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行太保”罗炳辉将军(8)——先打弱敌

十九先打弱敌

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的失败,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军政部长何应钦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约二十万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原则,积极部署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早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初,即一月中旬,根据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设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组成,周恩来为书记,在周未到达前,由项英代理书记;同时,在苏区设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朱德任副主席兼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随即撤销。后因形势发展和反“围剿”的需要,苏区中央局和中央军委于六月改组,毛泽东任中央局代理书记兼军委主席,朱德、项英任中央局委员和军委副主席、

三月下旬,敌人的部署调整完毕,计划分四路向中央苏区发动进攻:第十九路军由蔡廷锴代理总指挥,辖第六十、第六十一师及第十二师之第三十四旅,由兴国向龙冈头、宁都进攻;第五路军由玉金钰任总指挥,辖第四十七、第二十八、第四十三、第五十四和第七十七师,由吉安、泰和、吉水、永丰向东固、藤田方向进攻;第二十六路军由孙连仲任总指挥,辖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和骑兵第一师,由乐安、宜黄向东韶、小布进攻;第六路军由朱绍良任总指挥,辖第五、第八、第二十四和新编第十三师,由南丰、八都向广昌、黄陂进攻。

这就是说,从西到东,从江西的吉安到福建的建宁,部署了一条长达八百里的弧形战线,每个师都有六七十里路的进攻正面。为了保证这次“清剿”的成功,何应钦还部署第五十二师担任维护赣江交通和当地“清剿”,三个航空队执行侦察和轰炸任务;又部署位于宁化的第五十六师和新十四旅,位于连城、长汀的独立第三十二旅,位于上杭、武平的第四十九师,位于蕉岭的第六十二师等部加强戒备,防堵红军向东南转移。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蒋介石企图速战速决的意图,“三个月消灭红军”,搞垮中央革命根据地。

面对蒋介石“二十万军重入赣”的形势,苏区中央局在赣南召开扩大会议。罗炳辉、谭震林和红一、三军团其他各军的军长、政委一起,参加了这次会议。毛泽东在会议发言中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着重指出:第二次“围剿”的敌军数量虽多,但全属蒋介石的非嫡系部队,内部矛盾重重,弱点很多,给养和运输十分困难,地形不熟,情况不明,官兵恐慌。我军则士气旺盛,上下团结,求战心切,准备充分。地方群众对敌仇恨,对红军热烈拥护,支前工作比前次更有经验、更有准备、更有办法。

总之,胜利的条件比上次反“围剿”时更具备,因而也更有把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敢不敢打?与会同志对毛泽东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朱德、彭德怀以及罗炳辉等红军高级干部踊跃发言,拥护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和战略部署。大家信心十足,一致主张坚决打,用诱敌深入和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来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对红军如何行动和如何具体打法,红一方面军总部又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在黄陂、古龙冈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反复进行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认为:敌第十九路军、第二十六路军和第六路军,均为最强或较强之敌;而第五路军所辖各师则较弱,其中郭华宗的第四十三师、王金钰兼的第四十七师、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均从北方新到,公秉藩的第二十八师、罗霖的第七十七师在第一次“围剿”中被红军打过,对红军有畏惧心理,战斗力较弱,先打该敌容易取胜。

同时,红军如果从东向西打,则受赣江限制,而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可在闽赣交界的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根据地,征集资财,便于打破敌人的“围剿”。因此,决定先打弱敌,即先打王金钰的第五路军,并且选择在条件最有利的东固打,然后从西向东横扫。罗炳辉通过多次参加军事会议的讨论,对第二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更明确了,对如何战胜敌人心中更有底了。

这时,红一方面军仍是第一、第三两个军团,约三万多人,人数较前虽略有减少,但经过第一次反“围剿”的锻炼和胜利后的养精蓄锐,战斗力有了提高。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已为广大军民认识和接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也从各方面进行了反“围剿”的准备。

