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输液反应,护士不可忽视的问题…

巡视补液,就是为了及时发现输液反应,从而有效应对。

来源:李沐梓

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疾病中一种有效、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随着静脉输液患者的逐渐增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常常给患者增添了本身病痛之外的痛楚,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较为复杂,其症状多半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1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1.输液反应


以热源反应最为多见,其次为过敏反应及静脉炎。大多输液反应发生在输人50ml左右液体时即输液后10min出现症状。症状的轻重程度视致热源进人人体内的量、致热源性质和患者个体耐受性而异。


2.药物因素


可能制品不纯或在其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等出现玻璃屑脱落、细小裂痕或瓶口松动造成漏气而被微生物污染。中草药制剂不纯,配伍不当,许多中草药的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发生氧化、聚合,极易产生不溶性微粒致使发生输液反应。


3.输液速度


当静脉点滴中含有Ca2 、K 、Mg2 等离子的输液药物时,如果点滴的滴速过快会对敏感、体质较弱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4.患者因素


如患者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所以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5.输液器材


医用输液器及注射器的内部都可能带有微粒,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灭菌未达标,包装破损漏气、超过使用期限等,都是诱发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


6.输液环境


夏季的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会导致药液容易被众多微生物污染;冬季对高龄体质弱者也可引起输液反应。


7. 护士操作因素


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或加药时反复穿刺胶塞,使胶塞易形成微粒而脱落,加药时针头呈垂直方向刺入而易将胶塞微粒进入液体内,或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严格或再被污染等。


2
输液反应的表现及处理


1、发热反应


输液后数分钟至1 h,病人突然畏寒,不自主颤抖,迅速转为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而体温可达40?41°C,伴恶心、呕吐、头痛、发绀、 面色苍白、脉细速等全身症状,多数经处理后迅速好转。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较常见的原因有致热源病菌(普通菌和毒菌等),或其他物质污染液体或输液用品,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也可能因药物不纯或药物有配伍禁忌所致。


处理:轻者暂停或完全停止输液,重者立即停止输液,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具。并保留剩余液体及输液器具送有关部门鉴定检测。寒战发冷时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严重者可间隔 20-30 min后再注射1次或给予25%葡萄糖液2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


2、静脉炎


局部沿静脉走向有红肿、灼热、触痛等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不适感,少数病人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主要由于长期输注高渗、高浓度、强刺激液体或静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致血管内膜引起炎症改变。也可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处理:更换注射部位,抬高患肢,制动,局部热敷,严重时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热湿敷。视情况给予超短波理疗或中医治疗,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3、急性肺水肿


病人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咯粉红色泡沫状痰,严重者可自口鼻涌出大量泡沫状血性液体,双肺闻及湿啰音。主要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人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


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监护生命体征。


4、空气栓塞


病人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发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有响亮而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氧、急性肺心病的改变。主要由于输液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缝隙,或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看守,液体输完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等,使空气进入静脉所致。


处理:立即将病人置于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口,使空气随着心脏不断跳动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塞。高流量氧气吸入,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按心肺复苏的原则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3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为了避免输液反应,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静脉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和药品质量,以确保输液用药安全。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心肺功能、药物性质、输入途径等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一般婴幼儿、体弱、 老年人、心肺疾病人及含钾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缓慢输液的速度。输液中如需要加入其他药物时,要严格配伍禁忌。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连续输入其他药物时,两种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通常高热病人、重症病人和机体衰弱的病人比较容易发生热源反应。此类病人在输液早期应注意速度并加强观察。


参考文献:

1.李帮生.浅谈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求医问药,2013, 11(1):404.

2.赵晓风.输液在临床使用环节中相关问题的探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87(25):66-67.

3.康健. 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43-2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输液组间冲管竟有这么多讲究!习以为常的护理操作也许是错的
别小看了输液速度,一不小心就致命!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7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还是过敏反应?一个让人纠结的话题
静脉输液不通畅的原因及处理,你会了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