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读书的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不仅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还是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出版商、印刷商、作家、发明家和外交家。是的,就是他,用风筝捕获了闪电,并发明了避雷针。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民权。”

美国最大面值的纸币100美元上的头像就是富兰克林!

这样一个如此了不起的人物,他自己亲笔回溯自己的一生。富兰克林自传是如此的平实与质朴,不带一丝粉饰,却是充满传奇的故事。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他几乎把所有剩余的零花钱都用在了买书和借书上。富兰克林的父亲来自英国,父亲的生意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主。然而富兰克林并不喜欢学习这门制作肥皂的手艺。富兰克林的哥哥也是如此。

不久后,哥哥外出回来后开了印刷厂。富兰克林就跟随者哥哥开办印刷厂。由于家人看出富兰克林并不想待在家里,生怕哪一天就离家出走了。因此,年仅12岁的富兰克林在家人的劝说下,与哥哥签订了一个学徒合同,这个合同规定到21岁富兰克林才可以离开这份工作。

没想到,富兰克林开始喜欢上了印刷技术,并很快成为了一个技术精湛的印刷工人。

为了增加印刷厂的影响力,哥哥随后又办了报纸,富兰克林常常以匿名投稿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文字与才华。

由于在印刷厂工作的缘故,富兰克林常常可以接触到出版商,书店的老板,大家也都喜欢这个爱读书爱聊天的小伙子。

为了避免照成不必要的麻烦,富兰克林常常傍晚的时候借书,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书还回去。不知不觉,富兰克林的知识开始渊博起来。

父亲表扬了富兰克林的文采,但也指出他在逻辑论述上混乱不堪。于是,富兰克林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方法训练自己的逻辑论述能力。

每当看到逻辑严谨的文章,富兰克林读完之后,都会列出文章中的框架和观点,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重写这一遍。

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与哥哥在很多事情上冲突,富兰克林无法忍受哥哥对自己的压制。仅仅17岁的富兰克林决定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到纽约去发展。经过了三天的航行,富兰克林来到纽约,想凭借自己的印刷手艺到印刷厂找一份工作。可惜,纽约的几家印刷厂都不缺人了。经介绍,富兰克林前往费城的印刷厂工作。几乎身无分文的富兰克林,最终在费城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

一段时间之后,很偶然的机会,富兰克林认识了州长,州长很赏识他,鼓励并想资助富兰克林开办自己的印刷厂。

可是,当时印刷厂的设备只能从英国去采购,州长答应写推荐信给富兰克林,并承诺到了英国之后,可以凭借这封推荐信拿到设备。然而,遗憾的是,富兰克林离开了未婚妻,孤身一人前往英国,却迟迟没有得到州长的推荐信,后来才知道州长欺骗了他。

富兰克林已经在英国,却没有钱买回程的票,为了生存下来,富兰克林又在英国找了一份印刷厂的工作。题外话,当时印刷厂真是生意红火,又是新兴行业,好像富兰克林去哪个城市都可以凭借他的印刷技术找到工作。

就这样,折腾了两年,在这期间富兰克林陷入了迷茫,生活变得无所事事,好在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富兰克林重新制定了目标,通过学习英国印刷厂的新技术可以有朝一日回到费城用上。1726年,20岁的富兰克林终于从英国回到了美国费城,在回程的2个月的航行中,富兰克林写了新的人生规划。

回到费城,富兰克林并没有去找州长算账。他当年认识的那个州长也早已下台。更让富兰克林伤心的是离开前的未婚妻已经改嫁。富兰克林很是愧疚,但也只能一切先重新开始。

富兰克林又回到了原先费城的厂里。老板对他非常恭敬,给他很高的工资,并希望他带出一批徒弟。后来,富兰克林了解到老板是一个非常刻薄的人,但是看重富兰克林的技术可以带出一批工人,就暂时给出了很高的工资。只要一年后,富兰克林带出了一批技术优秀的工人,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把富兰克林给辞退掉。富兰克林心知肚明,也没有保留自己的技术不交给工人。

富兰克林自诉到:“工作并不是为老板而做的,在工作中学到本领和结交朋友才是工作的意义所在。”

在这期间,爱读书的富兰克林在全城找志同道合者。并很快成立了“共读社”,一开始成员只有12个人,来自不同领域的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讨论各种各样的议题。

很快想加入共读社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共读社的交流以及不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共读社还是保留12人的限制,但是12人可以再成立了各自的分社,以此不断扩大。

又过了几年,富兰克林终于找到了契机创办自己的印刷厂,并于1730年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这时候,富兰克林其实才24岁。之前创办的共读社开始给富兰克林带来了大量的人缘和一笔接一笔的生意。虽然开始的1-2年里,工厂也出现了资金危机,不过很快大家都开始帮助这位勤奋、博学、夜以继日的富兰克林先生了。

富兰克林也在这个时候重新以之前的未婚妻取得联系,并成功地克服了重重困难结婚了。富兰克林在自诉中说道:“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我的妻子如此完美,我们从不吵架,总是相互谅解,彼此共度难关,分享喜悦。”

富兰克林开始把工厂的更多事宜交给了其他经理,留出更多的时间在共读社以及自己的读书上。在阅读了很多历史书籍之后,富兰克林发现一个真理,一个人并不具备很大的影响作用,影响世界的往往是那些由许多人联合起来的政党。他们推进和影响着世界大事、战争、革命等等。

