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毛主席为何指示:中央领导人不要集中在北京

1969年3月,乌苏里江上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我军在珍宝岛奋起反击入侵挑衅的苏军。

同月,美国政府声称将发展“反导系统”用来防御苏联的直接攻击和中国在10年内可能的攻击。

8月,苏联向美国通报准备对我国进行核武器袭击的意图。

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与此同时,毛主席发布指示:中央领导人不要集中在北京

毛主席

10月14日,毛主席前往武汉,留守北京的周总理进入西山“末日指挥中心”。

此时,全世界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所有的人都清楚一旦苏联对我国发动核袭击,毛主席一定会率领中国人民死战到底,一场席卷全球的核大战将在所难免。

那么,这场世纪危机缘何爆发?

毛主席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兄弟

朝鲜战争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红利,具体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我国一战封神,在国际上获得了实际上的联合国“五常”之一的地位,1954年讨论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各方一致同意邀请中国参加,名义上的“五常”之一的伪蒋靠边站。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我国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中仅次于苏联的领导地位。斯大林默认了中国对亚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法国打越南时,胡志明找斯大林求救,斯大林直接告诉他“请找中国同志”。

斯大林

在经济上,斯大林开始认真地向我国提供援助,但这绝对是平等互助,绝不是什么施舍。中苏关系也进入了第一个蜜月期。

斯大林在1953年死后,赫鲁晓夫掌权,但这位粗鲁的领袖在苏联的领导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固,所以表现得还不错,而且他跟毛主席的关系也可以。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毛主席和赫鲁晓夫

在1954年首次访华后,赫鲁晓夫加大了对我国的援建力度。斯大林时期的援助项目是156个,赫鲁晓夫把项目提高到291个。而且,苏联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对我国也提供了一些帮助。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做了一个秘密报告,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按毛主席的话讲,他是捅了个大篓子。

这个篓子的威力有多大呢?

当时,他还没讲完,就有2人当场休克,波兰共产党的总书记直接犯心脏病死在了莫斯科。随后,社会主义阵营一片大乱,赫鲁晓夫眼睁就压不住茬了。

这可如何是好呢?

是我党帮他解决了问题。

赫鲁晓夫惹祸以后,我党连续发表了两篇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文章,才稳住了大伙的阵脚。这两篇文章,苏共一共印发了120万册,全党好好学习。

过去都是大伙学苏联老大哥,现在成了苏共学我党。东欧国家当时也在争论斯大林的问题,但争论到最后只得出来一个结果,就是看看毛主席怎么说。因此,毛主席率领的我党当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已经基本和苏联平起平坐。

1957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毛主席率领代表团第二次访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也来了不少,其中南斯拉夫和波兰还是看毛主席的面子才去的。

庆祝活动后要召开两个重要会议,赫鲁晓夫甚至跟毛主席商量,要提出来“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深谋远虑的毛主席不同意。

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确实不行,只能集中精力先发展好自己,要是“为首”了,光照顾那帮“小兄弟”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是因为毛主席要让苏联顶在前面替咱挡美国的原子弹,分担我们的战略压力。

所以毛主席在会上就提出来让苏联当红花,我们当绿叶。其实大伙心里都明白,没有毛主席,赫鲁晓夫根本玩不转。

赫鲁晓夫当时心里就是虚得很,已经表现出与美西帝国主义国家“和平相处”的妥协态度。但毛主席坚决反对,在大会的即兴发言中,老人家说大不了就是打核大战,全世界的人死一半,还能剩一半,中国6亿人,还能剩下3亿。

包括赫鲁晓夫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导人都被吓得不轻,也都没明白毛主席“敢战,才能言和”的战略思想。不过,大伙都至少明白了一个事情: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是不畏惧任何战争的

截止到这个时候,赫鲁晓夫表现得还没那么离谱,我国和苏联的关系还算非常稳定和健康。

但这一切从1958年开始改变了。

裂痕

1958年7月,在苏联内部已经站稳脚跟的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他当时心里清楚,苏联的对外政策如果要顺利地执行必须得有毛主席的支持。但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威望如日中天的毛主席已经让他感觉到很不舒服,因此他此行也想耍个小心眼。

