线路、机票的购买、座位的选择、光线及季节的把控、摄影的参数等内容就一笔带过(今后有机会再娓娓道来)

(二)藏东南

    那么,说了那么久的藏东南,到底是那一块地方呢?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当时指的是西藏的东部及南部地区,关于地区分界线和山脉分解线一直以来都是争议的焦点,而这些划分虽然有理有据但终究都是人为的判断和决定,难免会有纠纷不妥之处。在本文中请读者参考本文开篇的第一张张卫星地图黄色框所划分出来的区域,藏东南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这个范围了(因为是用直线划的,若有出入请指正),而本文中要介绍的范围比这个范围要小一些,我称之为藏东南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是我自定义的,这里文字简单阐述一下:往西大致以羊秀乡-嘉黎县-米拉山-白堆乡一线为界,北则以羊秀乡-边坝县-洛隆县这一段303省道为天然界线,东抵察隅县、然乌镇、八宿县附近,南至下察隅镇-墨脱县-米林县-朗县-加查县一带,这是一个人为的且很模糊的边界划分,但不影响我们对其内山峰摄影图像的介绍。

第一板块/色浦岗日

     第一板块面积较大,但其内代表性山峰不多,它的范围大概以拉萨-羊八井-当雄县-那曲市-比如县-边坝县-金岭乡-忠玉乡-嘉黎县-娘蒲乡-墨竹工卡县所包围起来的区域,可能有人会有为何没将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山峰囊括进来,这里考虑到虽同属一条山脉-念青唐古拉山,但其西段所在地区的气候、地貌和山峰类型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差异,且直飞拉萨的航线到此也算到了最西端,故暂时未将其纳入。

以下是第一板块大致范围示意图,因人为划分,无特定规律可循。本文当中带文字标注的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第一板块范围示意图/请横屏观看)

      在第一板块当中,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主要高峰都集中在嘉黎县与比如县周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本区域内的著名山峰——萨普神山,官方地图上标注为色浦岗日,海拔6956米,作为本区域内的最高峰,也暂且将第一板块命名为色浦岗日板块,但实则除了色浦岗日山块,在第一板块的西段还零星分布有诸多海拔高度在5500m-6200m的山峰,其中海拔超过6000m的山峰有2座,它们分别是:

Potamolam  玛朗岗日(婆它莫拉)6142m/6050m

把美日 6015m

(色浦岗日地区山峰位置示意图/请横屏观看)

为更好的展示藏东南地区山峰的拍摄效果,除作者外,本篇文章还邀请了山友“不用蟹”以及“行影不离”的摄影作品参与展示,故,本文的内容一共由三人共同提供完成。

    在正式进入“冰峰丛林”前,通过飞机悬窗你会突然感觉地表海拔的抬升,标志就是盘根错节的山峦,且上面明显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洛隆县东北侧宋洼/5295m/摄影:7556米)

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褶皱山块,这里山峰的平均海拔高度均在5000米以上。

(果加纳5333m/摄影:7556米)

边坝县附近的山峰海拔超过5700米,普遍伴有山岳冰川的发育。

(边坝县南侧5940m/摄影:7556米)

(赤黄色的大地/摄影:7556米)

接近拉萨河地区的山峰平均海拔并不高,但飞至此处可远眺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和桑丹康桑峰的身影。

(第一板块西段/摄影:行影不离)

甚至还可以反方向远眺东边,只有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鹤立鸡群。

(远眺南迦巴瓦峰/摄影:行影不离)

一座接近6000米的山峰,名叫莫拉木则,在许多西藏地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名字,或者你可以在地图app上搜索到它。

(莫拉木则5994m/摄影:7556米)

运气足够好,也可以在干旱的第一板块西段遇到空中云海的奇观。

(夏哈贡多5777m/摄影:7556米)

(哈拉航日5857m/摄影:7556米)

(远眺色浦岗日南壁/摄影:不用蟹)

色浦岗日在群山之中还是非常明显和抢眼的,至于更远处的布加岗日因其发育的山谷冰川强盛,即便是超过100公里以外的距离,在飞机上亦可远眺起身姿。

(三个“火枪手”/摄影:行影不离)

(色浦岗日东转南坡/摄影:不用蟹)

这张照片拍摄于成都飞往林芝的航班上,山谷里云海翻腾,众峰耸立蓝天之下。

(云海上的色浦岗日群峰/摄影:7556米)

