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心话,讲给家庭照顾者听


在照顾认知症亲人的同时

家庭成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还有来自身体、情感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如何自我照顾

是认知症照护路上的重要议题


本文根据心理医生马红梅老师

在认知症好朋友浙二群的微讲座

整理而成



大家晚上好,我是马红梅,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家属朋友们一起交流,如何关注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健康。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案例看家庭照顾者的状态会因为亲人的病情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国内外的一些关注家庭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研究

  3. 家庭照顾者如何在确保照顾好认知症亲人的时候,保重自己。



我们先从三个家庭照顾者的故事开始。


第一位照护者是我刚做心理科大夫的时候认识的,在这里我们就称他为A先生吧。


A先生每个月来一次医院,帮他母亲取药。当时他才六十岁出头。他的母亲在三次脑梗后卧床,而且已经出现很多血管性认知症的症状,并且伴随一些抑郁情绪。所以A先生的母亲常年需要用一些调节情绪和睡眠的药物。


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些认知症老人在疾病的晚期会出现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那就是睡眠的紊乱、黑白颠倒。晚上的时候患者可能会特别兴奋,不睡觉,起来折腾。



这位母亲也是这样。


她到90岁的时候出现了非常重的症状——幻视幻听,觉得房间里面有人在走动。她感觉到了危险,晚上就会变得特别烦躁。她年青的时候常做针线活;而现在她就会拿起衣服,好像是裁减缝衣的样子。她整个晚上都是这样,有时兴奋了还要下地行走。其实她已经好长时间不能行走了、只能卧床了。


所以照顾母亲的A先生,基本上每天都不能好好睡觉了。他晚上陪着母亲周旋,有时候用了安眠药还是睡不着。白天他也休息不够,所以整个人特别疲惫。


有那么两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我发现他都没来取药。当时就觉得好长时间没见到他,很担心。


后来有一天,A先生的儿子来了。他说:马大夫,我父亲已经病倒了。


原来,A先生因为太疲惫,熬了几夜之后有一天早上起不了床了。家人一看他已经动不了了,赶紧送他去医院,诊断是脑梗,需要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A先生每天都担心母亲,自责自己无法好好照顾她。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的例子。因为A先生常年照顾母亲,随着母亲的病情加重,他的消耗太严重了,平时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这个打击特别大。


第二个例子,是咱们群一位管理员发的一个截屏,上面是群里两位家属的发言。其中一个是抑郁了有点绝望,另一个是曾经想自杀。


我看到截屏的时候感到很震撼。长期照顾认知症亲人,对人的身心——尤其心理和情绪——的消耗也是非常严重的。



两位群友表达出来的这两种感受或念头,在我看来,已经高度怀疑她们可能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我们通常会说我要得抑郁了。其实抑郁是分程度的。如果碰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一些打击,我们可能会一连几天心情不好。这都是普通的抑郁情绪。


抑郁症就是高兴不起来,特别绝望。这样的情绪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就是抑郁症的指标;而抑郁症必须要用抗抑郁药物来正规治疗,否则患者的状态会越来越差,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其实抑郁症是很常见、治疗起来效果明显的一个病。


所以我认为,当一些家属因为常年照顾患者而身心疲惫,出现情绪不好甚至抑郁症的情况时,就必须接受正规治疗。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会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症状。这样您才有精力有心情去把有认知症的亲人照顾好。


●●

第三个例子是一位女性照顾者,我们就称呼她为B女士吧。B女士照顾的也是自己的母亲。


她的母亲很高寿,身体一直很好,不过到94岁之后就逐渐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症状,而且两年里出现过一次意外摔伤。



老人跌倒后骨折,之后就卧床不起了,从此病情进展得特别快。她无法用语言正常交流,不认识亲人,还伴有大小便失禁、夜里兴奋不睡觉。这些都让B女士非常痛苦。


其实B女士以前是做生意的,头脑很灵活,喜欢社交,性格很外向,母亲生病以后,B女士觉得母亲过去带大两代人一共十几个孩子,付出得太多了,所以她特别想把母亲照顾好。


因此,B女士中断了自己的一切工作。为了专心照顾母亲,和老朋友老邻居们的社交活动也基本上都放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母亲病情的加重,B女士的变化让我感到震惊。


她衰老得非常快。


以前她是一个很有感染力、说话丰趣有逻辑性的人;可现在她说话反反复复、讲不清楚一个主题,讲着讲着就特别委屈地想哭,状态特别不好。


我真的没料到,就这么两年多的时间,B女士的状态和能力会下降得这么快、这么明显。



我看过国内某机构对社区的117名认知症家属的一份调查。这个调查用了两个问卷,一个是心理调查问卷,另一个是关于生活质量问卷。


心理问卷的调查结果是,这些家属抑郁、焦虑的分数明显比普通人高。



大家对抑郁和焦虑有所了解吗?


