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问题解决--思维方法 | 未来有那么多问题要解决,你学“问题解决”了吗?
本文为“思维方法”系列文章第九篇。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自2009年12月动工以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面对重重考验,运用多项尖端科技,攻坚克难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500多项专利技术。在解决最长沉管隧道、外海人工岛、超大规模外海钢桥等世界性难题中,建设者们独创的一系列新成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无疑是优秀的“问题解决”过程
 

什么是问题解决

每天,我们从醒来的那一刻开始,都会遇到无数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午吃什么?

今天该穿什么衣服?

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

怎样让孩子上课时“少讲小话”,更专注?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问题解决”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并不十分相似。

有些问题需要相对较少的心理步骤,如只是记忆提取和理解,而有些问题却要求大量的“思考”,如写一篇论文和完成一个创意;有些问题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的,有些问题却是我们熟悉的;有些问题的目标比较清楚,有些问题的目标却是比较模糊的

那么,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思维方法”—问题解决它不是指简单的组合式反应或调动记忆、理解的简单答题,更多的是指: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来给出一个界定。
 
问题解决是指面临一个具有一定新意的问题,企图寻找有关的概念、规律、方法等去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达到目标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实践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1、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新异情景引起的;

2、问题解决结果需要达成某一目标;

3、问题解决需要应用一系列思维操作,如:获取信息、比较分类、分析概括、监控调整等;

4、问题解决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去调整、反馈、总结;

5、问题解决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了思维5步法:

1、疑难的情境

2、确定疑难所在

3、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4、推断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疑难

5、验证假设


这很好地描述了“问题解决”的步骤,当然,从学习提高的角度,我们可以再加上讨论反思,作为思维的第六步。

所以,好学的你是否发现了问题?

“今天中午吃什么?”根本不能算一个好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

没有确定“疑难的情境”——工作餐吃什么?自己做午餐吃什么?外卖吃什么?外出度假吃什么?


没有确定“疑难所在”——太多选择不知道吃什么?没有钱吃不起什么?吃腻了不想吃?太有胃口都想吃?


更重要的是,没有确定“问题达成的目标状态”——吃得清淡还是油腻?吃得简单还是多样?花钱多还是少?花在“吃”的时间少还是多?吃的是食物还是情调?

……


经过这样的纠结,你可能会觉得思维老师或许也太矫情了。其实,这正是“发现问题”的所在。

“今天中午吃什么?”根本不是问题!真实的问题可能是:

你最近工作太闲,没有事情可烦!

你最近心情不好,凡事都变成问题!

你可能需要到开启度假模式了!

……


这样解读后,好学的你清楚了吗?表面我们感觉到的疑难,需要进行一步步分析,真实的问题才会浮出水面。

学思维课上,如何训练孩子“问题解决”的能力

美国哲学家 Bucky fuller 说:“如果你想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要直接教他们,而是给他们一个工具,通过使用这个工具,他们会发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么这么复杂的问题解决,同样需要这样的工具!
 
在《“学思维”活动过程》中我们这样训练孩子“问题解决”的能力。

下面以《“学思维”活动过程》五年级下册《治理拥堵》为例。(以下是迪乐姆思维教学具的设计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的例子,呈现了“问题解决”的一个完整过程:发现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解法—方案优选。
 
此时,你一定发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我们需要这样的思维工具来帮助我们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

这正如象棋大师的“超能力”,棋盘上有20-24个棋子,实验结果表明,象棋大师几乎能毫无差错的重新布出棋局,但是不会下棋的人,连一个棋子都放不对。更让人惊讶的是,如果让受试者看随意乱摆的棋盘(棋子数与真实比赛数相同),大师与不会下棋者的表现一样,都摆不对。

这说明大师通过反复练习记住比赛棋局,形成“棋局”的有意义模式。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不是给孩子大量问题让他解决,而是需要按“问题解决”的正确流程,进行训练,并学会反思。

所以,作为课程,我们回到《治理拥堵》这个课例,在《“学思维”活动课程》中,我们还需要在“活动心得”部分,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能从中发现:一般规律、自己的个性化收获以及推动方案都能在实践中组织实施。
文章读到这里,希望能引起您对科学进行“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个高度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解决问题的人,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盲目地进入:“产生解法”的阶段。而更加可怕的是,他只有一个办法!
所以,作为思维老师的我,经常告诫周围的学生和朋友:如果你以为你只有一个办法,请一定不要用这个办法,这一定是最不靠谱的办法!

当然,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没有说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下面以大家都学过的一篇课文《草帽计》为例。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时,一次,贺龙同志带队向贵州进发。


途中,白军的陆空两支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紧要关头,贺龙同志选择了有利地形,让战士们将草帽全部丢在了路边。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戴上这些草帽后,竟然被自己的飞机误当作了红军,炸得血肉横飞。

红军听到消息后,说贺龙同志神机妙算。
这个“神机妙算”是对问题情境的深度把握和心理的准确洞察,表现在:

第一,天气酷热,谁见到帽子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戴上,而不愿意想为什么又这么多帽子;

第二,白军的飞机之前看到了红军戴着帽子,白军没戴;

第三,借着地形,飞机从空中看,只能看到帽子;

第四,白军以为自己虽然戴着红军的帽子,肯定不会变成“红军”。

所以,在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时,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和现代人们的智慧策略,但切记:不要死搬硬套!真正需要的是洞悉问题本身:既要分析问题本身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把握情境(情感),还需要预计不同解法的后果。特别是复杂的问题解决,常常不会是只有一个问题,而是一团问题。

此时,更是需要分析比较,找出“线索”,理出这一团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性问题”。这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举重若轻,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就不得不说到《“学思维”活动课程》抓住“思维”这个智力的核心,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教给他们思维方法、如何提高思维能力及如何培养思维品质。
那么,在小学阶段,“问题解决”的系列训练课程有哪些呢?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问题解决”的能力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问题解决”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孩子“犯错”之后,不要急于批评,而是思考如何利用“错误”来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用这八个问句来引导就可以:

第一句:“发生什么事情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切忌先入为主,主观判断;
第二句:“你的感觉如何?”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切忌打断漠视,不共情;
第三句:“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让孩子开始思考,切忌批评,否定;
第四句:“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思考后果,切忌教训、代替思考;
第五句:“你决定怎么做?”
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切忌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第六句:“我和爸爸能为你做什么”
让孩子发现支持,切忌不真诚;
第七句:“接下来,我们需要分别做什么”
让孩子学会规划,切忌笼统,不具体;
第八句:“下次我们该怎么做?
让孩子学会反思总结,切忌草草结束。

最后,各位爸爸妈妈们,这八句话也不能“死搬硬套”,每次都按此套路出牌,而是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问题解决,从来都不是一项单一的技能,这是考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未来,我们要面临那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请一定不要靠盲目地条件式反应,而是要思考再思考,谨慎对待!

 张蕾 

《“学思维”活动课程》副主编,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思维型教学基地教学总监、学优双创教育研究院STEAM+教学专家。2017年被授予全国第二届“课改优秀校长”。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思维的力量——读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有感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数学学习水平的方法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习成绩的7个好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