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总方针

引子

解放战争当中,三大战役波澜壮阔、震烁古今。其中逐鹿中原的淮海战役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不仅仅是因为以少胜多、歼敌55万的辉煌战果,更因为此战彻底歼灭了校长的嫡系主力,在长江以北国军已无力反抗,只能退守江南。事实上,淮海战役决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局。在此后几十年的历史当中,针对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一直存有争议。

壹| 粟裕向军委提出“淮海战役”构想

济南战役以前,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根据军委7月14日关于8、9月攻克济南、冬春夺取徐州的指示,已在考虑济南战役后华东野战军下一步行动方案。

这时,徐州“剿总”为组织济南会战,已将邱清泉、李弥、黄百韬3个兵团集结在徐州周围,在苏北两淮地区仅有第1绥靖区的1个整编师(10月改称军),海州、连云港也只有第9绥区的1个整编师,陇海路的徐州至海州间部署的守备兵力也很薄弱。

粟裕分析以上态势认为,打下济南后,华东野战军有两个行动方向:一是寻战于徐州以西,二是兵出徐蚌路以东。如寻战于徐州以西,虽可以与中原野战军会合,但华东野战军势必处于国军华中和徐州两大重兵集团之间,形成决战的形势,兵力、火力均处于较大的劣势,于华东野战军不利。如兵出徐蚌线以东,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等地,则可以暴露津浦路,迫使徐州刘峙集团退守津浦路与长江边,至少要加强兵力防守,徐州“巢总”刘峙集团便减少了机动作战兵力。解放两淮及商宝地区,则可恢复长江边的工作,为渡江南进创造条件。权衡利弊,粟裕于8月23日向军委提出:“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路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则苏北局势即可大大开展。

济南战役过程中,华东野战军曾预定在阻援、打援中歼灭徐州北上增援的国军一部后,越过陇海路攻占淮阴、淮安地区,但在华野阻援、打援集团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徐州增援兵团始终未敢冒险北援济南,预期目的未能达成。此时,华东野战军前委认为济南战役,攻城集团损失不算很大,阻援、打援集团无作战行动,部队毫无损失,时值秋凉季节,最宜我军作战。华野以南下苏北取淮阴、淮安,夺海州、连云港为宜。

9月24日,粟裕致电军委和华东、中原局,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电报说: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国军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恢复长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两进创造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线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进行淮海战役。并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

第1案,战役分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以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加强1个纵队攻占淮阴、淮安,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华野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至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2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而后华野全军转入休整。

第2案,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的,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峄枣线,以备战姿志进行休整。

粟裕认为,举行淮海战役以执行第1案最为有利。

9月25日下午,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委陈毅,参谋长李达致电军委并告粟裕:“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贰| 两军协同作战构想

军委、教员在部署华东野战军济南战役时,曾于8月15日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子恢,指出:“九月华野攻济打援是一次严重作战,需要你们的有力配合,望你们直属各纵九月作战计划预先筹划,于月底以意见电告。”

8月底,中原野战军向军委报告了4个配合华野攻济作战方案。

第1案,中原野战军以一部兵力出击襄樊,歼灭守敌,以调动信阳地区国民党第5绥靖区张轸部,以主力截歼其一部。

第2案,佯攻南阳,吸引张轸增援,于运动中歼其一部,或在孙元良第 16 兵团乘机侵犯禹县、襄城时,歼击孙军。

第3案,在济南吃紧、孙元良奉命东援时,中原野战军以一部出武胜关,吸引张轸兵团派兵南援。

第4案,在华东野战军攻济甚急,王耀武吃紧,张轸兵团北提也成定局,不得已而必须牵制时,中原野战军则采取进攻的手段,在平汉路中段割歼其一部。

8月28日,军委、教员决定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于豫西地区休整,暂时按兵不动,待济南吃紧,张淦第3兵团和孙元良第16兵团被迫增援时,发动攻击,歼其一部,使其不能东进参战。

军委、教员接到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的报告后表示完全同意,并在粟裕建议的基础上作了重大补充,提出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作战构想。

9月25日19时,教员代军委起草致华东局和粟裕并告刘陈李的电报,指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华东野战军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这个战役准备进行几个作战。第1个作战以歼灭可能即将自徐州地区东返新安镇地区布防的黄百韬第7兵团为目标;第2个作战是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地区;第3个作战是攻占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毛教员指出:进行这3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可以歼灭国军10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徐州方面国军分散一部分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作战。并要求华东野战前委于10月10日前召开以“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为目的的会议,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的准备工作。