(色浦岗日群峰南壁/摄影:行影不离)

从这张用长焦拍摄的标注图上,我们还能清晰的看到并未完全结冰的撒木错。

(色浦岗日南坡近景/摄影:不用蟹)

这张色浦岗日东坡的角度比较少见,穷冲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也显得尖锐无比。

(色浦岗日东坡/摄影:不用蟹)

(色浦岗日的两座重要卫峰/摄影:不用蟹)

冰川运动所携带的摩擦力是侵蚀山峰的重要自然力量。

(无名角峰/摄影:7556米)

如奶油般的冰川附着于山体之上。

(扎索尔鲁赞西6066米峰/摄影:7556米)

色浦岗日周边拥有众多卫峰及独立山峰,它们海拔高度虽然没有色浦岗日高,但其山形和气势却有喧兵夺主之“嫌”。

(色浦岗日南坡角度全景标注图/摄影:7556米)

夏季的高原经常云雾缭绕,色浦岗日的面纱更是难以揭开,空中能清楚看到这些山峰的机会很少。

(雪少的夏季/摄影:行影不离)

格桑塔措(海拔6296米)与撒木错。

(金字塔雪峰/摄影:行影不离)

(色浦岗日东侧群峰/摄影:7556米)

(6038米无名峰/摄影:7556米)

玛朗岗日这座山峰位于第一板块的最西端,甚至在飞机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身后桑丹康桑峰的身影。

(玛朗岗日6146m/摄影:7556米)

(把美日6015m/摄影:7556米)

康则些萨,这座山峰在中村保先生的地图当中居然标高海拔6562米,成为当时这一地区除色浦岗日外的最高峰,但通过各类资料以及航拍的照片对比可初步判断,它的海拔高度应该在5900m-6000m之间。

(康泽些萨5900+/摄影:7556米)

云海之上的山峰就像大海当中的相连的一座座孤岛,它们当中绝大多数至今无人问津。

玛琼5942m/摄影:7556米)

令人眼花缭乱的雪峰群,找找色浦岗日在哪里?

(藏东群峰/摄影:7556米)


第二板块/松措核心区

  曾有好友老J给我建议可以将第二板块改名为乃朗山块或山脉,虽然乃朗峰(海拔6870米)作为第二板块内的最高峰具备统帅三军的资质,但实际上从地图上看第二板块的范围远远不止乃朗峰周边所涵盖的区域,反而是位于第二板块中心地带的巴松措尤为显眼,湖泊也有可能是山峰的相生相伴的产物,冰川的运动和消退产生了许多瑰丽的高山湖泊,第二板块内的群峰刚好是围绕着巴松措呈块状展开,故暂且将第二板块命名为巴松措核心区。

第二板块相对于第一板块范围扩大了很多,它以嘉黎县-工布江达县-林芝市-易贡乡-忠玉乡为点位连接围城一个圈,而圈内则以著名的巴松措为中心,山峰围绕其展开,尤其以巴松措北部地区的山峰为代表,这里涵盖了藏东南至少三分之一的山峰精华。(下图红色部分为第二板块的大致范围)

(第二板块范围示意图/请横屏观看

再次拉近地图,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第二板块的著名山峰分布图,同样,地图上我们基本上只标注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本区域内的山峰“阵容”是多么的强大,从具有“东方马特洪峰”之称的木纳却我(玛纳卓)到雄居王者宝座之上的乃朗,再往东过度到刀削般的杰钦朗拉嘎布,每一座山峰都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藏东南地区山峰的形象代表,如果说色浦岗日是“森林”的边缘,那么现在,带你真正进入到这“冰峰森林”的核心地带。

(第二板块山峰分布示意图/请横屏观看

(巴松措北岸群峰标注图/摄影:7556米)

(飞越乃朗山域/摄影:不用蟹)

巴松措北岸的山峰多因风化侵蚀作用而显得异常陡峭,其中以萨玛热则(海拔6132m)为巴松措周边代表性山峰。

(巴松措北岸代表性山峰/摄影:7556米)

第二板块的山块结构主要由两位“主角”领衔,它们分别是乃朗和卡甲乔。

(成都飞林芝途中/摄影:7556米)

卡甲乔所在山脉的主要高峰分布。

(卡甲乔山脊/摄影:7556米)

(云雾中的卡甲乔/摄影:行影不离)

