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蒋介石为何让何应钦,假装在梅花山军事演习,炸掉汪精卫陵墓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6分钟

亲日卖国的大汉奸汪精卫于1944年死在日本,他的尸体很快便被装入一具楠木棺材运回国内。当时的伪国民政府计划动用巨款,为这位“政府主席”修建一座规模很大的陵墓。

汪精卫,中国头号大汉奸,汪伪国民政府主席

造价达5千万伪币。正当汪精卫的坟慕主要工程初步完工时,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国宣布投降,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接收南京。在这样的情况下,汪精卫坟墓的施工也停顿下来。于是,汪精卫的遗体就安葬于南京梅花山未完工的陵墓中。

梅花山,是明孝陵南边的一座小小的土山,因山上有成片的梅树林,所以得名。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建在这里。梅花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大汉奸汪精卫居然也在这样美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安眠了。可是,他的亡灵好景不长,蒋介石的一道密令已经由重庆下达。

1946年元月15日夜晚,一辆黑色轿车正行驶在南京寂无人迹的街道上。汽车弯来拐去,最后停在了位于黄埔路的国民党陆军总部门口。陆军74军的指挥官邱维达下车后快步朝里面走去。邱维达刚刚接到陆军总部参谋长萧毅肃的电话,要他马上到总部参加一项重要的秘密会议。

当邱维达急匆匆地走进陆军总部的小会议厅时,南京市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南京宪兵司令张镇和萧毅肃已经在那里坐等多时了。陆军总司令何应饮亲自主持会议。

“诸位”,何应钦语气缓慢地说:“今天请你们来,要商量一件事,希望绝对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方面泄漏。蒋委员长不久就要还都,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坟墓,居然葬在梅花山,与孙总理的陵墓并列一起,太不成样子!”何应钦环顾在座的几个人,顿了顿,接着说,“你们详细研究一下,怎样迁法,务必妥慎处理。”

何应钦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何应钦说完,就先起身退了席。

萧毅肃目送何应钦离开后,当即指示,由邱维达的74军负责派工兵执行汪精卫坟墓的迁移;宪兵司令部在这期间派兵担任警卫任务;南京市政府为这项秘密工作提供人力物力等具体方面的协助。

任务分配下达以后,陆总工兵指挥官马崇六立即向邱维达介绍有关汪精卫坟墓的大体情况:经过侦察,这座坟墓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墓不大,可是特别坚固耐久。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工兵有的是炸药,但要绝对保密小心,否则不宜爆破。”邱维达沉思地说。

话说到这儿,由于时间紧迫,当时在座的人就绝定使用爆破手段对汪精卫坟墓进行迁移,再利用其他音响手段对主爆破做一番掩护,使其影响缩小在极窄的范围里。会议结束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单位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元月17日,南京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增派了大量的宪兵、暗探,断绝了行人交通,并且禁止游览。邱维达当面指定74军51师的工兵营长李东阳负责具体执行爆破坟墓的任务。

邱维达,湖南省平江县献钟新江人。民国1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留校任区队长

据工兵技术预测,炸开坟墓大概需要150公斤“TNT”烈性炸药,否则很难完成任务。1946年1月21日半夜12点钟,邱维达、马崇六和南京市长马超俊亲临现场指挥监督爆破。

据邱维达回忆,汪精卫坟墓的爆破实施共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步,炸开钢筋混凝土包裹着的外层部分;第二步,炸开内窖,棺材就放置在内窖里。这些工作极为顺利地完成了。

可是当棺材显露出来时,马崇六指挥士兵开棺查验。这样做就连邱维达在内许多在场的人也感到突然,因为何应钦明确指示迁坟,大家也都一直认为这项任务的完成就是移棺他处。而现在,移棺又何必开棺呢?

在马崇六的指挥之下,几个士兵上去小心地揭开了棺盖。汪精卫尸上覆盖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一面大旗;揭开旗子,尸身穿一套藏青色长袍马褂,这是伪政府的文官礼服;头戴礼帽,腰佩大绶。

尸体面部略显褐青色,并且已现出一些黑黑的尸斑。由于尸体入棺时用了大量的药品实施“防腐”,因此整具尸体保存完整,尚无腐烂。棺内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除了从死者的马褂口袋里找到一张长为3寸的白纸条之外,没有任何随葬物品。

这张神秘的白纸条的由来,据说是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放入的,纸条上用毛笔书写着“魂兮归来”4个字,落款署有“陈壁君”的名字。

