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心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尚朴解道

老子从情感色彩、私心所属的角度来探讨“上天”的心态活动。上天没有感情色彩,无所谓仁与不仁,讲究中庸。

从道如流的圣人,也应当执行“天道”的中庸特点,不能或不该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以不偏不倚的立场做事,才具有开展“无为而治”的情感基础。

毛泽东当年作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看到离别不必伤感,遇到生死无须动容,因为离别和生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有”情就是在作私,是在为“我”情,非道也。按照老子的哲理,人喜欢这样,就一定反对那样,因为“喜欢”是相较“反对”而来的。“上天”要是有个人喜好就麻烦了,假如它喜欢吃土,哪天一开心,也让人类去吃土,那人类就很糟糕了,“上天”还以为这是关爱。

追随天道的圣人,应当去除能够产生私情的心态,否则很难做到无为而治。人因为情感而影响智慧的发挥,这是人之常情。

普通人经常是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开展工作,因而对人对事会进行道德好坏、利益得失的评判,极端的人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都是自私、自我的表现,是不符合天道的。

以智慧来统控个人情感才是圣人的作为原则,圣人不应有私情,也就不会有个人恩怨情绪,工作也就可以按智慧的方式来开展。

因为没有“私”,就不会徇私舞弊,即使别人有错,圣人也认为别人是有错于道而已,与自己的人格不相干。圣人没有私情,总是很冷静、无我地去作为,正是因为这样,做事才不会受到自我立场的干扰。

按这个道理分析,平时生活中特别容易动情、动容的人,如果不是智力不够,就是极为自私。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如果私情太严重,很容易因自己的个人情感喜好而卷入其中。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有道之人难道就应当无情、冷血吗?其实不是这样理解的。人若无“私情”,必将有“公心”,“私情”与“公心”是自动连接的对应存在,不处这边,就必将处于另一边。

“公心”即“大爱”,大爱不同于有情,“大爱”是以对方的合理真实需要为出发点,需要我的帮助,我就去帮他,不需要帮助,就与我无关。

而“有情”是以自己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我想对你有情,是因为我想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你最好对我有意,如果对我的情感诉求无意,将会伤害到我,有情就会转化成有恨,那样对双方都会是一种伤害。

所以,有情是一种私欲,而大爱是一种德行。多情之人必将多恨,大爱之人则会快乐。

有两个事件,给我个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甚至值得大家反思。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无论是受灾的人,全国的民众,以及电视台的主持人,都处于巨大悲痛中,过度的悲伤,有时连做采访都无法完成,一场地震,充分的反应出,国民内心的脆弱,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

但同比日本福岛海啸灾难,很多受灾的人,能冷静客观的谈论自己受到的灾难,亲人的生死离别,我只看到过一位女士在受采访时,情绪悲伤,这并不是显示日本民众的无情,而是说明日本民众内心的强大,能客观的接受无法掌控的自然灾难,没有那么主观情绪化。

所以,有道的天地没有私情,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稻草人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有道之人也没有私情,同样像对待稻草人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难道不像是一个风箱吗?它看起来中间是空虚的,实际上却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生生不息。道看起来也很空虚,好像不曾存在一样,但在作用于万事万物时,却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用再多的语言也描述不清“道”,它深奥、复杂,是多层面的存在。

我们如果整日停留在对“相关事物”的夸夸其谈上,那是因为我们有了私心,想按我们的私心去引导别人,其实,这样说再多也达不到目的,还不如遵守中庸、无为的客观立场,这样做也许会更加管用。

-END-

弘扬道法 功德无量

感谢关注!欢迎转载和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君毅道德哲学中的情感问题——情感何以先天而后天 | 杨勇 李鲜
天道之首是什么,人道之首是什么?
曾仕强讲道德经: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古典瞬間】公心和私情
为什么现在的人普遍幸福感缺失?看到这两个字,幡然醒悟了……
《道德经》十句人生至理名言,读懂受益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