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解1955年1月14日以前初选大将人选的变动

1954年12月22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决定军衔评定工作再次启动,会议决定1955年全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薪金制以及颁发勋章、奖章。1954年12月31日,总干部部上报国防部长彭德怀并军委,建议1955年1月15日召开全军军衔奖励工作会议,布置军衔制度的实施问题,并对总干部部上报的全军各大单位拟评的上将名单进行综合评议。至此,从1954年12月底开始,全军军衔评定工作在搁置了近两年后,得以全面开展。

根据中央军委的评衔指示,总干部部于1955年1月12日下发《评定军衔的工作指示》,其中强调"中将以上军衔,由中央军委于1955年1、2月间先行确定,以便全军依此标准向下排列,逐级评定"。为此总干部部对54年初军委高干会初评的元帅与大将人选进行了更新,又上报毛主席与党中央。

全军评衔工作提上日程后,军委主席毛泽东审议总干部部上报的拟评元帅与大将人选后,对军队评衔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毛主席提出,全军评衔工作拟分为两批,第一期为评定现役军官的军衔;第二期评定已从军队转业的预备役人员的军衔。现已从军队转到政府与地方工作且未再担任军队实际性职务的干部,暂不参加军队第一期现役军官评衔工作,他们的军衔待第一期军衔评定工作结束后第二期再评。据此毛主席明确表示将不参加军队的评衔工作。毛主席说:"我是个文人,一直与枪无缘,只是在井冈山会师见朱老总时临时配带过一把枪。我这个军委主席只是党内分工,分工负责军事,大元帅还是不要评了,外国有的,我们不一定要有,让我穿上大元帅服,扎上武装带,多不舒服呀!行个军礼也不标准,还是不评为好!这次总干部部上报的12位拟评元帅人选,除原有的恩来等11人外,现又加上了少奇,大将人选也有原11人增加到15人。要我说,元帅与大将人选多了些!恩来与少奇最好不评衔。倘若我们三人都评上了帅,再加上朱老总,我们四人穿上元帅服去会见外国领导人,那中国不就被外人称之为军人专政的国家,这可要不得!至于大将吗,像子恢、先念现已是副总理,鼎丞任高检长,代远负责铁路,他们几人已脱下军装转政府工作,政府一摊子已够他们受的,就不要再让他们穿大将军服了!"军委与总干部部在收到毛主席的评衔指示后,对初评元帅与大将名单又进行了讨论,本期将专门详述1955年1月15日前后初选大将人选的更迭变动,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1954年12月以前拟评11位大将人选

共和国军队首次评衔工作开始于1953年上半年,由于各项工作挤在一起甚为不便,加上援朝战争的结束,首次评衔在两次延期后推迟到1955年才重新开始。虽然53年上半年启动全军评衔工作搁置长达一年多,但全军大将以上人员军衔的初评已呼之欲出,在1953年12月9日至1954年1月26日举行的全国党的军事系统高干会议上,随着中央决定增加七位军委副主席以及增加徐海东为军委委员,军事系统高干会初步评出了拟评元帅与大将草案。关于初评大将草案,高干会通过了一个十一人大将名单,具体军事系统高干会通过的拟评十一位大将人选为:

  • 军委委员:粟裕,徐海东,张云逸,李先念,罗瑞卿
  • 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
  • 各大军区领导人:滕代远(华北军区副司令员)、陈赓(西南军区副司令员),谭政(中南军区第三政委),谭震林(华东军区副政委)
  • 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在军事系统高干会通过的11位初评大将名单中,粟裕与张云逸二人曾入选了初评16人元帅草案。由于元帅名额的削减,二人由上报拟评元帅改评为大将。在这份大将名单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病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原红25军军长徐海东,被毛主席专门提议增加为军委委员并入列大将名单。除以上三位大将人选外,另八位大将人选中,有两位军委委员红四方面军大将代表李先念与公安部队司令员罗瑞卿。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以红三军团与后勤系统入选大将名单。军兵种大将代表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与四大军区领导人平江起义代表滕代远、129师二野代表陈赓以及我军出色的政工代表"二谭"(谭政、谭震林)凭借军中服务的经历、革命贡献成功入选为大将人选。