抑郁就是高兴不起来,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对很多事情没了兴趣,也不愿意见人,觉得生活没意思。


焦虑的表现是会很容易担心,很容易烦,很容易着急,总怕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总想着最糟的结果。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是躯体化


躯体化就是觉得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头疼,心慌,后背酸等等;但如果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其实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结果。这其实跟长期压抑或心情不好是有关系的。


对于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属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和普通人比要差很多。


调查尤其强调了两类家属——一类是患者病程超过五年的,一类是患者还伴有其它疾病——这样的家属身心适应健康得分更低,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水平都会下降。


最后一项叫活力


如果患者病程超过五年,照顾者的活力得分下降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这完全可以解释前面我讲的B女士的例子。那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情况,就是一个人的能力、精力会明显下降。


照料过程中的身心影响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认知症的患病过程,看看它是怎样对家庭照顾者产生影响的。


首先我们看看认知症的确诊


被诊断出认知症对于老年人来讲可能是自然而然、比较容易被接受的;但是对于早发型患者来说,确诊的头两三年都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患者和家人都会非常纠结,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依然爱丽丝》剧照

爱丽丝和丈夫难以置信如此年轻就得了AD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和家人会慢慢接受这个现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它问题会纷纷出现。比如:伴发其他疾病、身体功能越来越差、生活逐渐无法自理等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照顾者基本上每天都要拴在照顾这件事情上。如果在没有其它人能够帮忙,身心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如果再赶上突发事件——比如病情加重、急症住院、老人走失,就会带给家人更大的打击。


到了疾病的中期,一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和行为精神症状,比如妄想、多疑、幻觉、发脾气、特别闹腾等等。这些症状对家属的消耗也非常厉害。


由于疾病的进展,认知症患者慢慢无法表达感情,甚至还会很感情用事,说一些很气很怨恨的话。这对照顾者的情感伤害也非常大,让我们的照顾者觉得非常委屈。


当一位认知症患者的病程持续到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健康状况和各种功能越来越糟,最终需要家庭的主要照顾者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陪护照顾。如果这位照顾者无人与之轮班,就会完全牺牲个人生活,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后果。



因为需要随时陪伴,照顾者处于一种离群的状态,会有明显的社交隔离。聚会也好旅游也罢,都无法脱身去参加。


长期下来,照顾者的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压抑。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些突发事件,就会对照顾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挑战。


就在前两天,我们校园里有位老师来找我。


他的认知症母亲已经90岁了,后来合并肺炎必须住院,病情断断续续反复好几个月。


这位老师非常着急,一会儿担心医院因为病床周转率而催他母亲赶紧出院,一会儿又担心接到医院电话说母亲再度发烧病情恶化。


这种循环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这位老师已经明显进入焦虑状态,必须要用药物进行干预了。


总之,长期的照料,会牺牲掉很多个人生活和人际交往;缺乏亲友及外界的支持,会让照顾者产生无力感


再者,很多家庭照顾者自己已是老年人,或即将步入老年。长期的辛劳、缺少自我关爱,照顾者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状态会越来越差,力不从心。


测一测,你的状况如何?


下面是一个抑郁筛查量表。它很简单,我们可以看着这个量表给自己打打分。这个量表是评估两周以内,针对9个问题,选择后面的频率来答复。



比如说第一条,第一条就是常常提不起劲,或者没有兴趣。如果在过去两周里有好几天是这个情况就得1分;几乎每天都这样就是三分。大家请根据这个频率给自己打一下分。


如果你的分数:

  • 5到9分是轻度抑郁

  • 10到14分是中度抑郁

  • 15到19分就已经是偏中到重度

  • 20到27分就是重度抑郁


轻度和中度抑郁可以不需要专业干预,但需要跟别人好好地倾诉宣泄一下得到支持,可能就有所改善。


偏中到重度抑郁,需要去医院进行评估。如果到了重度抑郁,很可能就要使用药物治疗了。



下面呢,我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大致总结的几个应对策略,如何在漫长的照护生活中关照自己,确保我们的身心不被过度消耗。


1. 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要接受自己会有各种各样负面的情绪——比如会气愤,会委屈,会压抑等等。


只有接受,我们才能够去面对。


比如丈夫生病、妻子在照顾这样的一个情况。通常在疾病的初期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的——以前丈夫是那么能干的一个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自己可以依靠的一个人;然后他就这么得了认知症,需要照顾了。这个转变很多时候对家人来说是需要时间来接受的。


有些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能够给予的情感表达或语言回应会越来越少。他的亲人会觉得自己是在单方面的付出,而且是越来越大的付出,几乎是没有回报的。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状态,难免出现一些委屈、愤怒甚至怨恨,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一种情绪。


还有一些家庭会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病情急剧恶化了,跌倒住院了,走失了,或者像之前群里有位家属说他的父亲离开了……


这些艰难时刻可能会带给我们内心一种自责,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不够周全,结果发生了意外。


