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为何宁肯被骂,也要将蓝玉处死?

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他作恶多端只是一个方面,也不足以要了他的命,谋反更是没影的事,其真实原因不过是朱元璋要为皇太孙朱允炆扫清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才不得不将他剥皮实草,并将其族人及党羽全部铲除,朱元璋真正要做的其实就是铲除所有可能威胁到皇孙朱允炆的武人集团,这样年幼的朱允炆才可能守得住朱家的江山,朱元璋也才能死得心安。

蓝玉之罪,罪在功高盖主

蓝玉乃明朝开国名将,此人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可谓战功赫赫,他不但与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是老乡,也是元末红巾军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妻弟,与朝中大臣多有交集,而且关系错综复杂。

蓝玉刚开始在常遇春账下效力,因为谋略过人又英勇善战,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有勇有谋,后因蓝玉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蓝玉以左副将军的官阶,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向南征讨云南,蓝玉攻占了大理,滇池也全部平定,战争结束后论功行赏,蓝玉功劳最大,朱元璋为其增加俸禄五百石,而且他的女儿也被朱元璋册封为蜀王朱椿的妃子。

这一次他不但因军功得到了重赏,而且也与朱元璋算是攀上了亲家,这在皇权专治时代,那可是无尚光荣和光耀门楣的大事,有女儿能嫁给皇家做妃子,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事,并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摊上这样的好事。一般来说,皇家选妃子,可不仅仅只看你长得漂亮不漂亮,很多时候都算得上是权力联姻,蓝玉自然也是因为战功显赫,女儿才被朱元璋册封为朱椿之妃。

紧接着在洪武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87年,蓝玉被朱元璋拜为征虏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冯胜北征元太尉纳哈出。蓝玉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掉元廷平章果来,并俘虏了元廷的人马,后来他又乘胜追击,并用计将出来假降的纳哈生擒。

当时正赶上冯胜获罪,朱元璋命蓝玉“总管军事”,拜大将军。公元1388年,朱元璋让蓝玉率领15万大军向北征讨,大军到达庆州后探知元军在捕鱼儿海,结果赶到百眼井后仍然不见敌人的影子,这时蓝玉想着既然没有发现敌人,不如班师回朝。

不过就在他动了心思要返回时,定远侯王弼劝他道:“我们十五万大军深入大漠无功而返,回去恐怕不好向皇帝交差。”蓝玉一想,对呀,这么多人跑到这么远却毛都没捞到一根,这算怎么回事?于是便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乘着夜色赶到捕鱼儿海南边。当时元军以为他们缺乏水草,不可继续深入,所以,根本就没有做任何防备,结果元军大败。

此战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人逃走,俘获敌军男女77000多人,缴获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焚毁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大喜,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紧接着蓝玉又攻占了哈剌章营,缴获人、畜六万多。班师回朝后,晋升为凉国公。

此战再次奠定了蓝玉坚实的地位,他为朱家的天下所做的贡献足可以让他名利双收,也足可让他傲视群雄,而且在之后平定西南过程中,他又是居功至伟,后来在他请求讨伐朵甘、百夷时,朱元璋已经有些担心,怕他太过强大自己无法控制,没有答应他讨伐朵甘、百夷的请求。

如果当时蓝玉还不至于被军功和胜利冲昏头脑的话,他应该立即反思,按说大凡帝王都希望疆域广阔,不断开疆拓土是好多帝王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见证,哪里会有不答应将帅讨伐的事情?而且这种讨伐胜算很大。在此情况下,只能说明蓝玉之功已经太大,已经让朱元璋开始有所警惕和担忧,说白了朱元璋害怕蓝玉功高盖主。

蓝玉之罪,罪在居功自傲,且不知收敛

因为蓝玉屡战屡胜,战功赫赫,朱元璋对他也越来越重视,对他的优待也越来越多,这就很容易让蓝玉误以为朱元璋把他当兄弟看待,既然是兄弟就不讲那么多的礼节和形式,大家知根知底,谁也别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也是好多功臣后来被杀的原因,他们总以为自己是皇帝的人,皇帝也理应是自己的人。

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在领导那儿根本不敢有,当一个普通人皇袍加身后,那就意味着权力加身,已经做不回从前的穷小子了,也就意味着你只是领导的人,但领导却不是你的人,如果犯了这种不该犯的错,轻者可能会慢慢被领导边缘化,重则可能会因此丢了小命。

蓝玉正是把皇帝老儿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处处轻狂放纵,再加上本身居功至伟,这就开始让皇帝老儿朱元璋心中很是不爽,皇帝不爽了,他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蓝玉最初让朱元璋感到极为不快的事情是强奸了元妃,这事要放在普通士兵身上或许也不算什么,因为战争中这样的事情也不少,士兵强奸敌方的妻女几乎在古代战争中经常发生,但这种事要放在一个统帅大军的将领身上,就不能简单说成是军纪不严的问题了。

蓝玉作为大明的大将军,他代表的可是大明,这样的事件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国际事件,直接影响到大明的国际声誉,这种事放在古今中外都是灭顶之灾,特洛伊的帕里斯携走希腊的海伦就招致灭国之祸,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也把吴三桂推向了与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敌之路。

