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昆明巫家坝新中心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地点:云南昆明

项目规模:244.1公顷


巫家坝新中心是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副中心。2012年6月,昆明巫家坝机场停用并转场至长水国际机场,由此在昆明市主城内距离主城中心区约3公里的黄金地带留下了近1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重新开发利用。规划以巫家坝旧机场搬迁为契机,提出“山水生态城市”和“活力垂直城市”的设计理念,提升巫家坝地区的功能和城市形象。


 

1
空间体系特色

(1)   “一轴七心,连通山水”的总体格局

考虑融入时代记忆,传承原有历史文化。规划在原巫家坝机场跑道旧址的肌理上建成飞虎大道与中央水景绿轴,延展形成纵贯南北、山水相连的格局。考量规划区分期分批推进的开发时序与整体开发量的需要,提出以结合轨道站的多心开格局带动区域腾飞,围绕七大站点开发,形成不同主题与功能的站点综合体。


(2)   “小街区、密路网”的街道空间体系

基于对国外大型商业街区街道组织体系的研判,建议提高本规划区内路网密度,形成“小街区、密路网”空间体系,同时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模式,把巫家坝地区作为特殊管控区,提出特殊的建筑退界控制要求,激发城市活力。



2
用地开发特色

(1)   加强用地策划,优化空间布局

规划鼓励TOD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的用地布局结构和点状高强度开发,促进人口居住和就业沿公交走廊集聚。

有选择的点状高强度开发模式强化景观中轴与城市热点地区意象,同时将更多的空间留给绿地、广场、开放空间。


(2)   加强用地混合,促进交通减量

规划提倡多元混合的低碳商务区建设模式。在总体分区布局的基础上,规划在核心区通过多种混合用地的布局,实现功能多元、有机结合的高效开发。规划特别提出了复合文化用地的混合类型。通过强制性的将文化要素植入商业开发中来提升规划区的文化品味。


(3)   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打造“垂直城市”

规划提出“垂直城市”设计理念,以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在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中对地下空间的类型、开发总量、总体布局等作出控制和引导。建议核心区、重点地区适时启动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以确保地下空间控制要素纳入法定控制体系,推动相关建设控制的有效落实。



3
交通组织特色

规划以分离过境交通、融入区域交通、提升区内交通、支撑土地开发为基本思路,通过道路专题研究优化道路功能、完善支路系统等对策,实现“绿色交通、公交优先”的总体目标。


(1)   多方式公交互补,促进公交优先

切实围绕TOD发展理念,构建“地铁+公交+自行车系统”为主的多元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在交通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为应对飞虎大道沿线的高强度开发要求,规划通过与昆明地铁规划和建设方的积极协调对接,增加了轨道交通8号线路在规划区内的站点设置,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促进公交优先。


(2)   构建网络化的慢行体系,实现慢行友好

规划围绕中心景观带,打造慢行优先区,通过设置慢行廊道、架空天桥、滨水步行道等将街道慢行空间与绿道景观有机连通,同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的立体换乘枢纽建设,实现慢行系统的网络化。


4
文化延续特色

(1)   保留城市记忆,塑造文化个性

规划保留巫家坝地区的地脉(机场跑道、道路系统)、水脉(水系资源、山水轴线)、文脉(历史建筑、人文文化),在规划肌理中有机融合,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个性,使城市的故事和记忆得以延续。


(2)   延续地区文脉,建设“生长中的城市”

根据群众来信中“将昆明当地的文脉特征和历史遗存进行梳理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作为亲民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议,规划在城市设计中结合已有人文设施与绿地环境,布局雕塑景观带、音乐喷泉带、特色小吃街、主题植物园、博物馆、文化艺术体育设施等功能,再现市井文化。

 

5
生态建设特色

基于风环境模拟和日照分析等三维技术,引导规划区内低碳节能的城市建设格局,以生态技术手段辅助城市设计。


6
规划创新

(1)多学科协同、多主体协调、多专业支持、技术成果综合化、有针对性的城市设计

以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各类专题研究、生态技术研究手段一体化编制的方法,确保规划实施策略落地。深入分析本区域内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联合多团队,开展了环境承载力、一级土地开发、功能定位、综合交通四个专题研究,为规划提供科学对策。先期概念规划,结合周边的用地和实际情况,从大范围考虑了巫家坝的整体定位。通过城市设计手法,对城市空间特色、重要节点和景观廊道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并通过地块附加图则的形式在控规中予以落实,最大限度的优化城市空间特色。



(2)基于控规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规划管控方法

规划同步开展控规和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手法,对规划区的空间特色和重要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并通过地块附加图则的形式在控规中落实城市设计要素控制要求,最大限度的优化城市空间特色。同时,通过城市设计反馈控规的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开发建设指标,确保控规指标的确定符合规划区未来的建设特色。


(3)基于经济分析和环境容量测算的总体容量控制确定

考虑到规划区内的回迁安置和新机场建设的资金压力及后续市政、绿化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等,对巫家坝新中心的开发建设进行详细的经济测算。规划通过土地开发专题研究,测算出巫家坝新中心的总体开发量需求,同时通过环境承载力专题研究提出巫家坝新中心可容纳的开发量上限,综合考量平衡后推导出最终的开发总量,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落实到各地块。


(4)基于全新管理平台建设的前瞻性控规管理体系构建

借鉴国内大城市的控规编制和规划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在巫家坝新中心的常规图则之外增加了管理单元层级的控规编制体系,适应规划区未来开发的弹性需求,先行对接昆明市即将开展的“多规合一”工作与“一张图”管理平台建设,引领昆明市中心城区控规管理体系的构建。


(5)持续完善的规划和全程跟踪的规划服务

根据住建部推进规划领域改革的要求,对控规成果开展动态维护。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结合地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商服、商住混合用地的建筑密度。同时,处理好规划的刚性与弹性,对部分地块的用地兼容性以及兼容比例进行适度优化。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的视角和方法,确保规划实施策略能落地。


项目团队: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十所

团队简介:规划设计十所是专注于风景都市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复合型规划设计研究所,同时承接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城市规划项目。团队有来自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环境、旅游、建模等各个专业方向的设计人员,设计风格新颖大胆,敢于创新,不拘一格,既汲取传统设计的精华,又长于发扬创造性思维,秉持“感恩、真诚、简单、认真、不同”的工作态度,面向所有客户提供积极、高效、真诚、优质的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划管理实务问答整理0421
哪些建设项目要申请规划设计条件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深圳市宝安中心区为例
房地产的五证办理的大概流程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9
国务院正式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专家权威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