华东野战军9月24日攻占济南后,黄百韬第7兵团返回新安镇、运河火车站地区,李弥第13兵团退至徐州以东碾庄、曹八集地区,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商丘、砀山地区。华东野战军欲举行淮海战役,攻占两淮地区,首先必须攻击位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的黄百韬第7兵团,打开南下的通路。而攻歼黄百韬兵团,又必须能够阻止徐州附近的邱清泉第2、李弥第13两兵团增援。根据这种情况,教员9月28日亥时致电饶粟谭,并告刘陈,指出:黄百韬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

10月11日,军委、教员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明确规定了淮海战役各个阶段的作战重心、兵力部署原则、作战步骤及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下一步作战构想。电报指出:

淮海战役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今山东枣庄市峄城)、枣庄、临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此目的,应以6至7个纵队分割歼灭黄百韬所属3个整编师;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这一部署大体如同9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3个师的目的。第1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2星期至3星期内解决。

第2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守军,并占领各城。而以主力担任牵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攻济打援部署的原则。此阶段,亦须争取2星期至3星期内完结。

第3阶段,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守军将增加1个整编师左右的兵力,故亦须准备以5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主力担任打援和牵制,此阶段亦须大约2至3个星期。

关于淮海战役的兵力部署,教员指出:仍是坚持“攻济打援”的原则,即以一半以上兵力用于阻援与打援,阻援、打援部署不可放在正面,应在援敌的侧面,即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以造成我军围攻徐州的态势,促成刘峙“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致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黄百韬。

由于新安镇地区距徐州甚近,战役发起后,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势必迅速增援黄兵团,加上东进的孙元良兵团,徐州方面国军仅正规军就有4个兵团12个半军的兵力。因此,战役的规模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甚至超过豫东战役的规模。要取得如此更大规模战役胜利,除使用华东野战军全部及华东军区地方部队外,还必须有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的协同配合,主要是抑留华中“剿总”的机动兵团于由原地区不使其东进参战。

《淮海战役》附表,中央党史出版社1988版

因此,军委、教员在部署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的同时,电示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的行动牵制华中“剿总”白崇禧集团,在战略上配合华东野战军。电报中指出:郑州孙元良第16兵团3个师现将东进,望刘陈邓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第4绥靖区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以减轻华东野战军的压力。

关于淮海战役后的形势及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教员指出,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军难于歼灭,此时,华东野战军应分为东、西兵团。以大约5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荷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教员设想:华东野战军以 11、12 两个月完成淮海战役,次年1月休整,3至7月同中原野战军协力作战,将敌打到长江边各点固守。秋季,华东野战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叁| 郑州战役

郑州是中原地区重镇,扼守平汉、龙海两大铁路的交汇处,是国军中原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链环。通常有1个兵团以上的兵力防守该地区。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以后,国军统帅部为加强徐州地区防御,屏障南京,决定缩短徐州“剿总”的防线,遂于10月6日将孙元良第16兵团全部东调,其防区由第12绥靖区第40军接替。孙元良兵团东移后,中原国军还有3个机动兵团。其中,黄维第 12 兵团、宋希濂第 14 兵团是国民党中央军,校长可以随意调动,而白崇禧难于指挥;张淦第3兵团是桂系部队,白崇禧可随意调动,而校长则不易指挥。根据校长及其统帅部的意图,宋希濂兵团担负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或西进入川的任务,黄维兵团则准备随时东调徐州参战。

根据军委10月11日关于中原野战军攻击郑徐线,以配合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的指示,中原野战军前委决定:由刘伯承、李达指挥第2、第6纵队和军区部队,继续在豫西牵制黄维,张诠两兵团;由陈毅、邓小平指挥第1、第3、第4、第9纵队在华北军区第14纵队配合下,于10月18日晚发起郑州战役。其部署是:

以第1、第3纵队组成东兵团,由东北至南面实施突击;以第4第9纵队组成西兵团,由北面、西南面实施突击;以豫皖苏军区部队在郑州、开封间的中牟切断陇海铁路,阻止郑州守军东撤;以豫西军区部队直插黄河铁桥以南,阻止郑州守军北撤;以华北军区第14纵队和豫北地方部队,牵制新乡地区国军南下增援和载击郑州守军北撤,并协同豫西军区部队保护黄河铁桥。

