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疏,正义,传,笺,章句
释古书原文意义为“注”;解释前人注文的意义为“疏”;正确的含义为“正义”。
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此外还有下列注解体例的名称:
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作“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注释的体裁与名称: 注、集解、传、笺、疏、正义等。
1.注着重训怙就是注解,对难解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
2.集解通常是集诸家的解释和自己的解释而成。
3.传是传述的意思,有的阐明经义,有的也解释字句。
4.笺是对传注的引申发挥,或补充订正。
5.疏是解注并解原文,是南朝出现的,而在唐代兴起的一种注解的名称。汉代人的注释,到了唐代人看起来也已经不容易了解,所以又出现一种新的注解,不但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加以解释,这就叫疏,也叫正义。
6.正义是注的注释,一般正义都有选定的注本,如清人焦循《孟子正义》是释赵氏《孟子注》而成。注疏原是两个概念,注是训诂字词,疏是疏释文意,如“十三经注疏”都有《注》、《疏》两本书,后世也混用为一般注解的代名词。
7.索引原意是绳索,即纲领、总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史入门:经、传、笺、注、疏、正义、章句的区别
古书的注释 南京廖华
《文心雕龙札记》“章句”之解读
朱熹楚辞研究的转型意义
古代汉语——古书注解及格律诗
训诂学概述万献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