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民党军界分为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桂系、川军、滇军等等众多派系。一般来说,国民党军的各个派系只有一个老大,比如中央军的蒋介石、晋绥军的阎锡山等等。可是国民党“新桂系”却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个老大“双头共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武昌起义爆发后,土匪出身的清朝广西提督陆荣廷趁机当上了民国的广西都督,成为控制广西的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早年都是陆荣廷的部下。但因为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新式军校出身,所以一直看不惯土匪出身的陆荣廷及其嫡系,这也为“新桂系”取代“旧桂系”埋下了伏笔。
1921年,支持北洋军阀的陆荣廷被支持中山先生的广东军阀许崇智击败,其麾下大将沈鸿英趁机取代陆荣廷控制了广西。然而沈鸿英此人还比不上陆荣廷,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当时在沈鸿英麾下担任旅长的黄绍竑(新桂系三巨头之一)就找白崇禧商量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沈鸿英
白崇禧认为跟着支持北洋军阀的沈鸿英是没有出路的,不如“擒沈鸿英以献孙公”。黄绍竑赞同白崇禧的意见,两人决定“倒沈”。“倒沈”的第一步是要获得外援,特别是粤军的支持。为了能够及时获得粤军的支援,黄绍竑和白崇禧决定攻占广西与广东之间的交通要地——梧州。
但是黄绍竑和白崇禧手中的兵力当时不足以攻占梧州,而粤军也指望不上。无奈之下,黄绍竑派白崇禧向当时驻扎在玉林的李宗仁求助,这也是李宗仁与白崇禧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李宗仁与白崇禧在这次见面中都有相恨见晚之感,李宗仁当即同意派兵帮助黄绍竑和白崇禧。
得到李宗仁支援的黄绍竑成功地攻占梧州,迎接粤军李济深部入城。随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又一起占领了桂平、平南一带,将三人的地盘连成一片。在这个过程中,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部队逐渐合并为同一集团,后世将三人这次联合作战视为“新桂系”的诞生。
正因如此,新桂系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巨头共治”,导致新桂系没有像其他国民党军阀那样变成某个人的私人武装。黄绍竑后来逐渐退出了国民党军界,新桂系也就由“三巨头共治”变成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双头共治”,直到新桂系被解放军消灭。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