卡甲乔西南侧还有一独立山峰名为Manamcho/ 木纳却我(马纳卓)/海拔 6264m。

木纳却我/摄影:行影不离)

(卡甲乔东壁/摄影:行影不离)

用200毫米焦段远摄到的卡甲乔近景。

(卡甲乔南壁近景/摄影:7556米)

发一张带机翼的航拍照片,这样看起来或许更加“真实”。

(机翼下的乃朗山块/摄影:不用蟹)

“竖中指”的卡甲乔,在飞林芝的航班上,飞机转弯准备下降时可以清楚的拍摄到卡甲乔的东壁,这鹤立鸡群的山峰看起来就像在竖中指一样(或许比喻不太恰当?)。

(卡甲乔东壁/摄影:7556米)

机翼下的卡甲乔,甚至还能看到远处桑丹康桑峰微小的身影,飞林芝的航线要拍摄卡甲乔东坡角度并不容易,如果不是驾驶舱角度,往往会收到机翼对拍摄空间的影响。

(深切的山谷/摄影:7556米)

根据当时航班飞行高度的不同,所拍摄出来的山峰角度也会少有差别,下面这张的飞机高度就比较高,所以更有一种俯瞰的感觉。

(木纳却我和卡甲乔/摄影:不用蟹)

在卡甲乔东侧约15公里处还有一个高峰名为益西多吉。

(益西多吉与卡甲乔的位置关系/摄影:不用蟹)

益西多吉这座山峰拥有东西两个山头,且海拔高度相当。

(益西多吉南壁近景/摄影:7556米)

卡甲乔与益西多吉中间的部分。

(叶隆6432m/摄影:7556米)

(益西多吉与色浦岗日/摄影:不用蟹)

(林立的角峰/摄影:行影不离)

卡甲乔及周边山峰航拍标注。

(卡甲乔标注图/摄影:7556米)

夏季的照片始终相对还是少见,雪化之后只剩下冰川的山体多少缺乏作为雪山的尊严,倒是夏季的湖泊颜色显得极为好看。

(玛纳错/摄影:行影不离)

换个角度看,本区域内的金字塔形雪峰数量可观。

(尼乌藏布流域群峰/摄影:7556米)

在卡甲乔以西的延伸山脊上还坐落有数座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山脉折向嘉黎县城的西南侧。

(嘉黎县南侧山结/摄影:7556米)

如溢出的奶油般的山顶冰川。

(Shura Hinri 舒拉嗨日6182m/摄影:7556米)

第二板块既然叫做巴松措核心区,那航线自然避不开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巴松措。

(巴松措/摄影:行影不离)

巴松措所在的宽阔山谷将这一地区分为了南北两岸的峰群,北岸主要是以乃朗为主宾的山域,南岸则是以雪巴日为代表的山域,且山峰的平均海拔高度北岸要明显高于南岸。

(巴松措南北两岸/摄影:7556米)

(巴松措北岸风光/摄影:7556米)

萨玛热则(海拔6132米与霞拉6306米)北坡航拍标注图。

(巴松措北岸山峰/摄影:不用蟹)

与卡甲乔比起来,乃朗地区的冰川发育明显强盛不少,这跟该地区的山峰密集程度以及平均海拔高度相关。

(卡甲乔与乃朗/摄影:不用蟹)

仅相隔一条山谷的两座巨峰对望。

(两座金字塔形雪峰/摄影:7556米)

乃朗地区的冰川群就像一张桌布般在抬升的山峦四周覆盖,如果是春秋季节,航拍的时候应该可以将这些冰川的面积看的更加清楚明白。

(乃朗区域冰川分布面积/摄影:不用蟹)

雄居王座的乃朗,气势雄伟。▽

(乃朗东壁/摄影:7556米)

巴松措北岸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游玩巴松措的游客最常见的两座山峰:Zambara 瞻巴拉6056m、Saamareze 萨玛热则 6132m。

(“双子峰”/摄影:7556米)

从此图中你还能找到瞻巴拉6056m和萨玛热则 6132m的身影吗?