10月19日,中原野战军攻郑部队开始行动。21日夜包围郑州。在解放军威势下,郑州守军第12绥靖区第 40 军第 106师、第99军第 268 师共1万余人 22 日拂晓弃城北逃。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在华北第14纵队等部配合下,堵截追击,将国军 1.1万余人歼灭在郑州以北地区,解放郑州。中央10月23日的贺电指出:中原野战军解放郑州,“陇海、平汉两大铁路的怄纽为我掌握,对于整个战局极为有利。”

10月24日,国军第4绥靖区部队放弃开封,东撤蚌埠地区,中原野战军主力不费一枪一弹,再度解放开封。

组织华东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和中原野战军举行郑州战役,是军委、教员关于解放军南线作战总构想的两个重要环节。郑州战役后,河南境内的洛阳、郑州、开封三大城市均获得解放,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枢纽为解放军所掌握。教员10月11日提出的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兵分东、西兵团,西兵团协同中原野战军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的设想就提前实现了。

肆| 淮海战役总方针的确立

郑州战役前后,军委、教员对于中原野战军主力下步行动有两种考虑。一是加入徐州方向作战,任务主要是牵制徐州国军;二是兵出淮南,迫使徐州“剿总”调兵南援,从战略上配合华东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

10月22日,军委、教员在部署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即电示陈邓:

在攻郑胜利后,以一部或大部或全部向东行动,协同华野第3、两广纵队,不但牵制孙元良、刘汝明全部,而且可能牵制邱清泉,李弥一部,具体行动可在攻郑后决定。我们预计是以一部留在郑州、淮阳之线,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线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电报中指出:中原野战军举行徐蚌线作战,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势必使用很大一部分兵力救援徐蚌,这“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希望陈邓据此设想通盘考虑并电告军委。

中原野战军主力解放开封的当天,即10月24日,陈邓就向军委提出了东进作战的3个方案。

第1案,华野发起战斗后,乘邱清泉兵团东进,而黄维兵团又较远离时,中野第 1、第 3、第 4、第9纵队及华野第 3、两广纵队抓住孙元良而歼击之,此着好处,歼孙元良1、2 个师把握较大,亦可能抑留邱兵团一部。 第2案,如孙元良兵团不好打,则以6日行程于 9、10日左右进至徐蚌线,执行军委原定任务。 第3案,中野主力进至商丘地区时,如黄维兵团3个师孤军东进,张淦兵团没有尾进,亦属歼击该兵团1、2个师之良机,但其缺点是协同东线困难,只能以华野第 3、两广纵队拉孙元良。

陈邓认为:无论哪个方案,中原野战军主力应位于商丘西南机动。

25日3时,军委复电陈邓井告饶粟谭及刘邓李,中野主力“应到蒙城集中以利机动作战”。开封之敌已逃,你们不要去开封,也不要去商丘附近。应从现地取捷径到蒙城集中,休息数日。然后直取蚌埠,并准备渡淮河南进,占领蚌埠、浦口段铁路,控制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淮南铁路以东、运河以西广大地区,吸引敌人来攻。准备在该地区坚持2、3个月。军委强调指出:“此着为敌人所不及料,敌为防我渡江,必从徐州附近分兵南压,亦有可能从白崇禧系统调兵向东。我华野则可能于两个月内歼灭刘峙系统五十五个师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十八个师左右,取得大胜。”

10月25日申时,陈邓致电军委,认为“挺进淮南,非到万分必要以不采取为好”。理由是该地区狭小,滨湖、山地缺粮缺水,大兵团很难机动,也不适宜,同时部队现在鞋、袜、棉裤、帽子、绑带尚未补充,财政上毫无准备及辎重不能携带。如实行此着,我们很难打到仗,而且可能有较大的消耗。主张“以力求歼击孙元艮为第一要看,如不好打,则向宿蚌线进攻。'

这时,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等部正在湖北老河口地区部署围歼国军宋希濂第14兵团杨干才第20军,白崇禧命令黄维第12兵团主力向南阳以南行动,以救援杨干才,黄维兵团因此在短期内不可能马上向东。据此,军委于10月26、27日,两次致电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同意陈邓25日申时电报建议。即中原野战军第1、第3、第4、第9纵队不出淮南,由郑州地区东进徐蚌线以西地区。同时指出:陈邓以11个旅出现于刘峙空应的后方,必定迫使刘峙以孙元良全部及邱清泉一部对付陈邓,如此可以确保邱孙两兵团不敢向运河以东增援,这就保障了华东野战军“有把握地实现制李打黄之目的”。

