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鸡年正月十五日,府城锣鼓动地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造就了中华大地上形形色色的年节风俗习惯,即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细究之下,骨子里也就是祖先崇拜和趋福避害。
赵公庙前的舞狮采青。台湾和香港被日、英殖民多年,春节还是鞭炮锣鼓、舞狮采青。所以说,风俗是一种身份认同。非我族类,其习必异!


承载着传宗接代重任的少男少女以其蕴藏的巨大生产能力当仁不让地成为敬神祭祖的主角。请神的队伍每转过一个街角,照例都要燃放鞭炮,意在驱除邪恶。妖魔嘛,总是躲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伺机害人。


公祖到处送温暖,大家都要进贡行礼,祈求福报。


三十的焰火十五的灯。灯寓意丁,指人丁兴旺。在生产力低下的旧时中国,后继无人不仅是年老无依的生活问题,更是一个没有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道德灾难。分明记得幼时邻里对骂时最恶毒的诅咒:“绝八代!”

火雷庙的丁酒,由上一年得弄璋之喜的人家出资,请60岁以上的街坊参加。一方面是庆贺完成阶段性任务,另一方面就是向父老表明努力再战决心:你们虽然偃旗息鼓,但我们仍将不依不饶,再创佳绩!



晏公庙的丁酒因庙宇修葺而稍嫌冷清。


敬天香,沐浴斋戒。有官员斥之为封建迷信、污染环境,但百姓依然故我,毫不理会。

狮舞锣鼓、敬天祭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用以表明自己的独特身份。待到喧天锣鼓绝响,我们真是无处不可寄一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庆锣鼓(一)
"敲锣鼓"的由来
锣鼓经
欢庆锣鼓全
北锣鼓巷之秋
喜庆锣鼓(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