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族·传承 | 家族办公室: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中国家族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正是财富传承与管理需求的集中显露期。作为家族企业来说,财富资产是由所有权、收益权以及经营权集合而成的系统,如何管理好、传承好财富是许多家族急需破解的难题,尤其是在寻找合适的财富管理与传承体系的路径上,更是经验不足。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直困扰着众多中国家族企业。对此,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在传承方面的成熟模式。


在国际上,家族财富的传承和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模式,例如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便是通过家族办公室模式完成了财富与家族文化的传承。其中,家族信托便是家族办公室帮助高净值人群实现财富传承的有效工具。


传媒大亨默多克敢爱敢离的背后


“2018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近日发布,86岁的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家族,以150亿美元财富名列榜单第94位。


二年前,在与前妻邓文迪将近15年的婚姻破裂后,默多克又迎来人生的第4段婚姻,与比他小25岁的美国超模杰莉·霍尔(Jerry Hall)完婚。悲欢离合对富豪而言,除了感情之外,也是一个重大的财富重组,为何默多克敢爱又敢离?


1999年,与第二任妻子安娜离婚,花了高昂的离婚费17亿美元;离婚协议生效仅17天,时年68岁的默多克娶了32岁的邓文迪,这段婚姻维持到2013年。邓文迪拿到的分手费是多少,说法不一,至今仍是个谜。而今,老默多克又开始新一轮的爱情,敢爱也敢离,可处于风口浪尖的家族事业似乎看不上有多少影响,那默多克是如何做到呢?


不得不提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公司这笔交易,邓文迪所生的两个女儿格瑞丝(Grace)和克洛伊(Chloe),是有收益权却无投票权,而默多克的大女儿、二女儿是拥有投票权的。另外,媒体披露,伊万卡曾受托邓文迪两个女儿资产,包括在默多克及其家族控制的两家媒体集团合计持有近3亿美元股票,在默多克旗下企业还拥有逾20亿美元权益。


原来,经历四段婚姻,家族企业却不受影响,财富也没由此缩水要归功于“家族信托”,这是欧美发达国家常见的财富管理及传承的重要工具。


2007年,默多克家族信托将持有的新闻集团2600万A股股票平均分给六个子女。由于新闻集团的决策权由AB股双重投票结构构成,这部分的A类股票因都放入家族信托,故而邓文迪两个女儿只有收益权,却无投票权。(他们在AB双层股权设计时,只有B类股有投票权)


另外,新闻集团未拆分之前,默多克个人持有该集团14%比例的股份和39.4%的投票权,即实际控制人。而据默多克家族信托运营方GCM信托公司提供的文件显示,前二任妻子生下的二个儿子及前二个女儿,是信托的监管人,故而可以行使部分B类股票的权益,比如投票权。因此,迪士尼并购时,同样是女儿,邓文迪两个女儿却没有投票权。


中国家族企业可以向老默学一点:善用信托管理分配财富,把财富的所有权、收益权以及经营权适当分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族内斗,保证家族企业不会因财产分割而七零八碎。


洛克菲勒家族富过六代的财富管理系统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富有和具有影响力的显赫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富过六代”的秘诀还在于其拥有完善的财富管理及传承体系。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有一次大的税制改革,其中,遗产税由10%调整为25%,1924年,美国政府还开征了40%的赠予税。为规避税改引发的负担,1934年,创始一代约翰·洛克菲勒设立了“家族信托”,这一年,正是小约翰·戴维森 ·洛克菲勒60岁,他为他的妻子、5个儿子、一个女儿办理了信托。而1952年,78岁的小约翰·戴维森 ·洛克菲勒又为他的孙辈设立了信托。(注,后一次信托的具体金额及受益人比例,至今仍是个谜。)


当资产变为不可撤销信托后,从法律上是对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的隔离,一方面可有效避税,另一方面可令财富顺利地传下去。


除信托外,在洛克菲勒家族传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设立“家族办公室”。


美国麦肯锡公司调查显示: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大约在24年,87%无法传到第三代,97%无法传到第四代或更远。看来,“富不过三代”古谚不乏一定道理。


1882年,一个代号为“5600房间”的神秘办公室,在洛克菲勒家族诞生,这是世界上首个家族办公室。其后,为该办公室理财、分散投资风险的就有著名的金融顾问兼管理人、后来成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刘易斯·斯特劳斯。


136年以来,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就像家族的财富“保姆”、“管家”一样,成为整个家族运行的中枢,为家族提供包括投资、法律、会计、家族事务及慈善等看似无所不能的服务。1980年,办公室旗下的“洛克菲勒金融服务公司”,系美国证监会注册成立的投资顾问公司,可为外部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自此,家族办公室又变成会为洛克菲勒家族赚钱的机构。


