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美德亟需时代表达

    胡宇齐

    近日,朝阳区高碑店村“孝悌园”内,一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引发关注。尝粪忧心、为母埋儿、恣蚊饱血等高度还原典故的雕像,让许多人质疑:都2019年了,还要大肆宣扬这样的“孝道”么?

    作为元代的童蒙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已久,陷入争议也不是一两次了。其中最广为人知,莫过于鲁迅先生的批评。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他毫不掩饰对故事的反感,并直言“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而随着时代进步与理念更新,今天再看这些孝道故事,更会感到别扭:其中有的包含人身依附的陈腐味道,有的超越常理、违背常识,更有甚者根本就是违法之举。如今再原封不动地将千百年前的教化典故搬到公众面前,引发吐槽抨击,实不意外。

    不唯孝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美德,无不寄托着国人朴素美好的情感。在这个“传统文化复兴最好的时代”,更多人珍视其正面意义,从中汲取抚慰心灵的力量。置身巨变的现代社会,面对如此旺盛的文化需求,通过一些恰当方式,宣扬美德、劝人向善,很有必要。但需要明确的是,那些诞生于千百年前的故事、标准、教条等,往往时代烙印鲜明,有无法摆脱的历史局限,有些甚至干脆就是封建糟粕,必须有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如若一提到宣扬传统,便泥古不化、照本宣科,不仅会招致反感与质疑,也会消解传统中蕴含的美好。

    与现代相遇,传统美德需要寻觅时代表达,尤其要将其植根于日常生活,“接地气”、近生活。比如,有人提出广被认可的“新二十四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等;比如,有人录了一段温暖的家庭视频:从还在上学的孩子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四代人在一声声“妈”的呼唤声中,依次登场……看似寻常的场景,却有打动人心、唤起真情的力量。这些事例说明,人们不是抗拒传统美德,某些质疑更并非针对内核本身,而是表达形式之过。只要寻觅契合时代的言说方式,找到有新意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必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传统美德,诚信的故事---屈彤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颜真卿
时评热点与写作|“郭巨埋儿”等,留在故纸堆里比上街好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
感恩是传统美德
[转载]中华传统美德六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