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老总76岁病逝,4年后举行追悼会,侄女彭钢却觉得悼词不尽人意
userphoto

2022.12.24 甘肃

关注

自1959年之后,彭老总的人生便充满了颠簸,他先是被迫离开军队,转往行政岗位工作。在动荡时期又受到腐坏分子的迫害,不断被批评和处分,精神和身体皆遭到严重损害,最终于1974年遗憾离世,不禁令人惋惜。

故事还要从1959年说起,彭老总在家乡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了基层生产中存在“左”的问题,粮食及工业品产量数据有不少的虚浮。彭老总当即将此事上报给党中央,请求对错误进行矫正,让国家重回发展的正轨。

此举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但在思想激进的50年代末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一些人抓住话柄,开始给彭老总扣帽子,批评老总过于保守。一时间,彭老总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被迫辞去一切职务,搬出中南海,前往郊野居住。

直至60年代中期,彭老总才重新复出,毛主席委派他去大西南协助李井泉等同志搞建设,挖洞积粮炼钢铁,以防备在北方虎视眈眈的苏联。然而,仅仅1年后,动荡来了,彭老总再次受到冲击,很快便病倒了。

可丧心病狂的腐坏分子却并不打算放过彭老总,他们将病房当作审讯室,经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问彭老总,要他交代所谓的“罪行”。最终,在1974年,彭老总不堪重负,溘然长逝,时年76岁。由于当时政治态势比较敏感,党中央不便给彭老总开追悼会,周总理偷偷将彭老总的骨灰送到四川保护起来,以免受到坏人的破坏。

1978年,党中央为彭老总平反,并决定给他开一个追悼会。邓公亲自出马,担任主持人,并让部队的文宣部门写一篇悼词,以表达对彭老总的追思。由于当时拨乱反正工作还没全部完成,文宣干部还是比较谨慎的,下笔的时候刻意在回避一些东西,这就导致整个文章看起来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邓公在审阅完悼词的初稿之后,觉得实在不妥当,于是便将稿子退回去,要求重新润色,同时嘱咐文宣干部要大胆一些,多写笔墨,少些避讳。最终,经过好几次修改,最终稿完成,邓公将其转给彭老总的侄女彭钢看。

彭钢觉得这份悼词仍不够“严谨”,有两处不尽人意,其一,彭老总的病逝原因没有谁清楚,只是一笔带过,太过于简略。其二,文中说彭老总是人民武装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这种表达太过于狭隘,彭老总应该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才对。

不过鉴于70年代末特殊环境,彭钢的修改意见并没有被落实,党中央还是采用了文宣干部拟定的最终稿。直至1981年,邓公在指示最高法审判了江、姚等人,彻底为动荡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党中央又重新审视了彭老总的事情,让有关部门客观评价彭老总的功绩,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他的清名。不久之后,彭钢在征得党中央的同意后,将彭老总的骨灰从北京迁回家乡安葬。这是彭老总临终前的遗愿,他想要落叶归根,和两位弟弟长眠一处,在另一个世界重叙兄弟亲情。

毫无疑问,彭老总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是党和国家极其重要的功勋人物。他在战争年代数次力挽狂澜,将人民武装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在困境之中找到了一条取胜之道,带领仁人志士们击败一切当面之敌,实现了民族解放的伟大夙愿,为老百姓打下一片新天地。让大家能自由、幸福的生活在人民政权的庇护下,让我们向这位伟大而又不屈的人民英雄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德怀去世后,悼词为邓小平亲自撰写,彭侄女为何提出不满?
彭德怀刚正不阿,他的侄女也铁面无私,绰号“军中女包公”
1996年,彭钢等人向党中央提出一个彭德怀的遗愿,中央批示:同意
1974年彭德怀骨灰失踪之谜:1978年举行追悼会,骨灰却找不到了?
1978年彭老总追悼会上,来了位不速之客,为何彭家人愤怒至极
1978年,邓小平积极为彭德怀平反,华国锋:你当年不也反对彭德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