在此前后,罗炳辉和谭震林率领红十二军,遵照红一方面军总部的命令,在宁都城和大柏地等地,边整顿、训练,边筹款和做群众工作。在部队和驻地附近群众中,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第四号通令《二次战争的意义、目前敌我的形势和争取二次战争胜利的准备工作》和《第二次大战的八个大胜利的条件》等文件为依据,联系红军指战员和群众中的思想实际,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提高胜利信心;同时,帮助地方组织赤卫军、少先队学习游击战术,研究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的措施。这些,都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稍后,红十二军遵照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的命令,将三十五师拨归红三军指挥,配合地方武装,以游击战术阻击进犯之敌。

四月一日,敌人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尽管何应钦一再命令催促,各路敌人鉴于第一次“围剿”失败的教训,不敢长驱直入,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齐头并进,观望不前。尤其是红军地方武装、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的不断袭扰,搞得敌人昏头转向,师长们怕步张辉瓒的后尘,中下级军官怕当俘虏,因而进展迟缓。至四月二十

三日,敌先后进至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广昌等地。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各部遵照朱德、毛泽东四月十九日关于“以极迅速行动首先消灭王金钰敌军,转

向敌军攻围线后方与敌军作战,务期各个消灭敌军”的命令,秘密转移到退却的终点龙冈、上固、东固地区,罗炳辉和谭震林率红十二军进至上固附近之回龙,待机歼敌。此时,各路进犯之敌已进到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对红军谈虎色变。于是,只顾加修工事,把头缩在乌龟壳里。由第五路军参谋长齐向辰率领的第四十七师进至富田后,就深沟高垒,筑成堡寨:大型的可容一个营的兵力,中型的能容一个连,小型的能容一个排或一个班,用交通壕联络,非常坚固险要。敌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还带领全师连以上军官到富田参观,命令所属仿效修筑,加强工事,分兵固守。这样,就与蒋介石要求速战速决的愿望相反,进攻的速度就象老牛拉车一样慢慢腾腾了。

由于敌人工事坚固,又蹲在工事里不出来,红军主力就在东固地区待机。当时分析,敌人非继续进攻不可,而且一定会到东固来,因此就耐心等待。在那里,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和红军主力一样,加强对外的警戒,密切注视敌情变化,严密封锁消息,继续进行战备动员,抓紧战前训练,具体研究消灭王金钰所属部队的部署。

由于当时红军主力隐蔽集结在一个狭小的地区内,条件差,那一段时间红军的生活相当艰苦,不得不节衣缩食,每日由三餐改为两餐,自行上山打柴、采野菜。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的政委李志民,后来在《中央苏区反一、二、三次大“围剿”的片断回忆》一文中,专门讲到这一段的情况:第二次反“围剿”时,我们在东固等待敌人离开坚固的工事,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我们军队那么多人,集中在那么一个小地方,粮食、蔬菜、

食油都碰到很大困难。没有菜吃,我们就上山拔笋子、下水捉鱼、捡田螺。笋子又无油,吃得肚子更难受。但我们把敌人拖得更苦,他们说:“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剿匪是无期徒刑。”

五月上旬,敌第五路军总指挥王金钰因事去南京,其前线和后方均交参谋长齐向辰负责。齐向辰见离何应钦要求五月十五日攻占东固的限期已近,甚为焦急。五月十一日,又接何应钦电令:“连日派飞机侦察,均未见敌踪,仍盼鼓励所属,不顾一切,奋勇前进,如期攻下东固,树各路之先声。”

五月十二日,齐向辰下达命令:第四十七师从现地富田出发,第二十八师从现地固陂出发,向东固攻击前进,限十五日前占领东固。五月十三日,敌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开始向东固前进。

敌人的出动,给红军主力创造了于运动中歼敌的战机。红军主力在东固地区厉兵秣马,耐心等了二十五天之久,就是要等这一天!但敌人的继续进攻,又使在敌包围圈内的红军主力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当获悉两师敌军继续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挺进时,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于五月十四日,下达了《攻击富田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的命令》

(按:敌第五路军总指挥王金钰兼任第四十七师师长,公秉藩为敌二十八师师长),由红三军团(含红十二军的三十五师)为左路军,红三、红四军为中路(正面)军,红十二军为右路军,协力歼击来犯之敌。