这种情感体验其实也是照护过程带给自己的一个负面情绪,也是非常自然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认知症照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学会平衡,照顾老人的同时也要顾及自己的家庭,不要因为照顾老人而对自己的婚姻、对自己的子女有疏忽有冷落,造成更大的损失。


2. 每天给自己一些关爱时光


家庭照顾者每天要给自己一些关爱自己的时间,相当于每天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的体力精力能够恢复。否则,持续的消耗就像走下坡一样,很快进入失控的状态。


回到刚才我们提到过的案例3里面的那位B女士。她说在照顾母亲两年后自己变得越来越衰老、越来越啰嗦、反应越来越慢是怎么导致的。


我们就帮她来看一下她每一天的生活安排。结果发现她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准备一日三餐,然后就是照顾老人。


我们请她用成就感和愉快感来给她每天所做的事情打一下分。这个分的分值是从0到10分(分数越高越感觉成就和愉快),通过打分来评估一下这件事情的意义,是否能给她带来快乐。


结果我们发现,B女士在生活中能够达到五分以上的非常少,可见这种日复一日琐碎单调的生活其实是很没有意思的,而且长期缺少刺激的生活也会让她愈发衰老。


为她提供心理咨询之后,我们一起讨论出一个结果——她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增加一些关爱自己的时间。


可喜的是,她经过半年的调整,整个人就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早晨,她会让丈夫或儿子在没上班前,帮她照顾老人;她最喜欢打太级拳,她就可以去打太极拳。


上午,她在照顾母亲和做些家务的同时,要听一些股票、财经方面的讲座,同时她也会去炒股、操作一些理财产品。


下午,因为她住在一个很大的社区里,邻居很多,老年人也很多,所以会有邻居来串门做客聊天,也可以帮助她照顾老人。


晚上七八点的时候丈夫孩子下班回来了,B女士就托他们来照顾一下母亲,自己出去跳广场舞。


所以半年以后,她的每日活动评价表,有好几项都超过五分了。


如果我们回忆一天当中有让人高兴的事情,这个兴奋点对我们保持精力、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意思是挺重要的。


浙二认知症家属群有一百多位朋友,都在家里照顾老人;我们可以试试看能不能一起做一个活动——比如我们在同一时间每天早晨七点到七点半时间,我们一起练太极。


虽然我们不在一个房间里面,但是我们同时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很欢欣鼓舞的,而且这种积极的健身方式也是比较容易能够保持下来的。


3. 学会求助


作为家庭照顾者,要能够去积极寻找各种各样的支持。


比如说,如果老人出现病情的变化或者恶化,要及时向医生求助,得到及时的医疗帮助。


再比如,随着老人需要的照护时间增长、照顾者年龄增加、体力精力不足,就要寻求可能的其它家人或者保姆的帮助。


有些患者病情更重了,会需要专业机构的帮助。这些照护资源都是非常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帮助会让我们能够从艰难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自己能够恢复活力和精力。


4. 自我心理成长


人的自我内心的成长其实是伴随终身的。它也是自我关爱的一部分。


我们照顾者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为这个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感觉到生活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日常无休止的消耗会让我们觉得生无可恋。


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要有所规划。


无论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照顾的伴侣,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他们离开以后,我们还会有很多年自己的生活,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其实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完成自己的心愿,去旅行或者去做其它的事情。


最后,我想分享一点我自己的想法。


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老人家,他们中间有些人会跟我讲一种感受,就是说人老了是一种非常没有意义的状态,因为一直都在失去——失去健康,失去家人,失去朋友等等,失去得越来越多。


也许从哲学层面来想,这就是执着吧。


其实,人生当中很多东西并不属于我们。那也许只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我们只能享受现在眼前有的、我们能够珍惜的东西。这就是活在当下。


美国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治疗师叫亚隆 (Irvin Yalom)。他的老师也是一个特别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但是老师到八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有很严重的认知症,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认识别人。


Irvin Yalom


亚隆去养老院看他老师。他当时特别伤感——曾经那么有才华、那么有热情的老师,竟然已经衰退到这样的地步。


但是,当他走到养老院的小花园时,他发现老师在用一种非常祥和、非常美的一种有爱的眼神看着清晨的树叶。


亚隆走过去。老师说,我不认识你,但是你看,这个清晨的叶子多漂亮啊!



即便这位长者已经衰退到那种程度,他依然还能看、还能呼吸,还能享受他触手可及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其实就是一趟旅程,这个旅程也可以叫一个情旅——亲情、友情、感情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慢慢的会有一个个人离开我们;但最终我们自己要好好活下来,珍惜我们有的每一天,感受生活的温暖,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抑郁症更可怕!身边这样的人,需要更多关心
如何护理老年痴呆患者?
照护老年抑郁患者6点注意
老人有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在普陀这里,有太多感动!
失智症照护,养老机构为啥不敢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