(夏季的巴松措/摄影:行影不离)

乃朗山块基本上还是呈东西走向,西侧的森多、初切波以及东侧的曲果都是海拔在6500米以上的高峰。

(乃朗山域高峰标注图/摄影:不用蟹)

之所以称藏东南地区为“冰峰丛林”,从下面这张标注图上可见一斑。

(巴松措北岸的“冰峰丛林”/摄影:7556米)

除巴松措以外,其周边还分布着兴错、钟错这样面积较大同时隐藏较深的湖泊。

(兴错/摄影:7556米)

毫无疑问,这些被山谷和湖泊隔断的山峦,又会是一大群雪峰袭来。它们当中的其中一部分可以在巴松措景区内便可以看到。

(巴松措东北岸群峰/摄影:7556米)

曾经读到日本探险家中村保先生对这一地区的描述,他认为这里的田园+雪山风光让他想起了西方遥远的阿尔卑斯山地区,我认为,整个巴松措核心区域的风光是完全不逊色阿尔卑斯山区风光的存在。

(集中扎堆的雪峰群/摄影:7556米)

(北坡角度/摄影:7556米)

第二板块的最东端只有一座代表性的山峰,它就是Pulongu布泵格(布母边尼),海拔6310m,其它山峰海拔均在6200m以下。

(东段与易贡藏布河谷/摄影:不用蟹)

(布泵格北壁/摄影:7556米)

(布泵格南坡/摄影:7556米)

拍摄乃朗的最佳航线是成都飞林芝的去程航线,将这些雪峰形容为”白色金字塔”一点也不为过,且一定是选择上午的航班才会顺光。

(乃朗群峰标注图/摄影:7556米)

(曲果北坡/摄影:不用蟹)

(乃朗北侧的几条山谷冰川/摄影:7556米)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巴松措所在的山谷里充满了浓厚的水汽,而北侧的曲果一带山峰高度也明显高于南侧诸峰。

(曲果北麓冰川/摄影:7556米)

曲果这座山峰是一座典型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雪山,从南北两侧观测它的时候它形如一把展开的折扇,或者呈一个等腰梯形,显得敦实,而它的东西两个角度则显得异常尖耸立,但是由于东西两侧都有山峰的遮挡,所以一般很难观测。

(曲果南壁/摄影:7556米)

(曲果东壁/摄影:7556米)

位于曲果东侧,和曲果仅仅相隔一条山谷的色多(海拔6626m)和Yungrekangpu 洋热抗普(海拔6648m)是鲜为人知的两座山峰。

(锯齿状的山脊/摄影:7556米)

(洋热抗普群峰/摄影:7556米)

(乃朗南壁的乃朗冰川/摄影:7556米)

乃朗南侧的萨拉卡秀峰。

(乃朗南侧山脊/摄影:不用蟹)

(萨拉卡秀双峰/摄影:7556米)

(乃朗东转北侧冰川群/摄影:不用蟹)

乃朗除东侧外,西南北三面都各有一座海拔在6500米以上的卫峰簇拥。

(乃朗的卫峰/摄影:7556米)

(金翁贡冰川/摄影:7556米)

这张照片为夏季拍摄,虽然天气不算特别好,但夏季的雪量反而更利于看清楚山谷冰川的走向。

(乃朗北侧冰湖/摄影:不用蟹)

比雍冰川的东支上游发源于穷母打支(海拔6590米)的北壁。

(比雍冰川/摄影:7556米)

乃朗山域的北坡发育有数十条较长的山谷冰川,这些海洋性冰川如银蛇般盘踞在大地,从空中俯瞰特别壮观。

(乃朗山域北侧山谷冰川/摄影:行影不离)

(穷母打支6590m/摄影:7556米)

(穷母打支南转东壁/摄影:7556米)

(穷母打支周边卫峰/摄影:7556米)

冬季航拍山峰的北坡,光线会收到这个季节太阳位置的影响,从而出现大面积的阴影部分而看不清楚山体细节。

(穷母打支/摄影:不用蟹)

有时候有天空中或山体周边有些云雾,反而会起到一个反光板的作用,这样散射的光线会更加无规则可循,但雪山看起来会比强硬的光线照射下显得更加雪白。

(穷母打支旗云/摄影:行影不离)

(比雍冰川的东西两支/摄影:7556米)

(冰川的世界/摄影:7556米)

(曲果和穷母打支之间的位置关系/摄影:不用蟹)

在乃朗的西侧,还有一对“孪生兄弟”分别是Sendho /森多6620m和chuche po 初切波  6550m。

(云雾蒸腾的天气/摄影:不用蟹)

超过3000米的落差,从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垂直过渡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地。

(落差带来的视觉震撼/摄影:7556米)

突然发现,应该是森多、初切波、初波日松三兄弟才对。

(初波日松6359m/摄影:7556米)

