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埔一期“又文又武”李默庵,无颜见总理,86岁才回国

黄埔军校一期的数百名学员中可谓人才济济,将星闪耀,诸如我党的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国民党方面的胡宗南、李仙洲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这批人中龙凤、或者乱世枭雄中,有一个人又不能不提,他就是号称“文武全才”的李默庵。

这位全才曾经是黄埔一期中第一个成为我党党员的学生,曾经是周总理最为器重的学生,曾经是陈赓同志视同手足的兄弟,曾经是叶剑英元帅难得的好搭档。

但他后来的所做所为却气得周总理怒斥:“你太让我失望了!”也恨得陈赓同志大骂他“乱咬人”。

不过,当他几十年后回国的时候,却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热烈欢迎。

那么,李默庵到底做过什么,以至于他的一生会如此跌宕起伏,前后反转呢?

“第一个”

1923年12月的一个下午,长沙的小吴门火车站,几名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湖南青年扛着铺盖卷玩命地往乱哄哄的火车上挤。

这几位年轻人的目的地是广州,此行是要去参加黄埔军校的复试。他们的带头大哥叫陈赓,在湘军里干过几年,社会经验丰富。眼看着火车就要开了,陈赓却发现有一个非常积极要从军的小老弟却还没来,这是怎么回事?这小子变卦了吗?

陈赓

汽笛拉响,火车的钢轮开始缓缓转动,就在此时,一个小个子年轻人扛着行李气喘吁吁地跑上了月台。正在焦急地四处张望的陈赓立刻眼前一亮,大喊道:“李默庵!这边!快跑呀!”

李默庵眼看着火车越开越快,脚底下立刻生风,要说他也是当兵的好材料,跑得不慢。陈赓此时又重新挤回到车厢大门旁边,用力地伸出手去拉他。

万幸,兄弟二人的双手紧紧地抓在了一起,李默庵纵身一跃,跳上了火车。陈赓当时也没想到,他这么一拽,就把一位日后的国民党中将拉上了历史舞台。

这里插一句的是李默庵生于1904年,比陈赓小1岁,不管日后兄弟二人代表两党杀得如何天昏地暗,他都把陈赓当成自己的大哥。

这几个兄弟在陈赓的带领下来到广州后就傻了眼,为啥呢?

因为没人管他们,最后连住店的钱都没有了,好在程潜当时在广州开办了陆军讲武学堂,走投无路的这几位才最终安顿了下来。1924年12月,讲武学堂和黄埔军校合并,陈赓和李默庵才终于坐着轮渡踏上了黄埔小岛,从此开始了各自戎马倥偬的一生。

虽然在黄埔一期中,李默庵算是入学晚的,但在军事训练和政治活动中却表现非常突出,加上和陈赓的莫逆关系,他入校不久就认识了政治部主任周总理。周总理也非常看好他,所以要求陈赓积极发展李默庵加入我党。

李默庵

李默庵为何让周总理都如此青睐呢?通过两个例子可以证明。

在第一期学员中,入学成绩最好的是我党党员蒋先云(1921年入党),同时他也是学生党支部的书记。第二名贺衷寒,以后成了国民党大特务,第三名就是陈赓,这三位并称为“黄埔三杰”。但李默庵成为后起之秀后,“三杰”就有了新版本:蒋先云、陈赓、李默庵。

蒋先云

当时,在黄埔一期里还有个顺口溜,说“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但是后来又多了一个“又文又武李默庵”。

1925年,在我党党员李之龙(1921年党员)和蒋先云的介绍下,李默庵秘密加入我党,而且他是黄埔一期中第一个成为共产党员的学生,当然那些提前入党的师兄们不算在内。

周总理非常高兴,经常会单独找他谈话,4月,李默庵毕业后,周总理还把他调到政治部在自己身边工作。在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里,从某种程度上说,周总理和李默庵的感情是最深的。

1926年1月,李默庵调到国民革命军第1军20师2团担任党代表,团长就是未来的叶剑英老总。据记载,他和叶老总的关系甚好。此时,李默庵可谓是我党一手培养起来的一颗未来之星。

然而,在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黄埔一期的学生所要面对的考验太多了。当时,蒋介石也正在通过自己的伪装加紧拉拢黄埔学生成为自己的羽翼。

黄埔军校是在小岛上,周围非常安静,很多黄埔一期学生都记得每天早晨他们最先听到的就是一阵由江边而来的清晰皮靴声。每当皮靴声抵达校门的时候,起床号也准时响起。

而这靴子的主人就是蒋介石。

同时,蒋介石经常大谈拥护孙国父的“三民主义”,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平日也都是表现出“平易近人”,经常会找学生谈话,言谈之间还会拍拍学生的肩膀,摸摸学生的头表示亲近之感。

因此,当时很多黄埔一期的学生对蒋介石也多有好感,并不知不觉地在立场上慢慢倾向了过去。李默庵就是其中“不谙世事”的一位,而更要命的是,他与我党之间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大的间隙。这是为何呢?