所以说,蓝玉强奸元妃这事儿,对一个有长远战略眼光的皇帝来说绝对不会觉得是小事一桩,虽然朱元璋并未因蓝玉强奸元妃一事问罪于他,那是因为他当时的呼声很高,朱元璋只是不想让老百姓骂他诛杀功臣,所以才将这口气咽了下去。

如果说此事虽然国际影响很坏,不过也能看成是蓝玉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那么另外一件事就让朱元璋真的发怒了。蓝玉在捕鱼儿海大捷后班师回朝,大军行进至喜峰口时,正值半夜,按照当时的规定,长城各隘口只要入夜,就算是天子驾临也不能打开城门,守门将士拒绝开门后,蓝玉自恃劳苦功高,下令攻打隘口,最后破关而入。

朱元璋听说后大怒,当时就派人去斥责蓝玉,但蓝玉并不理会。蓝玉回京后,朱元璋本想加封蓝玉为“梁国公”,但为了提醒他不敢再造次,就特意将“梁”字改为“凉”字,让他时刻警醒自己的言行,但蓝玉因为功劳太大,他自己觉得既是自己真的犯下滔天大罪朱元璋也会念及自己为朱家做出的贡献而赦免于他。

后来,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尤其是蓄养了好多庄奴、义子,并且还纵容这些人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男霸女,不断霸占民田,民愤极大。有次他霸占了东昌的民田,这事被被告到御史那儿,御史追查此事后让蓝玉大怒,你一个小小的御史,也敢过问我蓝玉的事情,就算是我霸占了民田又怎么样?他大骂御史一顿并将御史赶走。

蓝玉本身自恃功高做了很多坏事,再加上他又看不起那些没有战功的官员,得罪的人也不少,他的好多罪证不断地汇集到朱元璋那里,这让朱元璋终于下了杀他的决心。

蓝玉之罪,罪在不知功成身退

也就在朱标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即刻下旨将蓝玉全家及其党羽全部下狱,几乎没有怎么审讯就将他和他的家人及其党羽全部抄家灭族,尤其是将蓝玉剥皮实草,手段极其残忍。蓝玉案牵连甚广,一次性被诛杀的人多达一万五千多人。

蓝玉案其实是朱元璋一手策划的一场冤案,事实上蓝玉虽然居功自傲,也犯下了不少严重错误,但他功劳太大,他所犯的那些问题其实根本不足以让朱元璋要了他的命。

再说他也算是开国功臣,后来无论是北征还是平定西南的过程中,他都立下赫赫战功,为朱家的天下做出卓越的贡献,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就算犯做了一些坏事,朱元璋也至于将他灭门。

朱元璋之所以最后下定决心要将蓝玉剥皮实草,其实还真不是蓝玉要谋反,根本原因就在于蓝玉不知功成身退,这才让朱元璋很担心,他活着当然可以轻易控制蓝玉,但谁能保证他死后蓝玉还会老老实实?

事实上,朱元璋本来是要传位给太子朱标的,但不幸的是公元1392年,朱标在巡视长安归来后,不幸染上重病不治身亡,太子朱标的早死让他很伤心,决定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在太子早逝,皇太孙年幼的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考虑为皇孙朱允炆重新组建班底,他考虑过留着有勇有谋的蓝玉及跟他一起的那帮战将,但他不相信这些人在他死后还能乖乖地听从幼孙朱允炆的指挥,他其实也很清楚,留着一帮武人集团如果有能力控制他们,他们就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兵。否则,这些人完全可能成为威胁朱家天下最可怕的潜在威胁。

为了不让以蓝玉为首的武人集团架空或者威胁皇孙的地位,也为了给皇孙扫清未来的道路,尤其是他要以蓝玉为突破口,顺便搬倒冯胜和傅友德等人,他这才下定决心诛杀了蓝玉及其党羽。当然,还有一点,从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来看,因为北边的元政权经蓝玉一战后基本无力威胁到大明,朝廷对这些武将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这也是朱元璋痛下杀手又不担心无将可用的另一层意思。

如果说之前的蓝玉让朱元璋就很不爽的话,不过也就是不爽而已,朱元璋自信还能控制得了他,但他死后情况就很难说了,最主要的是皇孙年幼,很可能没有能力控制得了以蓝玉为首的武人集团,与其猜忌,让他死后不安,不如在活着时做个了断。

就这样蓝玉成了皇太孙朱允炆上位前的牺牲品,如果蓝玉能早点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早日功成身退,远离庙堂之险,不要说完全可以避免剥皮实草的酷刑,最起码家族是不会遭遇被完全覆灭的可悲下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玉犯何罪?让朱元璋“剥皮实草”传示天下,皮又到了何处?
名将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传示天下,后来蓝玉人皮到哪里去了?
战功赫赫,却惨遭活刮剥皮,人皮还送给其女儿作纪念
他曾预言朱棣谋反,是明朝开国名将,战功显赫却惨遭剥皮填草
历史著名惨案:一代大将军战功无数,最后被诛九族,死后被剥皮!
明朝大将蓝玉横扫漠北,最后却被朱元璋剥了皮送给其女儿,为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