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为何在夷陵之战功亏一篑?只因此人的英年早逝!
 
 三国时期,有许多君臣相得的轶事,值得称道。而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因三顾茅庐等事件,更是名垂千史,堪称典范。

当时,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刘备,在与名士司马徽会面时,知道了卧龙凤雏,其后徐庶的推荐,无疑令刘备重视起来,并按照徐庶建议的“屈尊以相访”,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首次君臣相见。在他展露胸怀之际,诸葛亮也没客气,“隆中对”联吴抗曹、取、益二州三分天下的战略,就此应运而生。

但是按照刘备的性格,其实法正法孝直才是他的知心好友。

建安十三年,刘璋欲结交刘备,受张松举荐,法正奔赴荆州。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于是暗中奉刘备为主。之后,刘备入川围困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投降,进而又与刘备北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追谥其为翼侯,这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认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郭嘉 

 法正和刘备结识得并不早,感情却很深厚。

有一次蜀军在与曹军作战中,形势不利,本应马上撤退,刘备却意气用事不肯撤军,当时箭如雨下,无人敢进谏,法正便挡在刘备前面。刘备赶紧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连明公也冒着箭雨飞石,何况我呢?”刘备只好允诺一起撤退。

刘备占据益州后,为稳定人心,急需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因此群臣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法正进谏道:“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说的是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法正认为:晋文公尚且可以娶亲侄之妻而未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刘备与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刘备遂纳吴氏为夫人。

一个愿意舍生取义为你去死的人,一个为你的私利找借口的人,可以称得上真朋友了吧!这两件事也可以看出,法正很了解刘备,关系甚密,所以他能最有效地让刘备做决定。 

 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荆州之战后,刘备东征孙权欲为关羽报仇,群臣进谏皆不听从,最终在彝陵大败。诸葛亮感叹:“法孝直如果在的话,就可以劝阻主上不去伐吴,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可见法正对刘备的影响力。

《三国志》说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作为刘备的心腹,诸葛亮和法正负责蜀汉重要的情报机构——军议司,建安二十四年的定军山一战,正是靠间谍的情报,蜀军大获全胜。

当代著名小说家何慕,在其所著文化悬疑小说《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中,从谍战的角度,对此役做了详尽描述,也使读者领略了对战争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此战,刘备也正是因为听从了法正的谋划,率军强渡沔水,直插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引得曹军夏侯渊、张郃疲于奔命,最终,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曹军,夏侯渊战死。 

 定军山之战后,蜀汉局势大好,关羽想乘胜追击,可是,早就对“借荆州”一事不满的东吴,这次也坐不住了,打着求亲的幌子,东吴间谍机构解烦营在诸葛瑾带领下,赴荆州一探虚实,从而也注定了荆州不再宁静。蜀、吴两方的间谍展开了一场隐秘而激烈的情报战!

《三国谍影》系列小说是国内首部大格局古代谍战小说,讲述《三国演义》忽略的情报暗战!一如《三国谍影:雾锁荆州》所述,关羽北进樊城,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降吴献城……曾在定军山之役中发挥出众的军议司,没能敌得过江东的解烦营,而谍战失利导致的结果,便是一代名将关羽的授首以及孙吴的胜利!关羽大意失荆州,是谋略的失误,更是情报的失利!而曹操、刘备、孙权,三股阵营之间隐秘而惨烈的间谍战,只是螳螂捕蝉,真正的黄雀正暗中主导者这些情报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期十大谋士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
正说三国人物—法正篇
乐不思蜀的阿斗,“扶不起”的另一面,浅析性格养成的重要性
【秋雨轩品三国】不可说,不可说——读《三国志·庞统传》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其实并不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