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亡的艺术|克里希那穆提

《觉醒与冥想》,2010
海天出版社


和你一样,多数人都惧怕死亡。死亡是人的基本恐惧之一。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都会死去。这是不容置疑的。也许你会比他人活得久一些,而且过着简单、健全、理性的牛活,没有虚耗光阴。但不管你采用何种生活方式,都难免一死。这是事实。

你会面对现实吗?你会死,我也会。这里说到“你”,那么“你”是谁?女士们、先生们,你是谁?你有钱,有地位,有实力,你不诚实,你的困惑、忧虑和孤独,你的银行账户,所有这一切不就是你吗?简单一点,诚实一点吧。这就是你。而我们要问的是,在面临死亡的时候,该掌握怎样的生活的艺术?什么样的生活艺术可以让人不再惧怕死亡?

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不是从智慧上或理论上,而是去做真正的探讨,以便帮助你理解死亡。我们并不提倡自杀。有一些哲学家、存在主义者表示,生命就是永不停止地上坡、下坡——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便开始走一下坡路。他们认为这种生命毫无意义,因而也就提倡自杀。但我们并不认同。自杀不是生活的艺术。我们要问白己为什么惧怕死亡。为什么无论青年还是老人,都会为此担惊受怕、深感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而害怕死亡也意味着害怕苦难——害怕遭受与家人诀别的苦难、与所拥有的一切事物分离的苦难。

因此,生活的艺术并不仅仅是找出日常的生存之道,而且还意味着要找出死亡的意义所在。什么是死亡?生物学上的死亡,是有机体的死亡,比如说因为疾病、衰老、事故或某种灾难而死。死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你理解了,那么对你而言,死亡将不再仅仅是有机体的寿命终结,你将能接受生与死总是相依相随的现实。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问问你自己,看能否掌握这种生活的艺术,接纳死亡。要想找到答案,你必须知道什么是生存,生存和死亡哪个更重要。大多数人都看重后者,寄希望于轮回转世之类的理论,但却从未思考过生存,而生存比死亡更重要,那是一种艺术。人如果过着正确的生活,那么死亡也是这正确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意味着愚蠢生命的终结。

那么,什么是生存?我们可以就此进行讨论与对话,但你必须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你的生命是怎样的?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你的生命实际上就是长期以来的一系列日常生活的集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满痛苦、忧虑、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对于某些事物的假想、某些虚幻而不真实的存在、虚假的生命以及信念、信仰。这就是你。你依恋你的房子、金钱、银行账户,依恋妻子和孩子。因此你是被束缚的,这就是你的生命。你一直都在挣扎,生活里充满了努力、不快、痛苦、孤独、悲伤。你的生命便是如此。你惧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而死亡说:“我的朋友,你不能把这些带走。”你不能带走你的金钱、家人、知识、信仰。死亡说你必须将这些留在身后。你同意吗?或者,你会拒绝?要面对这个问题,不要回避。

死亡对你说:“当我到来时,你必须放弃这一切。”现在,你可能放弃这一切吗?你会放弃吗?你依恋自己的家具,你必须擦洗它、保养它,而不会放弃它,它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当你依恋某件家具时,那件家具就是你。可是死亡会说:“我的朋友,你不能带走那张桌子。”那么,你能否完全放弃对那件家具的依恋?这就是死亡。所以,生与死是相依相随的,它们每时每刻都陪伴着你。

你可以看到死亡的美,看到它给予你的自由、能量和能力。当你存有依恋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忧虑、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恐惧会导致悲伤。悲伤是生命的一部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遭受苦难,都会流泪。你有没有流过泪?如果丈夫不关心你,你们彼此利用,而当你突然意识到这一切是多么丑陋时,就会感到痛苦。在历史长河中,人类以宗教的名义、以神的名义、以民族的名义杀戮不休,亦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而他们从来不曾将苦难终结。

有苦难的地方,就没有爱存在。苦难中不仅包含有自怜,而且还有对孤独、分离与分裂的恐惧。还有懊悔与罪恶,全都包含在“苦难”这个词中。我们从来都没有解决过这一问题,就这样忍受、流泪,带着对儿子、兄弟、妻子或丈夫的回忆度过余生。这样的悲伤有尽头吗?或者,我们必须永远背负着悲伤?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地活着,同样是生活的艺术。

生命的疑问之一,就是我们有无可能过一种没有悲伤的牛活。什么是悲伤?儿子的去世会令你悲伤,尤其如果你是一位母亲的话。所谓一朝怀胎,十月分娩,你生他、养他、看护他、照顾他。这其中包含了一位母亲的痛苦、快乐和幸福,而最终他却死了。为了你的国家,他被杀死了。你为什么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什么是悲伤?悲伤是你的儿子去世,再也不能回来了吗?虽然你认为你们还将在来生相见,但他已经离去了。这是事实。但你一直保留着对儿子的记忆和他的照片。你生活在这种记忆中,终日以泪洗面、无法忘却。这成为你心头的一个负担。此外,你们却从未探究过悲伤与苦难,从未问过这种悲伤和苦难是否会结束。不是问它们会否在人生命终止的时候结束,而是要问会否在当下、在今日结束。

你是因为自怜而悲伤吗?是因为你年轻的儿子死了吗?是因为他鲜活的生命不在了吗?是因为你依恋他吗?不要逃避回答。这种依恋是怎样的?你在依恋谁?你的儿子吗?“你的儿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要保持理性和逻辑。你的儿子是什么?你有一张他的照片,上面有他的影像,你希望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是你的儿子,而你之所以对他如此依恋,是因为他将接管你的生意,赚得更多的钱。此外,你还对他倾注了一份情感——它还不能称为爱,而只能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儿子,那就会采取另外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抚养方式,而不仅仅是让他追随你的人生步伐。他是新的一代,与你这一代可能完全不同。也许你希望他成为新的一代,成为一个与你不一样的人。你还希望他继承你的财产、房子。可是随着他的死亡,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多么残酷。这正是造成巨大悲伤的原因之一。

而死亡,理所当然地带来了最后时刻的悲伤。但如果你已了脱生死,那么一切都不会有变化。对你来说,每天都是新生——诞生出全新的“你”。而在这个全新的“你”当中,有着无与伦比的美。这就是创造,其中便包含着莫人的自由。“自由”一词的根本义就是爱。由此可见,生活和死亡的艺术二者相结合,带来了伟大的爱。爱有它自己的智慧,它并非来自诡异的大脑的智慧,而是独立于大脑之外的。


长按关注


选自第十三章

题图作者:Billeli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暗中的明灯:觉醒的邀请函
走过苦难——记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详情
受伤后才开始倾听生命
苦难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