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阅】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连载7)——移情与反移情(3)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

第二章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 认同 投射


关注“慧爱心理咨询”微信号!
在微信公众号中,
可查阅《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第二章 移情与反移情(2)



    由于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所发生的无意识联系(见图中b线),接下来的分析中就可清楚地阐述这种无意识联系发生的内容。与一个具体的自我和另一个与其有区别的独立的个体这二者之间的意识交流不同,无意识的联系指的是一种认同或是融合状态,即合二为一的状态。


    在心理分析中,这种联系被称为移情——反移情。但是,任何强烈的情感联系都包含在被荣格称为“神秘互渗”的同一状态中。另一方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反过来也一样。想和另一人结合(像《圣经》上所说的成为“一体”)的性的驱动力是这种体验的具体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了与另一人融合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如果性高潮体验是充分的,那么这种体验会带来自我失控,继而是短暂的自我认同的丧失。因此,在疲弱无力的症状背后,通常存在对着放弃自我控制,在其伙伴面前丧失自我认同、进而受对方摆布的忧虑。




    在任何健康的关系中,通常是在分析关系中,与这种认同相关联的感情基调是令人愉悦的。但我们能直接观察到具有强烈情感关系的伙伴,其目的似乎是相互伤害,这是人所共知的“爱--恨关系”。爱德华·阿尔比在他的剧本《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中,给这种关系一个惊人的刻划。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每个人的目的似乎就是和对方斗争,让对方精神痛苦。任何一个具有健全理智的客观的局外人都会说离婚是唯一出路。但是,如果这丈夫因商务需要离开哪怕的两天——这种情况并不太常见,他就会给妻子打电话,抱怨说没有妻子在身边他感到孤独,他不知道他自己该如何度过一个夜晚。而这个妻子呢,当她抱怨她“再也不能和这个男人一起生活了——她多么希望能有几天时间到一个远离他的地方”的时候,有一次,她有了一个和一些好朋友到瑞士南部度假的机会,到了瑞士的第二天早晨,她就躺在床上大哭,因为她丈夫没跟她在一起,她非常想念丈夫。


    还存在这对友谊具有破坏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发生在有竞争性的同性别或商业伙伴之间,他们彼此憎恨,关系却又紧密相连。具有这种关系的人实际上似乎是相互需要以使他们具有的侵犯性和破坏性冲动发挥出来。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复杂性使得人际关系才如此困难。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就要清楚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从自我意识角度上讲,这些复杂性是一直在向下进行的投射。这意味着当最初的意识闪现,或一种稍微不现实的感觉进入其中一个人的脑海时,完全的认同状态被打破,这样就可能区分某些特定无意识内容的投射。这种投射首先表现为对对方行为的失望。他想,他或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所为、所行或所感。


    例如,一对青年情侣可能是非常相爱的,他们的灵魂和肉体如同一人,一切都很美好,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如在天堂般的体验。如果你这时候过来说,“你们感觉这般好只不过是自己的无意识方面的投射而已”,那么,你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解释就是一种破坏性的。为什么这些年轻人就不应该通过融合而享有极乐的、天堂般的重要体验呢!这些情侣们会生你的气,也会嘲笑你的心理学解释,并认为你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所知甚少。实际上也如此。

    不幸的是,蜜月终会有尽头。当某些愿望不能从另一方那里得到满足时,这一方就开始遭受痛苦。问题便出现了。只有这时才可能谈及这些期望,并表明这些期望中的哪一个和阿尼姆斯或阿尼玛意象的投射有关,也只有这时我们才合适谈及投射。投射的收回过程扩大了意识范畴,结果导致个体的分离状态。这样,双方就可能在一个不同水平上相关联,彼此对对方的优、缺点都有认识并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分析中的''爱情''
网恋的心理分析
心理热线服务中,咨询师如何处理移情与反移情?
精神分析疗法四个阶段_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笔记
精神分析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