10月27日,陈邓率中原野战军第1、第3、第4、第9 纵队,华野第3、两广纵队,由郑州出鲁西南途中得悉孙元良兵团2个军进至永城,其先头第69师已到宿县。刘汝明部有可能放弃商丘,邱清泉兵团可能移至徐州附近。根据孙、刘、邱兵团的行动变化,陈邓于11月2日向军委提出关于牵制邱清泉、孙元良兵团,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的3个方案。

第1案,如邱兵团仍在砀山、黄口地区,孙兵团已到宿县南北地区,我则以华野第3纵及中野1个纵队,割断邱敌与徐州联系,并以主力攻歼邱敌一部(1团1师的歼灭),以吸引孙兵团增援,达到牵制邱、孙兵团之目的。待孙兵团进到适当地点,如条件许可,亦可考虑先歼孙敌。另以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2个独立旅对付刘汝明。

第2案,如邱兵团已缩到徐州附近,刘汝明在砀山、黄口地区,孙兵团在宿县南北,则以华野第 3、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2个独立旅割断徐州与刘汝明联系,并积极由西向东攻击徐州。中野以1个纵队以上兵力攻占宿县、徐州中间地区,并由南向北攻击徐州,主力位于铁路西侧,吸引孙兵团北援所部歼灭之。

第3案,如孙元良2个军仍在永城地区,则于6日夜直扑该敌,首先歼孙一部或大部,吸引邱敌增援,即便邱敌不来增援,我于3、4日达成歼灭孙敌后,仍可直攻徐州,一部协同东面作战。

陈邓认为,执行第1案的好处是能确实抓住邱兵团,缺点是敌可以自由抽用孙兵团。“而我又不利于分兵,一面在陇海路对邱,一面在津浦路对孙”。执行第2案是既可能打到孙兵团,吸住邱兵团一部或大部,又可以直接协同华野作战,缺点是可能达不到完全牵制邱兵团3个军的目的。

11月初,中原野战军主力推进至睢县、柘城、亳县及商丘以南之间地区。

至此,解放军南线作战格局,就由原来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战略上的配合作战,发展到战役上的协同作战。

10月31日,粟裕向军委、教员建议,鉴于准海战役规模很大,宜“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军委接受粟裕建议,11月1日,电告陈邓、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11月2日,陈邓致电军委、教员:“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拦,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11月上旬,粟陈张根据地下党以及其他渠道得知徐州“剿总”变更部署,许多贵重物资正在南运,军粮只能维持1周,军火仅存 31 吨等情报后,判断“徐敌正布置南撤,并企图以淮河为第一线守备'。遂于7日向军委及陈邓作了报告。并对淮海战役发起后的情况变化,提出了3种估计:

第一,如果第3绥靖区冯治安部顺利起义,则徐州北面、东北面完全暴露;邱清泉兵团如被中原野战军拉住,刘峙很可能将李弥兵团靠近徐州,加强守备。

第二,如果黄百韬兵团及刘汝明部被华东、中原两军分别歼灭,而邱清泉兵团又被分割不能收缩徐州或已退缩徐州,只要华东野战军运河以西各纵队能包围李弥兵团,则可能孤立徐州,使刘峙集团不能南撤。

第三,如果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第2步歼灭李弥兵团,则徐州守军可能提早南撤,固守蚌埠淮河线,黄维兵团集结蚌埠或退守信阳。

针对以上几种可能,粟陈张向军委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是华东野战军运河以西部队应获冯治安部起义,迅速百出陇海线,分割包围碾庄、曹八集地区李弥兵团,切断其徐州退路,逐次歼灭之;运河以东部队在解决黄百韬大部后,抽出2个纵队加入运河以西作战。

二是建议中原野战军歼灭商丘、砀山线刘汝明部后,以主力直出津浦路徐蚌段,切断刘峙退路;华东野战军运河以东部队并灭黄百韬后,即以主力协同中原野战军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

粟陈张认为,“孤立徐州,切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这样可更有利于尔后之渡江作战。”

《粟裕军事文集》417-419页

并于11月8日辰时,向军委和陈邓及华东、中原局明确提出:抑留徐州刘峙集团,将其歼灭于徐州及其周围地区。电报说:

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变化。在此种情况下,刘峙集团有可能采取下述两种方针:

一是以现在徐州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微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长江及江南与华南防御;

二是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而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待机反攻。

如果蒋介石采取前一方针,我军在长江以北便有大量歼敌的机会,更能造成今后渡江作战的条件,但要加重老解放区的负担;

如果蒋介石采取后一方针,虽可以大大减轻老解放区的负扣,但对我军尔后渡江作战造成很大困难,且过江后尚须在江南数省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

权衡各方面利弊得失,我们认为应迫使蒋介石采取前一方针,则华东解放军歼灭黄兵团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刘峙集团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

7日至9日,粟陈张曾几次致电陈邓,建议华东野战军攻歼黄百韬兵团时,中原野战军主力以一部进击徐蚌间铁路,破坏徐州国军的运输线。

在此期间,刘邓李等亦有同样的考虑,并于11月3日向军委和陈邓提出了建议。电报说:国军重兵守徐州,其补给线只一津浦路,怕我截断,陈邓主力似应力求首先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请陈邓切实考虑,机断行事”。

11月5日,军委电示陈邓,提出中野主力在宿蚌地区作战的两个设想:一是以华野第3纵队、两广纵队攻击砀山附近的刘汝明部,吸引位于砀山、徐州间及丰县地区的邱清泉兵团以一部西援,中野主力到永成后不停留继续东进,完成对宿具的包围。然后看情况,或攻占宿县,或敌援甚快则打援敌,“此方案可望确定地调动邱兵团一部”。二是以一部破击徐蚌路,以主力打蒙城(估计孙元良率兵团部于5日后到蒙城),“得手后大破宿蚌路”。电报最后说,以上两案何者为宜,由陈邓酌情考虑,并告军委。

11月5日后,陈邓在部署攻歼刘汝明部(位于商丘、蔡道口、马牧集地区)时,拟于3、5天内歼灭刘部然后向徐蚌线运动。同时命令豫皖苏军区出动3个团兵力,从11月7日开始破击津浦路宿县南北地区。

8日,陈邓根据当面情况变化,判断刘峙集团有南撤的可能,即报告军委。电报说:蒋介石究竟只撤邱清泉、刘汝明两部,还是整个放弃徐州句括黄百韬、李弥、冯治安,不日即可判明。如判明蒋介石系整个南撤,设防淮河时,华东野战军如有可能应举行追击,迅速进至淮河以南、津浦路以东,堵载敌军退路。

粟陈张和刘陈邓邓李等对徐州国军动向的判断,并将自己的作战基点放在对付刘峙集团主力可能撤退的行动上考虑的举措,完全符合军委、教员的谋划。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军委、教员的高度重视并采纳。

11月8日,粟陈张致电军委和陈邓说:徐州之敌有南撤企图,黄百韬兵团及第44车已全撤至新安镇及其以西地区,并继续向运河以西散退。已令各部以猛烈动作迅速截歼;着谭震林、王建安即令第7、第10、第13纵队迅速南下铁路线,使敌无法西撤,并建议豫皖苏部队迅速击破徐蚌路。

军委接电后,于9日两次致电陈邓、粟裕并告华东、中原局,指出:立即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9日16时的电报指出:

“(一)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

(二)陈邓直接指挥各部,包括一、三、四、九纵应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四纵不应在黄口附近打邱清泉,而应迅速攻宿县,一纵在解决一八一师后,应立即去宿县。华野三、广两纵的任务是对付邱清泉,但应位于萧县地区从南面向黄口、徐州线攻击,以便与宿县我军联结。如敌向南总退却时,则集中六个纵队歼灭之。

(三)粟陈张应令谭王集中七、十、十三纵队及由南向北之十一纵队,以全力向李弥兵团攻击,用迅速手段歼灭该兵团的全部或大部,控制并截断徐州至运河车站之间的铁路,运东主力则歼灭黄兵团。”

电报强调:“只要以上几点办到,就能破坏敌人总退却的计划,遭我全部歼灭,并占领徐州。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9日亥时的电报再次指出:华东、中原两军“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

这样,淮海战役就由原定主要消灭国军刘峙集团主力的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遂发展到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同国军重兵集团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席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一)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三次“斗胆直陈”
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粟裕犹豫3个月,是否斗胆直陈?定下决心后毛主席甚悦
淮海战役一阶段指挥权及决策背景探讨
淮海战役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