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小说将流行文化与国风元素碰撞,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

很长时间以来,“科幻”这一类型更像是西方世界的产物,提到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和科幻小说电影,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跳出来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优秀的创作者,而那些摩登的画面、机械感极强的造型,更是与西方世界的审美完美贴切。科幻,与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本身就存在着天然壁垒。

然而艺术是没有壁垒的,随着《三体》在国际上载誉归来,一剂有力的强心剂打入了“中国科幻”这个标签,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人的作品逐渐深入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许多读者因此也喜欢上科幻这一诞生于西方的作品类型。那么,如何才能让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中国元素,摆脱西方审美的桎梏呢?

其实,《三体》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巧妙地借用了独属于中国的一段历史,又并没沉溺其中,而是升华到了全人类的命运,让他既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又输出了世界都可以认可接受的价值观。有时候科幻并不代表着未来,它也代表着过去和反思,只要想象力到位了,故事精彩了,那么为它赋予什么样的外壳就只取决于作者自己了。

在《明星大侦探》编剧张小猫的第一本小说《逆时侦查组》中也借用了西方非常喜欢用的时间循环梗,然而作者求新求变,在设定的基础上已中国社会的视角融入其中,并赋予主角正义的身份,打开小说,读者看到的都是熟悉的环境和人物,让整个小说中国味儿十足。

接地气,是当下小说、影视等文化产品越来越注重的创作方向,比如近年来很火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无证之罪》《原生之罪》等运用社会派推理、密室推理等,都是将世界流行文化与中国元素结合的代表作。这也将为国内的文化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为读者观众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幻文学的匠心之作
玩科幻,《三体》是认真的
专访《三体》之父刘慈欣:拿到诺奖人生就毁了
【周日人物】刘宇昆:美国人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夏笳专辑 | 夏笳专访刘慈欣(上)
从《三体》到Silkpunk,这些中式科幻用什么打动了西方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