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城池史——浙江 海盐篇

秦统一天下后,置海盐县,属会稽郡。以其地“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县治设华亭乡柘山之阳(今上海金山区甸山以南),下辖华亭、武原、齐景、海盐等乡。县境包含今上海奉贤、金山、松江部分地区(华亭乡);平湖地区(武原乡);乍浦地区(齐景乡);今海盐、海宁地区(海盐乡),疆域极其广袤。

秦代 会稽郡海盐县

早期的海盐县治,在今上海金山区境内。《金山县志》认为康城(相传为西周时周康王所筑)即海盐县城。《海盐县志》则模糊界定县城初始设于“华亭乡”。

此处就产生一个疑问,康城与“华亭乡”的海盐县城到底是不是同一座城?两城在地理位置上相近,且最终结局都是沦于柘湖。

县城沦于柘湖的时间上,又有秦末、汉惠帝二年和西汉末三种说法。《海盐县志》认为是在秦末,《金山县志》认为是在西汉。还有说法是海盐县先设治于康城,然后又在“华亭乡”建新城,新城于汉惠帝二年先沦于湖,然后又迁治回康城,直到康城也沦入柘湖。

但由于海盐县早期建城史难以考证,各种史料说法不一,在没有考古发现证实之前这可能永远是个谜团。

西汉 海盐县

总之位于“华亭乡”的海盐县城沦于柘湖后,海盐县迁治于武原乡(今平湖以东)。现在的海盐县有武原街道,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留下烙印。

王莽篡汉期间一度改名为展武县,东汉建武六年复改海盐县。汉顺帝时,海盐县城再度沦入当湖,根据西晋司马彪所著《郡国志》中记载,大旱时当湖见底,依稀可辨故城轮廓。

明代《海盐县图经》中的县旧境图

此后海盐县治迁至齐景乡故邑山,史称顾邑城或东顾城,又因其处九山之阳,也称山阳城。永建四年,分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海盐县改属吴郡。汉末,孙权分其南境置盐官县。

东晋咸康七年又迁治马嗥城(春秋时吴国抵御越国所修城池,汉初吴王曾设盐官于此)。南陈永定二年,析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治盐官县。

海盐县城迁治大致示意(不一定精确,仅做参考)

隋开皇九年,平定南陈,大肆废并天下郡县,海宁郡被废,海盐县并入盐官县。

唐武德元年(也是隋大业十四年,这一年隋炀帝被杀)。沈法兴割据江南,重置海盐县。武德七年又废海盐县并入嘉兴县,次年嘉兴亦废,并入吴县,还置海盐县。贞观元年又废海盐县,并入吴县。景云二年分嘉兴县,复置海盐县。开元五年,迁海盐县城于马嗥城西北一百步。

明代海盐县图

唐末时,东顾城沦于海中,这座曾经的海盐县城最终也没能躲过城池沦落的命运。五代吴越国起,海盐县开始隶属秀洲(后改嘉兴府)。元元贞元年,升海盐县为海盐州,隶属嘉兴路。

明洪武二年,改海盐州为海盐县,仍隶嘉兴府。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奉命巡视全国沿海要害之地,设置海宁卫,卫指挥署设于海盐县,隶属浙江都司,下辖辖左、右、中、前四所及澉浦(水军所)、乍浦所。同时委任指挥使许能率军增筑海盐四门瓮城,皆以石砌。

清代光绪年间海盐县图

此图为上图的高清版(来源于嘉兴市历史地图)

永乐十六年,海道捕倭都指挥谷祥(两年后东厂设立,因罪被杀)复修海盐县城,城周九里三十五步,设城门四:东门靖海,西门望吴,南门来薰,北门镇朔,南、西、北各设水门一座,唯东门滨海未设水门。

民国时期海盐县图

嘉靖三十二年,都指挥张鈇增筑土城以为外塘,次年,知县郑茂增筑四座子城并敌台十八座,当时倭寇来袭,郑茂守御有法,使得海盐免遭袭扰。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海盐县城

从明万历至清道光时期,城池多次修缮,但之后就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到来,城池的防御意义已经不大,导致逐渐荒废。

海盐县城大致范围示意

1937年11月18日,日军攻克平湖,19日攻克嘉兴,进一步向海盐袭来。敌以火炮及水面舰艇火力轰击海盐县城,致使城内建筑及城墙遭受毁灭性破坏。1938年5月,日军又放火烧城。灾后的重建中大量城砖被取用,如此到解放后,城墙仅余土城,土城之后也渐渐消失。现存的靖海门,为近代在古城遗址上重建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五十七卷
海盐(浙江·嘉兴1)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91,海盐四迁
浙江省县级地名由来(6)
说说金山区的来历
嘉兴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