关于这次谈判的细节,赫鲁晓夫的翻译顾达寿(毛主席给他起的中文名)在回忆录中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细节。

顾达寿

毛主席阅人无数,因此赫鲁晓夫的那点水平,老人家看得很清楚,对他在苏共中的“得位不正”颇为不屑,并曾经在我党的内部会议中批评赫鲁晓夫是“不爱学习、以势欺人的大党阀”。

在1958年的这次会谈中,赫鲁晓夫的表现非常不好。

他再次提出来要和所有的国家“和平相处”,而且否定了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战争根源”的这一著名论断。当时,赫鲁晓夫唾沫星子横飞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顾达寿看到毛主席当时看赫鲁晓夫的眼神充满了鄙夷,而且已经在尽量克制怒火。

当赫鲁晓夫提到了中苏友谊和苏联对中国的大力援助时,顾达寿注意到毛主席的脸色才稍微“多云转晴”。

随后,毛主席在用犀利的目光扫视了苏联代表们以后,开始发言,对赫鲁晓夫的观点进行了严肃的驳斥,而且告诉他:“你首先要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东风一定可以压到西风”。

被毛主席怼了回去之后,赫鲁晓夫也没水平进行反驳,只能又提出来两个合作建议。

一个就是要在我国沿岸建长波电台,以便和太平洋上的苏联舰队联络,但归属权是苏联的。另一个就是建立联合舰队的建议,毫无疑问,指挥权也将在苏军手里。

而且,赫鲁晓夫还堂而皇之给这两个项目冠以“大力援助”的名义,说是为了我国好。其实,他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一是要插手我国的国防,二是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证明中国的国防还得靠苏联,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而且,他刚说了要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相处”,那他这两个建议是什么意思?

不是自相矛盾吗?

赫鲁晓夫

他这点小心思怎么能逃过毛主席的法眼?!

毛主席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什么时候和别人妥协过?

因此,老人家断然拒绝了赫鲁晓夫的提议,同时告诉他:“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有能力打败任何侵略者!

顾达寿注意到毛主席在慷慨激昂地发言过后,狠狠地瞪了赫鲁晓夫一眼,同时,老人家竟然忍不住说了一句“表达不满的话”。

这个细节让焦躁不安的赫鲁晓夫看见了,他就赶快问顾达寿:“毛主席是不是骂我了?”顾达寿实在是没法翻译,只能告诉他毛主席是在表达不满。然后,赫鲁晓夫也嘟囔了一句“表达不满的话”。

而他和顾达寿的交谈,我方的翻译可是全都原原本本地翻译给毛主席听了。结果怎么着?

令顾达寿大感意外的是:毛主席笑了,朗声对赫鲁晓夫说道:“看来我们在原则问题上的分歧,还要继续争论下去呀!”

此时的赫鲁晓夫只能露出一丝苦笑,他心里很清楚: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绝对不会作苏联的附庸。

此次会谈只持续了4天,赫鲁晓夫就带着一肚子牢骚匆匆回了莫斯科。毛主席后来回忆道:“中苏的裂痕在1958年就已经产生了。

但是,毛主席此时仍以大局为重,还在尽量维持两国、两党的友好关系。

但,1959年,赫鲁晓夫再次访华时提到的一个建议彻底激怒了毛主席了。

他说了什么呢?

威胁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了美国,并且如愿以偿地和梦露吃了个饭,然后感叹美国人的生活真好。

随后,他第三次访问了我国。虽然对赫鲁晓夫的访美不满,但毛主席仍以大局为重,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1959年10月1日,毛主席邀请赫鲁晓夫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但是,在随后的会谈中,赫鲁晓夫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来一个令毛主席无比愤怒地“建议”。

是什么建议呢?