炸墓开棺检验结束后,马崇六立即命令工兵营长李东阳,说:“你的任务现在就是把棺材装上卡车,今晚还要将墓地平掉,务使不留原来的痕迹。”

卡车是由陆总早已准备的。不一会儿,棺材就被士兵们搬上了汽车。邱维达至此仍不明白其中道理,忽然想到当时开会并没有涉及迁坟何处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谜团,邱维达暗示部属李东阳随运棺卡车走一趟,看看他们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第二天一大早,李东阳疲倦地回来向邱维达报告:昨晚随同马崇六将汪精卫的棺材一直护送至清凉山,然后把尸体交给火葬场,只用了半个钟头的时间,尸体与棺木全都焚化完毕,什么都没有留下。

事情至此才有了个眉目,原来马崇六是根据何应钦的另一道密旨,按蒋介石的预定计划来实施的。所谓陵墓迁移,变成了炸坟烧尸的结局,这是蒋介石惯用的表面一套,背后另一套的诡计。所谓“迁移”,不过是一种托词而已。

可是,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进入2月份,这个消息就开始传开为众人所知了。

马崇六,云南省大理人。出生于一个名人之家(父亲马程远,云南讲武堂毕业,中国同盟会会员)

一天,南京市政府办公室来了位风度不凡的女人,她看上去大约有30岁的模样,自称是汪精卫的女儿。她要求面见市长马超俊。而马超俊怎能见她?见了,许多话该从何谈起呢?而这位自称汪精卫女儿的人,前来求见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

马超俊还是聪明的人,只有回避才是上策。于是,马超俊派了一位市府秘书当面对那女人敷衍塞责,把炸墓焚尸的事全都踢到陆军总部,说市府根本不清楚这件事的原委。

这个女人气疯了,马上跑到陆军总部大门口对卫兵说要见总司令何应钦。卫兵怎么会让这个不明不白的女人进去呢?一连几天,她天天到陆总求见何应钦,哭天喊地,说:“我父亲南京不能葬,就让我运回广东老家去好了,难道这又碍你们的事吗?”

说着说着,她又骂出一些难以入耳的话来。在场围观看热闹的群众散了又聚,问题还是得不到解绝。陆总参谋长萧毅肃没办法,只好派一名参谋官带上两个警卫员出去,都身佩盒子枪,要给这个女人来一次惊吓。

参谋官指着女人说:“限你马上离开,否则,就以扰乱秩序和袒护汉奸罪论处!”女人一看这几位高大壮实的军人来头不对,只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蒋介石

蒋介石对汪精卫施行炸坟烧尸原因何在呢?仅仅是因为汪精卫与蒋介石曾经有过20多年的争权夺势吗?仅仅是因为汪精卫公开投敌成为中国最大的汉奸吗?

如果因为这样,那么对汪精卫的坟墓,进行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处理不就完了,何必那样苦心策划,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搞得神神怪怪?事实是,在对待汪精卫的问题上,蒋介石心里一直有鬼。

蒋介石被迫抗日,在8年抗战期间,他一直与敌人做种种接触,阴谋投敌,在这一点上,他与汪精卫殊途同归;另一点,那就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于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发表电文公告,投降日本,紧接着第二年就与日本签订了《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的密约,后又于1940年月在南京成立汪伪政府。他这时已发展到以“和平反共建国”为口号的地步,破坏抗战,残酷镇压沦陷区的人民大众。

其实,早在抗战初期,蒋介石、汪精卫就曾合作进行过“反共投降”的活动,到后来,正如毛泽东所说:“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险。”蒋介石、汪精卫二人正是这样一对搭配巧妙的角色。

蒋介石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对待抗日汉奸的态度,以捞取抗战胜利的资本;另一方面,又在继续反共反人民,担心自己对汪精卫坟墓的处理会激怒内部同外部的一些人,使他们出来揭穿自己的老底,于是,就利用汪精卫演出了最后这样一场“秘密炸坟烧尸”的真假戏剧。

#历史#

拙文一篇,文笔不成熟,恳望列位看官见谅或赐教。谢谢!

历史是永不落幕的舞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邱维达: 蒋介石令何应钦秘密炸毁梅花山汪精卫墓始末
蒋介石秘密炸汪精卫坟(邱維達)
2005年,汪精卫儿子回国祭拜,看到父母的跪像后,含泪说了9个字
1946年,蒋介石炸毁汪精卫墓,发现其肉身未腐,袋中还有四字纸条
1946年,何应钦炸开汪精卫墓后,发现他身上放着一张纸条,只写了4个字
汪精卫儿子回国扫墓,看见父亲跪像,留下9个字便转身离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