毛总政委还将罗炳辉找到总部,面授机宜,对红十二军的任务又作了具体交代。

如何从敌人重兵包围圈中秘密隐蔽地转移到有利地区待机,既关系到红军主力的安危,更是歼击两师敌军的关键。

罗炳辉召集师以上干部开会,传达了敌情和方面军总部的命令。他说:

“我们的部队,现离郭华宗部(按:即敌第五路军所辖的第四十三师,师长为郭华宗)和蔡廷错的十九路军只有三四十里,我们必须从郭、蔡之间钻过去,到富田打王金钰。”

对如何具体“钻过去”,黄火青在回忆《罗炳辉同志在红九军团》一文中,写道:

还在第二次反“围剿”期间,一次,我军主力被敌人重兵包围,情况东分危急。这时,炳辉同志镇定自若。他带了一支小部队,机智神速地在敌人几个纵队之间四处穿插,吹号鸣枪,虚张声势,迷惑敌人。随即将部队带至山头上,敌人被搞得懵头懵脑,以为我主力在山上,便集中兵力向山顶猛扑。

这个调虎离山计,使我主力安然脱险。罗部则被层层围园,情况危急,可炳辉同志不慌不忙,叫大家休息好。到夜里,他率部从敌人的空隙中从容地走出了包围圈。天亮后,敌人逐渐缩小包围圈,妄图将我军一口吞下,结果没发现一个人影,知道上了当,敌人气急败坏,正待掉头撤退,却又被我主力反包围,敌人被杀得鬼哭狼豪,伤亡很大。这次战斗,炳辉同志立了一大功劳。

那时,敌第四十三师郭华宗部,与蔡廷错的十九路军第六十师(蔡兼师长)之间,有一个四十多里的间隙。罗炳辉率部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郭、蔡两部之间,插到了富田的西面埋伏起来。

五月十五日拂晓,红军各部开始行动。六日,当敌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地行进至中洞、九寸岭地区时,被预伏在沿途的红三军团和红三、红四军包围,经一天多激烈战斗,将该敌大部歼灭。当其残部向富田以西逃跑时,罗炳辉率红十二军的部队正在这里等候,立即予以猛烈射击,红四军又从后面追来,前后夹击,经四个多小时的战斗,将该敌全部歼灭。敌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也被俘虏,可是他混在士兵中,装扮成营部的书记,被赤卫队放掉了。

公秉藩在《我参加第二次“围剿”被俘脱逃记》一文中,回忆了被歼的情景,写道:

五月十六日早晨,我和平常一样,清晨运动完毕,率师直属部队从固陂圩出发。临行前,王懋德(安:即敌第二十八师之八十二旅旅长)还从富田赶来送行,彼此谈到八十三旅出发三天以来还未遇见红军,后方各地都平静得和水一样,可见从九寸岭逃出的红军排长所说情况,显然与事实不符。

师直属部队共有一千多人,特务营过后,就是师部,乘马四五十匹,还有三座大轿(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各一座),以及驮载骡马和运输队,在山路上排成一列纵队,要占五六里长。沿途看不见什么征候,只是曾经红军破坏的道路虽然先头部队已予修补,骡马一过,又复踏断,再经修补,才能前进,国而十点钟才抵山坑。

这里有一条小街约四五十户人家。特务营刚一通过,师部的骡马乘轿到达街头时,东西两面高山上的红军,早在这里做好工事,严阵等待了二十多天,一声炮响后,步枪、机关枪齐发,山鸣谷应,响彻云霄。正在行进中的部队被打乱了,有的人马被打死,有的被打伤,横倒竖卧在山路和两旁的田地上。

五月二十日上午,我从值夏回到吉安天主堂师部后,王懋德和留守人员都来看我,问我怎样出险,相对唏嘘无言。我问吉安情况,他说:“我从富田带回士兵五百多名。截至现在,从前方逃回和被释放的,以及轻伤走回的,不足一千人,一共收容到的官兵约一千五百人,已经把收容情况报告南昌总部。

消灭敌第二十八师大部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的胜利,为彻底粉碎敌第二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五战五捷
【连载】钱其昭:青原游(36)
3.5万红军陷入重围,关键时刻毛主席力排众议,大破20万国军
白云山战斗: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战
谁是红军里的段誉?
第二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