要说原因,是真让人觉得有点啼笑皆非,但也说明了李默庵当时在心理和阶级立场上的不成熟。

在1925年参加东征后,李默庵的一个广东籍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个姓曾的女孩,两位年轻人情投意合,关系发展得很快。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李默庵呢,却把个人感情凌驾在了革命事业之上。

每个周末,校内的党支部都会有党员活动,但李默庵因为要去约会,就经常请假,这让同学们非常不满,许继慎(烈士)就批评他“太浪漫”。所以党小组后来再开会,也就不再通知李默庵了。

许继慎

除了在纪律方面,李默庵觉得党组织对他有太大的约束,在革命事业的追求上,他的思想也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我党同志的信仰是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解放,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李默庵的思想还停留在地主阶级层面,认为从军就是为了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与此同时,在黄埔军校内,我党党员和左派学生的组织“青军会”和蒋介石暗中扶植的右派学生组织“孙文会”已经势同水火,斗争异常激烈,就差开枪了。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趁机提出中共党员要么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要么脱离共产党。随后,我党有200多名党员退出第一军,但也有39名党员宣布脱离我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默庵居然是其中的第一个!

周总理闻讯大怒,怒斥他道:“第一个入党的是你!第一个退党的也是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面对恩师的斥责,李默庵无言以对,在日后的很长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无颜再面对周总理、大哥陈赓和老领导叶剑英。

那么,铁心投靠蒋介石的李默庵在国民党阵营将混得如何呢?

功过是非

蒋介石对李默庵倒是非常器重,李默庵在脱离我党后,凭借北伐和中原大战中的战功一路晋升到第10师的中将师长,很多一期的同窗甚至都在他手下当旅长和团长。

时间来到1932年,李默庵终于迎来了与红军中昔日黄埔同窗的激烈厮杀。

当时,红军共有3大苏区根据地,其中井冈山根据地是由毛主席和朱老总领导建立,湘西根据地是由贺龙老总领导建立,只有鄂豫皖苏区基本是靠我党和红军内的黄埔系学生创建的,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地内的红军高级将领有超过80人都是黄埔系毕业生。

而且,鄂豫皖苏区横亘在南京和武汉之间,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因此,蒋介石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

1932年6月,蒋介石亲自挂帅,调集50万大军对鄂豫皖苏区展开了空前规模的第四次“围剿”,领军的更是有黄埔嫡系的李默庵、胡宗南、汤恩伯等组成的“全明星阵容”。

而红四方面军的阵势也绝不简单,徐向前、陈赓、蔡申熙等一众黄埔一期毕业生率部奋起还击,昔日的同窗们终于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当时,陈赓率领红12师从麻城回援黄安,与李默庵带领的国民党第10师于8月12日在冯寿二地区最先迎头相撞,两军随即展开了异常惨烈的遭遇战。双方后续部队在听到战场的枪炮声后,纷纷快速增援,最后,这场遭遇战打成了血肉横飞的攻坚战。

陈赓

徐向前元帅后来回忆道:自己一生征战无数,鄂豫皖这一战是中国近现代战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打得天昏地暗。

打到最后,眼看红军一波又一波舍生忘死地增援,李默庵率先坚持不住,建议卫立煌撤退。陈赓方面对敌情也不甚了解,所以也没追击,黄安保卫战遂以红军胜利告终。

劫后余生的李默庵在战后对卫立煌说道:“当时真是捏了一把汗,要是咱们被抓住,我还好说,对面是我大哥(陈赓),肯定饶我一命,但您卫老总可就不好说了。”

卫立煌

虽然这段话有开玩笑的成分,但当时红军的顽强抵抗真是让李默庵十分后怕。与此同时,陈赓同志则正在骂他:“这个李默庵真是疯了,到处乱咬!”不过,谁也没想到就在几年后,面对日寇的入侵,国共双方将开始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爆发后,李默庵来到西安,他万万没想到会有一位特殊的客人登门拜访。

一天下午,卫兵通报有两人到访,还没等李默庵问清楚是谁,他就看见两位先生走了进来,前面一位仪表堂堂,凛然正气,正是他的昔日恩师~周总理

一别10余年,而且是在如此特殊的氛围下相逢,周总理却只带了一名随从直接找到了他的师部,李默庵可真是惊到了,连忙上前抱歉道:“周主任,怎么能劳您大驾,应该学生去拜见您才对,实在是失礼了!”

