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金法诉量近乎腰斩 有机构年降2.5万件

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中,随着催收监管不断趋严,法诉被认为是合法催收的唯一途径,并逐渐成为了众多机构清收个贷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小局统计了近30家消费金融企业三年来的司法裁判文书发现,2021年消费金融企业的金融纠纷案件较2020年却近乎“骨”折,更甚者一年内司法文书案件量锐减近5万件之多。

在市场为法诉处置一度拍案叫好的大环境之下,为何消费金融企业的法诉案件量却急踩刹车,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消金法诉案件缩量近40%

一直以来,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进行司法催收是消费金融企业处置个贷不良贷款普遍采取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国内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采用法诉手段处置个贷不良的已经超6成,其中年度内案件量超1000件的消费金融企业占比达到了40%以上。

对此,市场专业人士表示,近年来消费金融合同纠纷的诉讼认可度较高,一般判决过程中只要消费金融公司的要求合理,普遍会被法院所支持。

其中,作为首批四家消金公司之一的中银消费金融对待逃废债的态度一直以来就是采用诉讼仲裁的方式进行催收。对此,小局统计了截止目前与中银有关的司法文书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有关中银的司法案件量已达7.4万件,其中2019年为20581件,2020年为18094件,2021年为15420件。

不止于此,关于海尔消费金融,中邮消金等近年来所涉及的司法案件量分别达到了5万件、4.3万件。另据数据显示,当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涉及的司法案件中,超过90%属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同时,当前相关消费金融公司法案件量整体超过了24.7万件,其中2021年为6.74万件,2020年11.08万件,2019年6.73件。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消费金融公司诉讼案件量占比就达到了95%以上。

尤其2020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法诉的案件量几乎呈发式增长,增幅一度超过100%,诸如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以及华融消费金融等等。可见,众多消费金融公司已逐步在布满荆棘的小额司法批量诉讼中趟出一条路子。

不过小局对数据进一步梳理发现,法诉在消费金融不良的应用逐渐成型并规模化的同时,却有超过40%的消费金融机构在2021年的司法诉讼量出现了急速调头缩量的迹象。尤其是一些法诉较为成熟的消费金融公司法诉案件量缩减现象更为明显。

以海尔消费金融为例,在2020年海尔消费金融的法诉案件达到了2.8万件,相较2019年增速达到了175%。但是在2021年,海尔消费金融的法诉案件量急速下滑,仅为3800件左右,缩量在85%以上。

无独有偶,中邮消费金融也是如出一辙,在2021年法诉案件量缩减了80%以上。此外华融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以及北银消费金融等皆在2021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法诉案件量萎缩。仅有陕西长银消费金融等少数几家公司的法诉案件量有较大的增幅。

多因素影响司法诉讼量

在消金机构的法诉处置正处于发展快速通道的时候,为何诸多的消费金公司却突然遭遇急刹车,而且还频频发生在法诉处置量做得比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对此,专业的市场人士向小局透露三个方面的原因。

于诉讼本身而言,诉讼的流程繁琐、债权变现周期长等问题是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而这也直接推高了法诉的成本。目前市场上法诉的成本一般由诉讼费用、前置案件费、后端风险费等几部分组成,且维持在案件金额的50%以上。

在2020年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法诉案件量达到了阶段性的峰值,成本投入不言而喻,但相对个人不良贷款回款率是否与其相匹配则有待商榷。毕竟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及整体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夹击,消费金融公司的法诉案件出现立案执行难等问题已非个例。因此,对于需要高成本投入却无法保证有效回款率的处置模式,消费金融公司往往难以为继,在2021年大规模缩减法诉的案件量也不无可能。

其次,2021年个贷不良多元化纠纷处置手段的出现,稀释了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对法诉处置的迫切需求,尤其是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2021年遍地开花节约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其中关键一点在于将金融纠纷案件的诉前调解进行前置,形成了处置链上的大漏斗。调解可以过筛掉大量无须法诉的案件。而要落实到诉讼、执行等基本已是最后一环节。

相较于行业层面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影响更大的因素在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小局咨询的该位市场专业人士就表示,此前传出了部分地方法院被禁止消费贷案件立案的消息。

当前就市场了解到的消息多家法院正在撤回消费贷案件,包括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和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等。

如果以上消息属实,对于相关的法诉处置人员而言,无疑是将消费金融个贷不良批量走法诉的大门再次关闭,影响可谓深远。

个贷不良处置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的不良率始终像谜一样的存在。尽管当前正值年报发布季,但是鲜有消费金融机构披露不良率数据情况,仅有少数几家公司发布不良率却无法作为数据参考。

其中,中邮消费金融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并未公布具体的不良数据,而其在2018年至2020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1%、3.33%、2.83%。其次盛银消费金融公布了不良率为0.76%,但较其在2020年末0.09%的不良贷款率,增幅明显。此外,一直以来法诉较为激进的中银消费金融也连续三年未公开不良贷款率。

尽管如此,跳过司法案件量的情况去看整体市场,不难想象一封封裁判文书背后实际上代表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积压已久的坏账。虽然2021年案件量大幅下降,但包括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以及华融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起诉借款人的司法案件量仍处于高位,消费金融个贷逾期形势较为严峻。消费金融不良处置的担子依然任重道远。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在开年首个季度各地疫情持续不断,整体市场经济在疫情的笼罩下变得愈发不可琢磨,消费金融公司不良处置重点关注的借款人,他们的经济情况势必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消费金融个贷不良处置与绝大多数的逾期借款人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而如果一味强化处置力度对这些借款人身心进行施压是否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成为众多处置机构悬在心头的达摩剑。如何在对立的双方之间寻找个贷不良处置新的平衡点?法诉、调解等始终都不是唯一的答案,可见个贷不良处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依然道长且阻。
(注:本文数据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如需30家消费金融公司近三年的司法文书量可后台联系小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起底诉前保全:个贷不良的尽头是科技
支持个贷不良诉前保全、调解等多元化处置机制
云亭法评|在不良债权业务中,如何确定"海南纪要"的适用范围?
【重点话题】金融不良资产转让的司法裁判尺度(最高院观点、法院裁判标准、调研报告、典型案例等)
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中,律师能做什么?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手段与流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