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

  

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我们会发现,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变得强大甚至出现盛世,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统治阶级调整了经济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例如:

 

1.战国时期秦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材料一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人,要罚做奴隶。

──川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奴孥

                                         ──《史记》

 

2.西汉初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材料一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纪》

 

3.三国曹魏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

 

材料一 196年,曹操在许一带屯田获得成功。第二年,曹操下令推广军屯和民屯。经济相对落后的江淮,河南两地屯田较多。曹操通过屯田,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使流亡农民有了安居之所。

──华东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太祖(曹操)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三国志》

4.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材料一 唐初社会经济凋敝,洛阳以东直到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不到隋朝全盛时的1/3。唐太宗采取了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的措施,农业连年丰收,出现了“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

 

5.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

 

材料一 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朝廷还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6.清朝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材料一 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梁启超曾说过:“中国历代变法繁多,仅只限于农耕而已”。其实我们从以上材料中不难发现,中国封建社会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又有着“抑商”的因素。如战国时期秦商鞅变法、西汉“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史记》)。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清朝顺治间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

 

中国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探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在封建社会,由于农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工商业的发展还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3.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重农抑商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简介:王金芳,初中历史教师,首届滦南名师,滦南教研室中心教研组成员。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人教网上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指导思想——互动百科
第四课古代经济政策
201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汇总
汉朝为何一直遵循着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朝具体是怎样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