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5年,首次授军衔有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条件才能授予中将军衔?

1949年,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屈辱的百年之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而那些为中华民族而战的英雄们,也马上就要被表彰了。1955年我军首次实施军衔制度,首批授予中将军衔的有175人,56年、58年分别增加1人。因此,一共有177人被授予中将军衔,统称为“开国中将”。作为我军首次授衔,会有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条件才能授予中将军衔?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将是将级军官中的一级军衔称号,少数国家以中将为最高军衔。还有部分国家,中将军衔对应的都是军长;而我军在55年被授予的中将在人数上比上将多,他们普遍都很年轻,也是未来军委重点培养的对象。部分开国中将在1952年在军队评级时是正军级,但到1955年授衔时,他们的职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提升,许多人都担任了大军区副司令或兵团级主官。

其次,在授衔前肯定要对相应的将领进行评级,从级别上讲,一般副兵团级、准兵团级的将领,多数可评为中将;从职务上讲,军长、政治委员,省军区司令员、政委可授予中将军衔;所以,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175人当中,主要都是在1952年被评定的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以及正军级的将领。

对每位将领应授什么军衔,主要是根据现任职务,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这位将领对军队建设的贡献、战功和德才表现,并适当考虑个人资历,同时作全面衡量。

比方说,被评衔的将军在红军时期,他的职位是什么?抗日战争期间的职位是怎样的?解放战争期间的工作是怎样的?在授衔前又担任什么职务?红军时期他来自哪个军团?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新四军吗?解放战争时期隶属哪个野战军?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这会影响到对指挥员最后授衔的预判。

在175位中将中,副兵团级22人,准兵团级53人,正军级96人,所以,可以看到此次授衔相对来说,军衔更依据1952年的评级,因为级别主要是一个干部资历和功绩的象征。一般情况资历越深,功绩越大,级别也就越高;不过,也有资历深,功绩小,级别较低的情况。同样,级别很高,职务也不会太低,所以,级别与将领所担任的职务基本可以匹配。

但由于每位将领自身的情况不同,不能完全按当时每人的职务和级别去授衔。比方说一些将领因参加工作或参加军队较晚,在评衔时级别相对略低,但他们在战争年代,尤其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贡献大,职务提得也快,达到了评衔所规定的职务标准,那么在评衔时就要适当放宽条件。

所以,作为我军首次授衔,幕后的评衔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中掺杂很多种因素都在评衔时起着作用,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最终,他们无论被授予何种军衔,都是对个人革命贡献的一种肯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职务高,授衔却遇冷了,后来一直担任副职,晚年靠画画打发时间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他原本要被授予上将军衔,为何最后成了中将?
1955年我军将帅大授衔的高授与低授情况
1955年全军大授衔,有两位将军的军衔授低了,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1955年授衔时,共有36位正兵团级高级将领参加了授衔 
他理应被授予上将军衔,却仅授中将,晚年回忆:得罪了一个高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