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博览︱宋桂奇:“入室弟子”如何用?

笔者近来在某晚报上读了《恩师二三事》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梁老正式录我为入室弟子时82岁,我28岁。只这年岁的机缘,老先生当时就乐得合不拢嘴。恩师为我书写了收弟子帖,还烦请龚望先生刻制了入室弟子印章,并把我当时的照片夹在他随手用的小本子里。这就是我的拜师仪式。
此中两个“入室弟子”,是否都运用正确呢?
“入室”,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邢昺疏:“言子路之学识深浅,譬如自外入内,得其门者。入室为深,颜渊是也;升堂次之,子路是也。”后便以“入室”来比喻学问或技艺得到师传,造诣高深。
与此相应,“入室弟子”则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如《晋书·外戚传·杨轲》:“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天渊名清濬,台之黄岩人,古鼎铭公之入室弟子。”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八章:“罗云、法安,史载其各有入室弟子十人。”
由此可见,自古及今,“入室弟子”的语义并未发生多大变化,都是指弟子中的出类拔萃者。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词应用于对他人之赞誉,不宜自称。
明乎此,我们再来看前述用例:“我”当时刚入师门,怎么可能称得上“弟子中的出类拔萃者”?故前一个“入室弟子”显属误用,可改作“及门弟子”,或删去“入室”二字。
后一个,“恩师为我书写了收弟子帖,还烦请龚望先生刻制了入室弟子印章”一语多有歧解:印章是恩师自己留存,还是给“我”?印章上的文字是恩师或“我”的姓名,还是仅有“入室弟子”四个字?这便给判断“入室弟子”使用的正误带来了难度。
笔者以为,唯有刻有“入室弟子”四字的印章是恩师作为对“我”的期许而留用,这句话中的“入室弟子”才勉强可通。即便如此,句中的“入室弟子”也需加上引号。
最后,不妨看两个正确用例:
(1)胡宝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是天水市秦安人,出身书香门第,师从当代古琴大师吴经略的入室弟子周兆颐先生。
(2)五十多年前,我稀里糊涂地有幸成为施南池先生的“入室弟子”,不过,入的并非是他那“仪萧楼”画室,而是他执教的浦光中学教室。
例(1)中的“入室弟子”,用于赞誉他人,意即“弟子中的出类拔萃者”,是规范的正确用法。例(2)为“入室弟子”的活用——用其字面义,由于加了引号且有解说,不仅不会给读者造成误解,还能取得一种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如此“自称”,堪称巧妙!
来源:语言文字周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我与恩师韩天衡先生
关于李经梧大师
想哪儿说哪儿---读图0005
二期“古易风水网授班”的授课提纲
王玉忠为恩师范曾先生镌刻2018戌年生肖印章!
如能覺悟,得失皆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