他不但要和美国“和平相处”,作为与美国的交换条件,他要求我国放弃武力解放台湾!这可就踩了毛主席的红线。

而且,赫鲁晓夫此次在会谈中已经有些肆无忌惮,对我军炮击金门的事情指指点点,“提醒”我国不要去招惹帝国主义,并且在中印边境冲突的问题上严重偏袒印度。甚至,他还和严辞反驳的陈毅元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毛主席对他也没客气,告诉他:“你给我们扣了那么多帽子,那我也送你一顶——'右倾机会主义’!”没把赫鲁晓夫说成“投降主义”,毛主席已经很客气了。

被毛主席驳斥得哑口无言的赫鲁晓夫回到国内后,对毛主席和我国大放厥词。并于1960年撤走了所有的苏联援华专家,给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他扛起“反华”大旗,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孤立我国。在1962年爆发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苏联大力支持印度,不但提供了巨额的武器和物资援助,而且在中苏边境调集重兵对我国施压。

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了苏联的领导,我国在当年派出以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庆祝活动,希望能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勃列日涅夫来了一句“原政策不变”,从而熄灭了双方缓和的最后一丝希望。

勃列日涅夫

到1969年初,苏联沿着中苏、中蒙边境已经陈兵54个师,兵力超过100万,苏联挑起的边境地区冲突超过4000起。

3月,我军在珍宝岛发动自卫反击战。苏联解体后,根据俄罗斯方面披露的资料,苏军当时死58人,伤94人,坦克装甲车被摧毁17辆,明显是吃了大亏。

但毛主席已经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并在3月15日提出了“准备打仗”。彼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达到空前的660万,东南方向的部队已经开始陆续北调。全国“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始向华中和西南地区转移。

此时的苏联政府和军方通过《真理报》和《红星报》陆续发出了赤裸裸的核战争威胁。

全世界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因为所有的人知道苏联敢用核武器,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就敢死战到底。而核大战爆发后,全世界没有人可以幸免。

9月11日,苏联外长柯西金参加完胡志明的葬礼后,顺路访华,与周总理在机场进行了3个小时的紧急会谈,貌似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但是,毛主席提到了日本空袭珍珠港前的外交烟雾弹。我们对敌人的进攻绝对不能心存任何侥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我国宣布进行了两次当量分别为2万吨和2.5万吨的地下核试验,同时,轰炸机也进行了空投300万吨当量氢弹的试验。苏联人在日后评价说“这根本不是核试验,这是在进行临战前的最后检测!

9月30日,为了防止苏联在我国国庆期间发动突袭,解放军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三北地区的部队全部进入阵地,指挥员全部进入战备指挥所。北京及附近机场的战斗机全部疏散,跑道上放置障碍物,所有地勤人员都领了武器,这就是要防止苏联发动像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空降行动。

国庆二十周年阅兵

当年国庆虽然平安无事,但当时苏军在边境地区的飞机一个小时就可以飞到北京,地面装甲部队从中蒙边境沿赤峰、张家口几天内就可以杀入华北腹地。而如果使用弹道导弹攻击,留给中央领导疏散的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

因此,10月14日,根据毛主席“中央领导人不要集中在北京”的指示,各位首长开始转移,要求在10月20日中苏会谈前完成。毛主席按计划前往武汉,林彪前往苏州,其他首长也陆续动身分别前往开封、合肥、广州等地。

以周总理为首的留守北京的党政军领导则进入西山的“三防”战略指挥部。

周总理

10月15日晚,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汇报:“中国面向苏联方向的导弹地面引导站全部开机”。苏联人此时对毛主席在1957年那次会议上关于核大战的发言仍然记忆犹新。

10月20日,中苏关于边境问题的如谈按期举行,危机基本解除。全世界的心终于又放回肚子里了。

时过境迁,这次危机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毛主席“敢战,才能言和”的战略思想却永远不会过时。

来自敌人的评价往往是最客观的。在毛主席逝世后,尼克松说道:“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次呼吸的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越发佩服毛主席,他在57年对苏联的建议真高明
阿尔巴尼亚到底有多可恨?接受我国百亿资助,最后却反咬我国一口
西安事变时,斯大林发来一份电报,毛主席看后,勃然大怒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两大领
为什么说是赫鲁晓夫把苏联推向解体的边缘?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要见玛丽莲梦露,美国的安排让他表示很满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