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同盟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终有57个国家为抵抗轴心国的侵略而组成的联盟,也是与轴心国对立的阵营。同盟国组成及加入盟军的国家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都遭到了轴心国的武力侵略,或是基于担心轴心国会控制整个世界的原因。

1943年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的法国上将亨利·吉罗、美国总统罗斯福、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与英国首相丘吉尔

最初于战争爆发的时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国、波兰及英国,旋即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纽芬兰自治领及南非)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和中国加入同盟国。同时1941年后,英联邦、美国及苏联的领袖被称为“三巨头”,担任著同盟国的领导角色。

1943年开罗会议上的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

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与日本开战(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的行动,在当时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并加入了缅甸战场协助英军。中国和三巨头(英国、美国、苏联)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为“世界权力的托管人”,后来被称为同盟国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苏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联合国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国包括比利时、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亚、希腊王国、英属印度、墨西哥、荷兰、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的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于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同盟国设计了一个名字,称为“联合国”(United Nations)。后来在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共同宣言》,成为了现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基础。于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罗斯福的继任人哈里·S·杜鲁门总统向中、法、苏、英、美的外长提出各国应该“商定一份和平条约及欧洲国家边界的解决方法”,从而导致了外长理事会的建立。

世界性同盟

大西洋宪章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1年8月经过会商之后,认为应该将他们两个国家在政策上相同的原则对外宣布,是为大西洋宪章。然而英美在二战期间仍然违抗大西洋宪章,与苏联共签雅尔塔密约牺牲中国东北等权益。

雅尔塔会议中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联合国家宣言

联盟在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后正式组成,参与签署的有二十六个国家,包括:

  • 澳大利亚
  • 比利时
  • 英属印度
  • 加拿大
  • 中华民国
  • 哥斯达黎加
  • 古巴共和国 (1902年-1959年)
  • 捷克斯洛伐克
  • 多米尼加
  • 萨尔瓦多
  • 希腊
  • 危地马拉
  • 海地
  • 洪都拉斯
  • 卢森堡
  • 荷兰
  • 新西兰
  • 尼加拉瓜
  • 挪威
  • 巴拿马
  • 波兰
  • 苏联
  • 南非
  • 英国
  • 美国
  • 南斯拉夫王国

联合国宪章

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出于人类无法承受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广泛共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并推动解决国际经济、社会和人权方面问题的合作,多个主权国家于1945年创建了联合国,以取代有缺陷的国联。

艾德礼、杜鲁门和斯大林在波茨坦会议上

美国国务院在1939年最先提出了成立一个新世界组织的计划。罗斯福最先使用“联合国”一词来描述同盟国,后来同盟国则成为了联合国的基础。1942年1月1日,“联合国”该名词首次出现在联合国宣言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61)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
联合国——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上】杨世廉 撰文
作为帝国冲突的二战
冷知识、二战中同盟国犯的25个错误!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
刘植荣:从国联到《联合国家宣言》再到联合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