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亨云将军回忆怀玉山的殊死突围战

刘亨云将军

怀玉山突围

刘亨云

1934年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两路会师于皖南。孰料,在安徽黄山东麓谭家桥战斗失利,随之陷入被动、敌乘势纠集约20个团的兵力,向我疯狂追击,我虽几经奋战,给敌以较大杀伤,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未能摆脱被动局面。1935年1月,先遣队经过(开)化婺(源)德(兴)苏区返回闽浙赣苏区时,又一次陷入敌重重包围,被迫在怀玉山与数倍于己的强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血战。

当时我是红十军团二十一师五连连长,上任才一个多月,算起来,我参加红军已有五个年头,但带兵打仗还是头一回。那年我21岁,身强力壮,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当接到战斗命令后,我就立即带领全连同志直奔战斗地点。

跑出没多远,只见方志敏同志带着几个警卫人员迎面走来。我连忙站定,向他敬了个礼,方志敏主席一向平易近人,可今天却紧锁着眉头,脸色阴沉。他问我:“你们干什么去?”我说:“团长叫我们到北面山头上担任阻击任务。”“哦。”他垂下眼皮略一沉吟,又朝我投去亲切的目光:“你们的任务不轻哪!你们一定要把敌人挡住,保障主力部队侧翼的安全,打完仗再回到闽浙赣苏区去,告诉同志们,红军是打不垮的!革命是消灭不了的!”说罢,拍拍我的肩膀,给我灼热的一瞥,便急匆匆地走了。

当时,粟裕、刘英等军团领导同志因斗争需要或身负重伤,已经带领先头部队先期出发。无疑,这更加加重了方志敏同志的负担,我深情地目送着他渐渐远去,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匆匆一别,竟成了我和这位可敬可亲的首长的永诀。

我连的阻击地点在王龙山北部,我带领全连战士占领了一个山头,这个山头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可达山顶。当时我连指导员缺编,我便召集三个排长看了地形,简单地研究了一下情况,部署了各排的战斗任务,决定在山头的正面修筑工事,并派人锯断树木,设置障碍,把唯一的小路堵死,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中午时分,战斗打响了,敌人以约一个营的兵力,向我距守的山头发起猛烈进攻,我连人员缺编,武器装备差,弹药又不足,打得很艰苦。但部队士气很高,战士凭借有利的地形,沉着应战,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夜幕降临,激战了一天的山头一片沉寂。此时,环顾山下,但见点点火光连成串,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把怀玉山圈在了里边。显然,我军已经被分割、包围,濒临绝境。更叫人心焦的是,我们和上级的联络也被切断了。

夜半,我召集支部成员开了个会,分析了情况,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一定要死守阵地,保障主力部队侧翼的安全。会后分头作思想动员,鼓舞士气。

战士们的觉悟都很高,纷纷表示拥护党支部的决定,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为了节省弹药,我们搬开许多石头,摆下了“石雷阵”,同时派人悄悄地摸下山去,从敌人的尸体上搜出了一些枪支弹药,补充自己。

拂晓,天气骤变,雨雪交加,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攻势比头天更加猛烈,但敌人遭到的反击也比头天更加沉重。不过,敌人仍像潮水似地涌来,打痛了,又哭叫着退下去,留下一些“烂鱼臭虾”,我们看得很清楚,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

两天过去了,阵地还在我们手里。弄不清是因为敌人感到无法逾越这道屏障而作罢了呢,还是整个战斗情况起了变化,敌人又有新的花招?我们发现,正面的敌人忽然改变了进攻方向,转向别处去了,于是,阵地上渐渐冷落下来。

雨丝缠着雪花仍在不停地飘洒,刺骨的朔风一阵紧似一阵,天气越来越冷了,带来的一点干粮早就吃光,大家已几天粒米未进,那真是饥寒交迫。可战士们毫无怨言,表现出红军战士无比坚定、无限忠诚和誓死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大伙蹲在冰冷的工事里,互相依偎着取暖,炊事员搞来一些草根树皮给大家咀嚼。

时间在艰难的等待中慢慢地逝去,既不见上级派人来联络,也不见敌人向我阵地重新发起进攻。只见周围山头上浓烟滚滚,火光熊熊,穷凶极恶的敌人在野蛮地放火烧山,看着火光,我们的心也被火烧痛了。

看来已经不能指望上级派人来联络了,唯一的出路是突围。可是往哪里走呢?我想起方志敏同志说的话,决定回到闽浙赣苏区,生是红军的人,死也要做红军的鬼!我们所守的山头地势高,用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敌人设在闽浙赣苏区北沿的封锁线,当时我身边没有地图,只能凭着直接的观察,来判定突围的方向和路线,经过简短的动员,大家便紧张地行动起来了。

入夜,我借着夜色的掩护,用绑腿带连结成长带,悄悄地沿着山头南面的峭壁,攀附而下。为避开敌人,我们不走山路,一个劲地往密林里钻。但是,林子里更黑,加之荆藤缠脚,行走缓慢,不久又迷失了方向,幸亏碰上了一位山民,才使我们摆脱了困境。这个40多岁的山民很热情,不仅满口应承了我们要他带路的要求,而且还烧了一锅玉米糊给我们吃。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难奔突,我们终于闯过敌人的封锁线,回到了闽浙赣老苏区。

到了老苏区,就好像到了家里,就连这里的空气,我觉得它也格外的清新、香甜。连日的紧张、劳累和饥渴,顿时一扫而光。

在老苏区群众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军团先头部队的驻地。我把连队稍作安顿,便疾步去找军团参谋长粟裕同志。我曾在首长身边当过参谋,他对我很熟悉。当我在间民房里找到他时,见他正伏在桌上看地图,脸色十分严峻。相见之下,他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并向我询问了战斗情况和突围的经过。听完我的汇报,他的眉头又紧紧地拧上了。半响,他才默默地说:“你们干得不坏,抓紧时间休息,好好恢复体力,准备执行新的任务。”

我预感到怀玉山战斗情况不好,但当时不便细问,事后才知道,怀玉山一战我军损失非常严重,军团主要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同志落入敌手,我们的团长乔信明也被敌人俘虏了。军团主力部队除了一小部分突围到皖南以外,再就只有我们这些回到闽浙赣苏区的少数人员,其中我连是唯一的建制步兵连。就这样,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蒋介石反动派疯狂的迫堵和围攻下,又加上我们指挥上的失误,不幸失败了。

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我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常常在梦中哭醒。但是,红军战士的革命信念和意志是绝对打不垮的。正如方志敏同志曾经对我说过的那样,革命是消灭不了的!我们并没有一蹶不振,我们要爬起来继续战斗。连里的同志们几次三番地找我,要我去向上级请求任务,有的同志咬破了指头,用鲜血写下了自己的战斗誓言。

1935年2月下旬,根据中央的电示,以怀玉山突围出来的部队为基础,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任命粟裕同志为师长,刘英同志为政治委员,率部向浙江南部进军。于是,我们这支500多人的队伍又肩负起完成先烈们未竟事业的重任,高举起革命的火把,去开辟新的战场。(选自《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十军团军团长为何不是寻淮洲?
军团长拒绝粟裕突围建议,就差5公里,红十军团只逃出800余人
解读长征(51):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军如何整编的?
司令员牺牲四年后,父到办事处寻儿,主席亲笔写信并发600元抚恤
血战谭家桥,左倾路线下红军的悲歌,战神粟裕的崛起之路(上)
北上先遣队几乎全军覆没,粟裕终生难忘,晚年还在找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