在查看和对比另外两位飞行达人传送给我的照片时,我发现了以下两张几乎相同角度但可能不同季节的照片。

(右侧便是森多和初切波/摄影:行影不离)

这张照片同上一张几乎是相同的位置按下的快门,只是下面这张光线还要好一点,即便是山谷里的高山湖泊都清晰可见。

(依嘎冰川上游/摄影:7556米)

西侧角度的森多和初切波,甚至还看到了尼乌藏布的一部分,这是拉萨飞西安或北方城市才会有的角度。

(山与河/摄影:行影不离)

在乃朗山域西侧,相隔一条朱拉曲的第二板块西段地区,山峰海拔陡然下降,只存在数座海拔在6000m-6200m之间的山峰。

(Sermokang  I  色木干I峰 5852m/摄影:7556米)

哈巴康布,海拔6691米,它与上面介绍的色木干仅仅相隔一条朱拉曲。

(哈巴康布东壁/摄影:7556米)

哈巴康布,在许多国外的资料当中又被译名为康丹,这座山峰在地面上很难捕捉到其影像。

(哈巴康布与318国道同框/摄影:7556米)

(哈巴康布与乃朗山域的位置关系/摄影:7556米)

这座山峰的外形从某个角度看跟云南西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有点相似。

(哈巴康布南壁/摄影:不用蟹)

是不是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话说它和卡瓦格博的“身高”也相差无几。

(哈巴康布南壁近景/摄影:7556米)

哈巴康布东坡和北坡均发育有规模较大的冰川群。

(哈巴康布冰川/摄影:7556米)

之所以有较大规模的冰川发育,其中一个原因还是跟众多卫峰的扎堆有关。

(哈巴康布的卫峰/摄影:不用蟹)

(哈巴康布众卫峰南坡角度标注图/摄影:7556米)

从万米高空远眺,哈巴康布远处的郭卡拉日居山脉平均海拔高度明显低于本区域,在山谷冰川的末端,也往往伴随冰蚀湖的形成。

(哈巴康布西麓/摄影:7556米)

高大的山脉往往容易成为阻挡水汽通道的天然屏障,形成“阴阳分明”的奇观。

(水汽弥漫/摄影:7556米)

最后,第二板块的最后一个区域位于在巴松措的南部地区,318国道巴河段的北麓,还有一个山块平均海拔不高,但其内的山峰却是错综复杂,呈犬牙交错状,其内最高峰雪巴日,海拔5902m。

(雪巴日山块/摄影:7556米)

雪巴日东侧靠近色季拉山的区域内山峰海拔陡降至5000米甚至以下,并伴有大量的高山海子分布。

(雪巴日东侧山结/摄影:7556米)

片尾的话

    好了,本来打算把整个藏东南地区的航拍七大板块写到一篇文章当中,但写到这里(第二板块结束)才发现工程量略大,目前电脑cpu在燃烧,脑细胞也在煎熬,故决定还是以连续剧的形式大概分2-3期内容将藏东南航拍的专辑进行发布,这样一来也留一些时间给读者们慢慢消化其中的内容。即便是这样,其实涉及到本文提到的藏东南航摄第一、第二板块内的许多地方和山峰都还没来得及展示和介绍,本篇文章当中所展示的照片仅仅是数量众多的航拍照片当中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写这样总结性的文章,到最后会发现顾及整体框架和结构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情况下,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关于藏东南的山峰,我想有太多太多的内容可以介绍,基于围绕“航拍”和“摄影”两个元素的核心内容,这里挑选一些重要的和代表性的山峰进行分享也差不多已经达到目的。

     空中分辨雪峰固然视野要比地面好,“上帝”般的视角如同现实版的google earth,只是有时候密集的分布情况让飞机上的你也是看的一头雾水,尤其以藏东南地区为典型代表,如果不是熟悉到了如指掌,我想大部分也只能将南迦巴瓦峰认出来吧,好了,南迦巴瓦峰,我们会在下期见!

      在这里再次感谢山友“不用蟹”和“行影不离”的投稿与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芝 | 一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地方
不用飞欧洲,西藏就隐藏着一个小瑞士
西藏的这些星级景点,看看你最钟意哪个
西藏行之巴松措 // 尚诺
2018西藏最常规自驾路线大推荐——自驾滇藏线旅行攻略
【行摄西藏】最美的时光在路上【攻略&路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