周总理则笑道:“都是黄埔出身,何必拘于礼数?”随后,师生二人相谈甚欢。周总理还背出了李默庵写的一句诗“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始干。”这又把李默庵吓了一跳,为何呢?

因为这句诗是他在第四次“围剿”时所写,然后自己用电台发给了老婆,随从都不知道,可周总理是怎么知道的呢?

周总理也没避讳,直接告诉他,当时他发报的时候,这条电文被红军侦听部门截获了,周总理看到后,觉得他写的不错,于是就记在了心里。

几十年以后,李默庵才通过黄埔同学会的秘书长杨荫东了解到当时周总理屈尊主动拜访他,是因为没有放弃对他的期望,希望他可以在国共合作抗日方面多做出些贡献。

事后证明,周总理并没有看错这位学生,李默庵在抗战中表现优异,率部打出了中华男人的血性。

1937年,时任第14军军长的李默庵

在华北与日军血战3年后,1940年李默庵调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教育长,给他当副手的正是老上级叶剑英,但位置的互换并没有影响昔日两位同僚的愉快合作。

他们一起共培养出4000多名游击战人才,为日后国共两党在敌后通过游击战沉重打击日军提供了充足的骨干人员。

叶剑英

抗战胜利后,李默庵作为浙江省内的最高军事长官接受了日军的投降。不过,蒋介石彼时已经在阴谋发动内战,那李默庵还将那么“幼稚”地追随他一条路跑到黑,再次与我党为敌吗?

统一

在解放战争开始阶段,李默庵还是对蒋介石抱有愚忠的态度,但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打醒了。

1946年,他指挥12万国民党军队进犯苏中解放区,结果让粟裕同志打了一个七战七捷,被消灭了5万多人,从那以后,他也没从我军身上占到什么便宜。这下,李默庵终于想明白了,而且他在国民党高层浸淫了20余年,很多事情,他也应该看明白了,蒋介石终将被历史抛弃,中国的民心所向是共产党。

粟裕

1949年8月13日,李默庵在香港与44位国民党将领一起通电起义反蒋,随即就被大骇的蒋介石给开除了党籍。当时的形势还是很危险,他们当中积极组织反蒋的杨杰先生就被国民党特务所暗杀。

不过,蒋介石还是没忘再拉拢一下李默庵,让人带话给他,让他放弃反蒋,去台湾。李默庵这次终于下定了决心,让传话的人告诉蒋介石自己已经决定退出军界。

同时,我党也对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参加人民政协的工作。但李默庵心怀愧疚,认为自己与我党对抗多年,对人民没有尺寸之功,仅凭一两次声明就到人民政府任职,实属不妥。

1951年,李默庵变卖家产举家移民阿根廷,1964年又迁居美国。在此期间,周总理在国内接见第一、二批国民党特赦战犯的时候,还提到:“不知道李默庵去哪里了,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言谈话语间都流露着对这位昔日爱徒的惦念。

1981年10月,受全国政协邀请,李默庵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邓颖超大姐向大家介绍到:“这位是爱国将领李默庵”。而且还告诉他周总理在世的时候一直在打听他的消息。闻之,李默庵老泪纵横。

1985年,在黄埔军校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邓颖超亲切会见李默庵,与他握手。

这次回国,李默庵还见到了叶剑英元帅,他满怀愧疚地说道:“和您共事两次,最后都没和您走。”叶帅则大度笑道:“你现在跟着党走,也不晚呀!”

此后,李默庵则与昔日两岸的黄埔同窗与袍泽们一起为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和两岸统一而一直积极奔走,并于1990年,86岁时回国定居。

1981年10月,李默庵夫妇与女儿李碧如在北京长城合影

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将军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唯一挂念的就是祖国统一。

无论功过,无论多久,李默庵将军最终回到了当初自己所选择的正确道路,他对祖国的贡献值得被史册和后辈们所铭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恩来非常欣赏这名黄埔一期生李默庵,他却愧对厚爱,晚年才叶落归根
周总理高徒多年不肯回国,81年回国后,邓颖超一句话让他当众道歉
黄埔师生的恩怨情仇
当猛将遇上虎将:陈赓曾让哪些黄埔同学吃了败仗?
这名大将出于黄埔,却是黄埔克星,众多黄埔名将都败在了他的手上
1981年李默庵回国,当面向邓颖超道歉,邓颖超:恩来找你找得好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