根据当时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的建议并借鉴当时苏军大将授衔标准,大将的军队级别必须为正兵团级以上。1954年1月入选初评大将的十一位人选,军队级别均为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其中有4人还评定了地方级别:张云逸,行政三级;李先念、谭震林、罗瑞卿,行政四级。从级别与军队职务来衡量,十一位大将人选也均符合评定大将标准。

二,1954年12月底评衔工作再次启动后,罗荣桓上报15人拟评大将候选人

1954年12月底,全军评衔工作系统新开启后,为使全军军衔评定工作顺利进行,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根据军委的意图,对54年初评元帅与大将名单进行了更改。鉴于初评元帅名单中只有陈毅一人为新四军代表,罗荣桓与彭德怀商议后,在原11人初评元帅名单中增加了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在大将人选中也相应加下了新四军在大将中的比例,增加邓子恢、张鼎丞二人为大将人选。同时加入薄一波、王树声分别作为山西新军与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的代表入选拟评大将名单。经彭罗二人商议后新增加的四位拟评大将人选为:

  • 红军闽西根据地领导人、新四军领导人邓子恢与张鼎丞
  • 山西新军与决死纵队领导人薄一波
  • 黄麻起义与红四方面军代表王树声

三,1955年1月14日军委座谈会召开以前初评大将人选的变动

1955年1月上旬,罗荣桓将拟定的初评元帅与大将名单上报毛主席初审,在毛主席对评衔工作做出专门指示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彭罗二人统一了意见。对大将与元帅候选人名单进行了修正,然后交1月14日召开的军委座谈会上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拟定出元帅与大将候选名单与上将拟评人选,然后上报中央审议。经彭罗二人商议的初评元帅与大将人选为:

  • 一,关于元帅人选,现任军委主席与军委委员均评定为元帅,其中军委主席毛泽东为大元帅,其他十一位军委委员评定为元帅
  • 二,关于大将人选,大将名额为15人,除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八位54年已拟评为大将人选外,增加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肖克、王震、周纯全七人为拟评大将人选

彭罗二人拟评的元帅与大将名单中,较之54年初拟定的元帅与大将名单,有了不小变动。元帅人选仍为十一人,不过彭罗二人的元帅名单中少了原上榜的周恩来,取代他的是百色起义领导人、军委委员小平同志。拟评大将人选由原来的11人上升为15人。在这份15人初评大将名单中,除保留54年拟定大将名单中的八人外,又增加七人为新的大将人选。较之于罗荣桓原上报的15人拟评大将名单,其中也有着六人不同。让我们对照一下1954年1月至1955年1月,罗荣桓先后上报中央的三份拟评大将名单有何异同:

  • 1954年1月军事系统高干会评定的大将名单(拟评11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滕代远、李先念、陈赓、谭震林、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
  • 1955年1月上旬罗荣桓草拟的大将拟评名单(拟评15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滕代远、李先念、陈赓、谭震林、薄一波、邓子恢、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张鼎丞、王树声。
  • 1955年1月14日前彭罗二人商议的15人拟评大将名单(拟评15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肖克、王震、周纯全。

1955年1月14日至15日,为布置与开展军衔制度的实施,审议各大单位上报的拟评上将人选与向中央书记处建议拟评元帅与大将人选,彭德怀主持召开了讨论军衔的军委座谈会,在京的军委委员除陈毅与邓小平二人以外,均出席了军委座谈会,经过两天认真研究,一致通过了初评上将以上名单,其中关于初评大将人选,军委座谈会在综合讨论罗荣桓拟定的15人大将名单后,通过了两个初评大将方案,大将人选又有了很大改动……

连载更新中,待续更新中……详见下期《解析军委座谈会通过的初评大将人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讨1954年初评大将名单都有谁?
考证毛主席否决粟裕为帅选中陈毅为帅的具体时间
解析55年评衔时毛主席的三次批示引发的红四方面军上将人选的变动
1955年陶铸未被授予军衔,李先念:我授上将,陶铸就得是元帅
初评元帅名单连载之三_粟裕与张云逸也曾入选初评元帅草案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彭德怀、罗荣桓、宋任穷递交周总理刘少奇审批,贺龙陈毅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