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哲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太依赖语言文字(成也定义,败也定义)

最近看了些西方的哲学方面的书,学了些美学,我先是认真的听取了他们的见解,比如美学而言,从柏拉图,再到黑格尔的美学是艺术,再到维特根斯坦,杜威中的美学审美经验,审美方式。最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美学的心理分析,行为分析。最后又结合了更多的定义。

我发现西方的哲学家,犯了一个思想家大忌,那就是太依靠定义解释了,可能他们为了表述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让所有的人都理解,所以从各个方面去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他们忽略了其实对于每个词每个人有不同的认识,比如说长和短,美和丑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当时的时候话说了特别多用了特别多的定义解释一个事物,认为这样就可以让人们理解到他们心中所想!其实并非如此,正如猜谜语:当这个东西的定义越多,解读越多,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也就是越讲越糊涂,迷惑的效果了。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普遍的事物用定义可以加快人们的理解,比如大象就是用定义可以说出来,但是如果去描述一种意识,或者一种感受,这些东西是越解释让人越糊涂,最终不得其理!

所以古人讲: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佛说:不可思议,不可说!这是源于对世界事物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可描述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性,抽象性,和语言文字的弊端性的综合而全面的认识!

这种感觉,意识,这种东西,最好的表述方式就是运用比喻和寓言的形式,所以大家往往会看到中国的古代经典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比喻,寓意寓言!

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人问释迦摩尼佛,诸佛如来度众生到底是因何缘故?是为了做功德吗,是为了以此修功德而成就吗?这些问题无法用是与不是来回答,因为人类把宇宙事物很简单的分类成了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不是对的就是错的。其实这就是语言文字最大的弊端,也是人类思维定式,和盲目性!所以外国人的思维就是不是对就是错,但是中国人的思维得益于我们古圣先贤的易经等著作,我们思维绝不是不是对就是错,而有时会有三四个选项,比如第一:对,第二:错,第三:不全对,第四:不全错。

我是举个例子,可能不是特别恰当,我学数学的时候数学老师交给我们一个分类的方法。对是一个独立的区间,错是一个区间,对和错中间还有交错的个区间,对和错以外还有对立区间,甚至是重叠区间。

我们可以,表达为:非对,非错,对,错,有对有错,有错有对,非错非对,非对有错,非错有对!大家可以明白吗,这世间的事物就是如此复杂的,而往往世间不存在绝对对的事物,也不存在绝对错的事物,大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联的。

故而佛经说: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有中有,不无中无。就是在用我们数学的这种分类方法去表达事物的复杂性,但是现在的学者们完全不懂义理,只翻译出来了表面意思,下士闻道,不足与论呀!我从来不跟不懂之人多说争论,争无所争,不争而争!有时候不说话其实是最好的一种辩解!不言之辩!

言归正传最后说说释迦牟尼佛是如何用妙喻去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问佛陀:诸佛如来生此世间,以何种因缘去度众生。这句话很妙啊,如果说佛陀是为了修功德而普度众生这完全是错的,因为金刚经说过,不住相布施,如果做好事还要有个做好事的原因,对于圣人来说他的修为还不究竟,不是最高境界。最后佛陀比喻说:如人瘙痒,因为痒所以去挠。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原因。这个比喻太妙了呀,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挠痒是什么原因?没什么原因啊,就是因为痒了所以就自然会去挠。佛度众生也是因为众生苦所以去救度。除此之外并无原因!但是这个世界的人类总认为任何事物一定有个必然的关系,一定有个原因。有的时候有的问题可以有原因,但是有些东西不可用这种逻辑思维因有果的思维去理解。这就是为何谁也解释不出来宇宙的产生源头,原因,以及鸡生蛋蛋生鸡的原因。任何事物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此即错的!

所以西方的哲学理论得益于名词定义解释,最终也会因为过多的定义解释理论而被束缚住自由的思想,和人的本心本性!作茧自缚罢了,每一代的人都在给自己的子孙制定各种各样的理论定义名词,很多是对的,但是时移世易,这些理论见解同样如同一道道的铁门,将真理牢牢锁在了门内了!

故曰: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理论见解一定要有,这是必须的,但是不可以奉之为绝对的真理,因为真理存在的形式绝不是在语言文字上面,而是在明心见性的圣贤们的心中的。所以只要通过实践明心见性把握住本心就可以随物赋形,做事做人无不出此,治国理政无出于此,下学而上达,一通而百通,故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书法理论的困惑
新学科如何规范建立
客观性概念必存在严谨的定义——论美的本质与美的定义
美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哲学怎样解释美的?
《美学》理论介绍
生命与生命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