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之际,两位文化精神CP,留下一段段佳谈
  黄宗羲和顾炎武作为明清三剑客里的成员,两人的文学成就和个人对现世社会以及后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都产生刻骨的影响,他们超世的杰出之处是什么呢?

  世人崇敬,本人清脱的黄宗羲

  黄宗羲,反抗过清廷,但依然受到康熙皇帝的尊重;在民间,也是获得天下人的拥护和敬重,珍若稀宝的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曾破例向他开放。

  天一阁藏书楼为了避免“和其他藏书楼一样一一溃散”,严格地规定任何图书不准外借,异姓不准登楼,子女登楼也得掌控着不同的钥匙各房一起讨论同意。所有钥匙必须全部到齐,那才能真正地把门开启。

  这么严格的规定,一个异姓的人想登楼读书是不可能的。曾经有一位爱书的女子,为了能阅读这藏书阁里的书专门嫁过来,但她一生都没有进楼的机会。而黄宗羲在1673年提出了登天一阁看书的申请,天一阁范家每一房几乎没有讨论就一致同意,而且允许他细细地阅读藏书楼里边的全部书籍。

  黄宗羲作为中国文化的顶级代表,在那个时代85岁高龄离世,实为长寿。他对长长的生命历程有着清醒的认识,临死前四天给自己的孙女婿写了一段告别人世的话,十分超脱:

  总之可以死了。一,年龄到了,可以死了;二,回顾一生,说不上什么大善,却也没有任何劣迹,因此可以死了;三,面对前辈,虽然还可以做点什么,却也没有任何抱歉,因此可以死了;四,一生著作虽然不一定每本都会流传,却也不在任何古代名家之下,因此可以死了。

  一个85岁的老人能够亲笔留下这么一篇自我了断的文字,实在是让人羡慕。语气看似狂妄,但又的确是真实写照。历史上有哪一位古代的学者,既拥有如此浩大的著作量,又都全部达到了高峰的等级呢?

  干实事、隐于尘埃的顾炎武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昆山有一个亭林湖,所以大家又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现在学术地位上,并不比黄宗羲低。

  顾炎武本人对黄宗羲的评价很高,他读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后,很激动地写信给黄宗羲,表示黄宗羲让他看到中国一片振兴的光明未来,大有触动,信中还说自己写了一本《日知录》,其中的观点与黄宗羲不谋而合的至少有六七成。

  他这么高看黄宗羲,但是在后人的评判里,他有三个方面超越了黄宗羲。

  第一,他写的《日知录》在中国知识界的影响非常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出自《日知录》。这八个字广泛地在民间传扬,传扬到几乎可以和孔孟的格言等量齐观,而且这是顾炎武自己的思维核心。

  长久以来,包括黄宗羲在内的其他学者都没有留下过这样的格言警句,能够如此感染全社会,能够如此激励普天下,这是他超越黄宗羲的第一点。

  第二,他在《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等著作中,对历史、典制、政治、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创建,全部都是言必有据,脚踏实地疏通流源,朴实无华,成为后世乾嘉学派建立“考据学”的源头。

  “乾嘉考据学”,使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受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纠错、疏通,而顾炎武的功劳应该放在首位,受到后代饱学之士的虔诚的敬仰!

  第三,他的路比黄宗羲走得更远,他隐化了姓名,带着两匹马两匹骡,驼着一些书籍,走遍了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一边寻找自己的未读之书,一边考察山川、地理、风土人情。

  他还特意考察了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昌黎、蓟州等战略要地的地理形势,询问退休的老兵,探索宋代以来兵阵结构一直败亡的原因。这是当时包括黄宗羲在内的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做到的。

  一代伟人,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在动荡的时代里,创造了点醒世人、警示后人的深刻影响,拥有如此灿烂瑰宝的中华儿女,必然要学习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不息。

  文章摘自:有声小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书︱天一阁“书不出阁”
几多风雨天一阁(之二)
对视范钦
《天一家族》散文阅读
你不知道的天一阁故事|为看书把自己嫁进去,却连藏书楼都进不了
天一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