富兰克林开始在市政服务的一些事件上提出自己的提案。例如,给街道增设路灯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可是当时的路灯的燃烧机理,照成每周都需要清洗,否则就失去了亮度。这样一来,维护成本非常高。市政府不愿意为此投入太多。富兰克林就尝试改装灯罩的结构,避免了频繁清洗的麻烦。他的增设路灯的提案很快就通过了。

此外,富兰克林还开始着迷于物理学,特别是闪电的机理。那时候,在宗教看来,闪电是上天所赐,不允许过多的讨论其形成的机理。富兰克林信奉宗教在道德上的作用,却理性地不认可宗教中过多的规矩与禁令。

富兰克林谋划着如何捕获闪电。最终和自己的儿子威廉一起通过风筝和钥匙的方式捕捉闪电。大获成功之后,富兰克林虽然意识到了这样做极其危险,但是仍然非常骄傲自己可以捕捉闪电。但是,让他伤心的是另一位俄国科学家听说了富兰克林的方法,在重复验证实验的过程中丧命。这让富兰克林难以释怀。

于是,富兰克林决定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闪电,最终发现了闪电只要有效引导就可以避免伤害。最终,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1760年,第一根避雷针装在了费城的大楼上。此后,就连之前一直反对富兰克林研究闪电的教堂也装上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并没有为此发一笔横财,而是把避雷针的制作方法公布给所有人。富兰克林说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靠这些东西发家致富,我认为人的创造是上天赋予的才能,我们有必要将自己发明的东西和他人分享,这样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于此同时,富兰克林并没有因为自己财富和学识的增长放纵自己的生活品行。相反,他越发注重自己的习惯,并试图改变自己身上的不好行为。他给自己列出了13条规则,努力遵守,并用本子记录每天习惯养成的情况。13条规则分别的概括词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虚。

1736年,30岁的富兰克林全票通过,担任州议会秘书。之后,兼任费城邮政局局长。1751年,45岁正式当选州议员。1753年,47岁当选北美区邮政局总局长,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效率极低的北美邮政系统全面优化,也让邮政系统首次盈利。

1764年,美洲民众开始与英国部署的各州政府发生冲突。宾夕法尼亚州也不例外,州政府准备派一个人代表到英国说明情况。58岁的富兰克林踏上了新的征程。临行前,富兰克林觉得此行没有那么简单,希望妻子一同前往。遗憾妻子希望留在家中。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富兰克林直到10年后才回到美国。

富兰克林开始在英国各种周转,他既不希望冲突引发战争,也不希望英国政府无止紧地压迫美洲民众。他周旋着各方,期望得到一个双方都可以可持续发展的中间路径。然后,矛盾并没有减少,随着英国发布更加具有压迫性质的印花税之后,甚至有人认为富兰克林是美洲叛徒,一切都是他的捣鬼。最终,富兰克林通过各方努力,让英国政府取消了印花税。这一晃,就是10年。

1774年回到费城,68岁的富兰克林被称之为英雄。人们理解了富兰克林在取消印花税上的坚定努力。同时,有意思的是,英国政府同样觉得富兰克林取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并需要他更多地站在英国政府这边,于是任命富兰克林的儿子威廉为州长。

富兰克林在回忆中写道:“我知道英国政府的用意,可是我永远站在美洲人民这边,即便后来我的儿子站在了我的反面,也无法阻止我的信念。”

1776年6月10日,大陆会议成立委员会,富兰克林作为成员参与,并一同拟定了《独立宣言》,开始向世界宣告,美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可是,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成立美利坚的存在,战争也远没有结束,甚至英国已然控制着殖民地。

于是,富兰克林再次启程,1776年前往法国,寻求法国同盟美国,一同对抗英国。富兰克林在法国待了整整7年,采用了各种策略,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之后,美国战事迎来转机,战争取得全面胜利。1783年9月3日,美国、法国、英国在凡尔赛宫签订了三方协议《巴黎条约》。美国这才得以战火消停,获得世界的认可。

1783年9月14日,77岁的富兰克林回到费城,全城欢迎这位美国的英雄,奠定美利坚成立的关键人物。富兰克林不仅年事已高,而且疾病缠身,甚至无法长久站立发言。

在1787年,联邦政府希望起草第一部宪法,邀请德高望重的富兰克林主持。富兰克林知道这件事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主持了整个宪法的制定。在各州代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宪法章程上争论的时候,富兰克林和华盛顿一起顾全大局,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宪法得以颁布。

富兰克林写道:“这是我这个老人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然而,这并非最后一件,之后富兰克林还兼任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培养后来的年轻人;为废除奴隶制起草文件。

富兰克林写完自传后不久。1790年,这位自称平凡,却又伟大的智者与世长辞。

爱读书的富兰克林,从印刷厂的工人到报社的开创者;从费城里举目无亲到广结好友,成立共读社;从书里好奇探索到捕获闪电发明避雷针;从认知组织意义到一次次地为了国家民众的利益奔赴前行……

富兰克林这样写道:“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富兰克林就是这样简单地活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存在。

感谢关注

教育技术平台

我是杨晓哲

让我们一起拥抱技术

热爱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皮卷全书之05《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启蒙时期 88】富兰克林:他的个人私德为何会受人诟病?
美国往事——第一个美国人:富兰克林(三)
第一个研究雷电的富兰克林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
历史上的今天——1706年1月17日,美国政治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