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管理及传承系统中,公益慈善是一个重要部分。


戴维·洛克菲勒在其自传中写道:“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财富是对勤奋的嘉奖,可财富也是一种责任,“我知道,我拥有巨大财富,我也因它而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比拥有巨大财富更崇高的是,按照祖国的需要为祖国服务。”


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认为,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慈善就成了家族的传统。洛克菲勒家族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慈善捐赠基金。比如投资教育基金,建立了洛克菲勒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一个公益项目,而且是其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从传承角度而言,慈善既帮助家族后代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也扩张了家族的影响力。另外,慈善也是降低昂贵税负的一个途径,而在美国,家族赠予的基金,一般会回流到洛克菲勒控制的金融机构,教育及科研机构等获得了慈善资产的收益,而这类金融资产实际上还牢牢控制在家族手中。“体内循环”,而且还“吐纳有度”,善哉!


“塞班王”陈守仁家族:华人家族的传承样本


尽管很多人说,家族办公室是代际传承的耦合剂,是维系家族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但由于家族办公室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是独立于家族企业并由外部专业人士运营的规范机构。在亚洲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华人社会更是少之又少。


一个走在“潮流前沿”的家族不得不提,那就是旅美侨领“塞班王”陈守仁家族。


陈守仁家族学习了外国家族的传承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做家族办公室。


目前,陈守仁夫妇的直系后裔及其婚姻配偶,已繁衍四代人,家族成员超过40多人,于2008年成立的陈守仁家族办公室,现今由其长子陈亨利负责掌管。


成立家族办公室,一方面是要确立一个管治机制,让大家珍惜家庭;另一方面,就是为所有的家族成员提供包括健康、医疗、教育、职业规划以及休闲在内的家族服务。


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守仁对教育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国内大规模兴办企业的同时,还为教育、公益事业累计捐资数亿元人民币;同样,他也将教育列入家族办公室一项主要任务。


陈守仁家族办公室设立的第一个架构,就是成立“教育与职业委员会”,它的任务就是希望将来子孙成才,特别是教育有保障。


它的任务就是希望将来子孙成才,特别是教育有保障。他们规定家族后代的教育开支,全部由家族支付。


当然了,委员会也要负责确定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教育开支是否合理,比如学费、补习班、兴趣班,还有去国外读书是否需要坐商务舱、毕业后是否需要买车等。


此外,对家族成员进公司,委员会也要进行把关和筛选。


哪个小孩不乖的话,要钱可以给钱,养着他,但不可以进公司,防止其将企业搞砸。


第二个架构就是成立“健康与医疗委员会。


当家族成员生病时,不光有资金上的帮助,还有信息、人脉上的支持。


比如生什么疾病,该到哪家医院看哪一位医生,当地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国外哪里有等等。


第三、就是“康乐委员会”。


“家和万事兴”,陈守仁常以“忠诚处世,勤俭持家”的家训来教育子孙。


“康乐委员会”意在促进家人关系和谐,促进家人情感。


他们规定,每周日有空就一起吃饭,父母年纪大了,家族第二代成员要轮班照看,每人陪一天,周末让孙子辈去陪;另外还有每年组织一次长途旅行、一次短途旅行等。


他们还规定,每个委员会由四至七名第二代及第三代家族成员组成。


委员会主任由第二代家族成员担任,副主任是家族第三代。


定期轮替,每个委员会每年开四次会,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家族的管理中。


此外,每年开一次家族大会,凡满18岁的受益人都必须参加。


大会不仅会报告家族生意,还有家族办公室一年来的成果,此外还举办分享会,比如讨论近期的热点话题,请专家跟家族成员分享经济形势等。


特别指出的是,他们还请“外人”来运营家长委员会。


在执行规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得罪人,比如某个家族成员要买人参吃,内部就会有争议,有人觉得可以有人却反对;又比如开支上,甲说要花乙却不同意,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请外人来管理,家族办公室按规章办事,说不同意大家也就不会闹意见,这就是“独立”运作的好处。

     

细节之处可以见到用心,2016年,家族办公室还专门定制了一份台历,里面不仅有陈守仁亲自撰写的陈氏家训,还在上面标注着每位家庭成员的生日。


家族办公室作为超级大管家,财富“守门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帮助家族财富与传承打破时间界限;在国内,类似于陈守仁家族的家族办公室还不多。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于2015年发起的家族办公室,让马云及多位高管也参与其中,引发了外界关注。


但由于诚信环境不佳、法制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家族办公室发展存在不少障碍和问题。很多人打着“家族办公室”的旗号,实则干的是代售理财产品的事,大大影响了行业声誉。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很多国内企业需要借鉴的。


[来源:一波说(yangyibotc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壶不用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用锦盒装起来?
传承 | 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家族信托著名案例
策略研究 | 财富管理与传承系列——信托那些事儿(下篇)|信托|信托法|信托那些事儿(下篇)|受益人|遗嘱
王宝强婚变或人财两空:忘了做一重要事情
洛克菲勒的“依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