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山,你到底是个怎样的和尚?

浙东有一座名山,佛教在此开源,它也由此出名。梁朝时,有一个叫智觊的人,深深地厌恶家庭尘世,于是出了家。这智觊出身望族,当了和尚后,拜入当时声名大噪的大和尚慧思门下,学习佛法。智觊后来住进了天台山,创立了佛教天台宗。从此天台山出了名。

天台山上还有另一个人的遗迹。这个人来往于天际之间,自认为体会了自身最真实的存在,他便是生在唐朝的诗人和尚寒山。寒山说他自己是裸虫。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他和拾得都有‘诗僧’的称号。天台山寺庙有专门的寒拾殿供奉他们。

寒山隐居在天台山的石头缝里,自号寒山子。他常常带着一顶树皮制成的帽子,脚上穿着一双木头做的鞋子,身上是破衣裳,呆头呆脑,没人理他,只有寺里的伙夫拾得是他的朋友。拾得每天把寺中的剩饭倒入一个竹简中,寒山来了,直接把竹简一拿,就又回到了深山里。一位大官慕名来到国清寺中拜访,在厨房见到了二人,躬身便拜,惹得他二人一场疯笑,扬长而去,寺里其他人都惊了,因为在平常,都把这二人当疯子看待。大概是这位州官的一拜,僧众们便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还是因为这一拜,不说寒山,连拾得都不住寺了。大官让众僧带着干净的衣服和清水上山寻找二人,想把他们接到国清寺接受他的供奉。众人上山分头寻找,一拨人找到了寒山,寒山大叫:贼、贼,跑进山洞不出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二人的身影。后来,有人在山林中,找到了寒山三百多首诗。有人将其编成了寒山集,流传至今。

寒山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只是农家子弟,不是名门望族,不能靠政治势力来实现自己的佛教理想。他出家之前是个书生,多次应举不第,仕途受阻之后,便四处游玩。大约三十岁出头时,跑到了天台山隐居,过着吃野果、喝露水的野人生活。寒山虽是佛教中人,但他并没有真正的剃度出家。所以,不能叫他大师或禅师。

寒山早年,兄弟反目,妻子不容,让寒山真正体会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在三十而立的年龄,寒山的生命历程发生了逆转。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在天台山中,拓展出自我的生活空间。从世人角度来说,寒山并不值得尊重,他主动放弃了老婆孩子的抚养,而甘心沦落成为一个乞丐般的存在,他的生命可谓毫无意义,在现在一定会遭到大众对他的唾弃,但对于佛法而言,它承担的是破处心贼的责任。这一责任却更为艰难。

在常人看来,寒山在作践自己。他可以不顾红尘羁绊,但可以在寺庙中礼佛,不必风餐露宿,当一个正常的出家人。可他即抛下了世俗生活,又不受寺院的羁绊。这种非凡非圣、非僧非俗的生活方式,不被当时的人所接纳,都说他是一个疯子。但他本人并不介意,他不觉得这是一种叛逆,即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误解,它打破常人的规律,他创造自己的规律。他也试着和世人交流,但他的努力几乎都是徒劳。他告诉世人他们的差距主要在心,是生命的本来状态,人们要想真正的了解他寒山,就应该在心里和他产生共鸣,这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他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个木偶,由一根根线来支配,我们应该自斩这些线,才能解脱。我不知道寻找他的那些人是否理解寒山的呼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和合二仙
作为婚恋之神,他们为啥是俩和尚
拾得诗二首​
唐代寒山和尚和拾得和尚的一次对话
寒山与拾得|值得一看的经典故事
和合二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