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四兵团并入四野后林、陈起冲突,只好让上级来裁断,结果怎样?

“我不同意你的作战计划”

1949年5月,林彪指挥四野即将开展围剿白崇禧部队的广西战役,然而就在林彪做好了作战方案之后,却有一人对此提出了异议。

林彪作为我军的“战神”,曾经指挥过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他的作战计划应该毋庸置疑。

提出意见的人就是林彪曾经的上级大将陈赓,当时陈赓的第四兵团刚刚并入四野,本应该接受林彪的指挥。

但是陈赓在观察作战计划时,发现了其中的不对之处,林陈二人也因此产生了分歧,最终还是由毛主席亲自拍板。

陈赓为何会反对林彪的计划?毛主席最终采纳了谁的意见?

广西战役的第一次分歧

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之后二野的第四兵团进行休整,过了4天之后,第四军团司令员陈赓就接到了一项任命。

中央军委决定,第四兵团将归属四野指挥,接下来跟随四野参加对广西白崇禧部队的作战。

陈赓和四野的司令员林彪是老相识了,他们都出生于黄埔军校,陈赓是林彪的师兄,之后两人一同参加南昌起义由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当时,陈赓的级别比林彪高,早在林彪还是连长时,陈赓就已经深受蒋介石赏识在军中当上了营长。

后来,林彪在一次战斗中损失十分严重,打算指挥部队撤退,陈赓作为他的上级,十分严厉地批评了林彪的撤退行为。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广西战役前夕,林彪反过来成为了陈赓的上级。

不过陈赓对此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应,他坚决表示自己将服从林彪的指挥。

林彪确实是一位军事奇才,虽然资历比不上许多将领,但是他用出色的战绩弥补了这一不足。

而林彪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特点,喜欢越级指挥,因为林彪性格沉稳,总是希望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陈赓的性格十分独立,而且脾气耿直,对于越级指挥的行为十分不满。

在林彪打算围剿驻守在武汉的白崇禧部时,他就曾经要求陈赓军团师级以上干部必须要和前线指挥部保持联系,如此明显的越级指挥行为,让陈赓大为恼火。

当时,第四兵团有很多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而四野则是我军的主力,因此陈赓对林彪的行为也只能服从。

到了7月的时候,白崇禧眼看抵挡不住我军的进攻,决定放弃湖北退守湖南等地,继续进行顽固的抵抗。

林彪得知后决定派陈赓的第四兵团由江西进入湖南,从侧翼进攻敌人的主力,配合正面部队的围剿。

林彪此举目的是将白崇禧困在湖南,不让他有撤退的机会,打算与白崇禧在湖南进行决战,一举歼灭敌军。

陈赓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白崇禧手中还有大量的精锐部队,向来狡猾的“小诸葛”不会将自己的所有主力押在湖南与林彪决战。

因此,陈赓告诉第四兵团的副司令员郭天民,让他向中央汇报:“不能够直接进入湖南,应该南下解放广东,切断白崇禧在广东方向的退路。”

林彪得知陈赓的想法之后,依旧坚持己见:“下达的命令不能更改,必须立即执行!”

陈赓则坚持自己的判断没错,两人就此产生了冲突。

由于林彪是四野的司令员,陈赓没有办法说服林彪,于是就打算向北京汇报此事,让毛主席来定夺。

陈赓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第四兵团的人数众多,一旦有所行动必然会被白崇禧察觉。

如此一来,白崇禧就会往两广地区撤退,届时我军再进入两广与敌人交战,战局很有可能不利于我军。

毛主席接到陈赓的电报之后,思考了很久,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毛主席是支持爱将林彪进入湖南的决策?还是会支持陈赓更有远见的选择?

广西战役的第二次分歧

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林彪和陈赓下达了指示:“白崇禧作战灵活多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我军决战,因此必须要南下广东,切断白崇禧的退路。”

毛主席的选择,是支持陈赓的作战计划,获得毛主席支持的陈赓也得以顺利进行自己的部署。

毛主席为了减少两人的冲突,专门将第四兵团和十五兵团全部交给陈赓指挥,而且南下广东的行动由陈赓全权负责。

于是,陈赓就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不用再受到林彪方面的影响,接到任务的陈赓很快就从江西进入广东。

陈赓首先指挥部队进攻韶关,将湖南逃往广东的大门关上,当时盘踞在广东的余汉谋自知不是解放军的对手,连忙下令放弃韶关,往南撤退。

陈赓拿下韶关之后继续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在10月14日顺利解放广州。

另一边林彪也在逐渐包围湖南的白崇禧部队,“小诸葛”知道此时广东方向的退路已经被封死,想要继续负隅顽抗就只能退往广西。

他开始在湖南和广西的边境部署大量兵力,企图阻断我军进入广西的路线。

白崇禧主力部队也开始陆续往广西方向撤退,如此一来正中陈赓下怀,为之后在广西歼灭白崇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时的白崇禧也知道再无退路,决心在广西与我军决战,林彪眼看白崇禧已经摆开阵势,立刻调整了作战计划。

林彪先是命令四野主力往广西方向进军,同时下令让第四兵团停止对余汉谋部队的追击,转而西进配合四野的进攻,准备将白崇禧全部歼灭在广西与湖南的边境。

中央批准了林彪的作战计划,将陈赓麾下的第四兵团交由四野统一指挥。

40万解放军开始进入广西与白崇禧部队交战,经过几次交手之后,白崇禧知道自己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再次开始思考撤退的方向。

当时,他打算向云贵方向撤退,但是二野已经顺利解放了贵阳,西退之路也被封死,于是白崇禧将目标放在了海南岛和越南方向。

11月16日,林彪下令对白崇禧部发起总攻,无心作战的敌军,很快就被我军消灭,22日桂林就被我军顺利解放。

白崇禧紧急命令手下向玉林方向集结,做出一副要进攻四野43军的样子,实际上,他的目标是驻扎在廉江的第四兵团。

林彪得知白崇禧要进攻43军,以为白崇禧要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决战,于是就命令陈赓将第四兵团的三个军全部北上围歼白崇禧部队,只留下一个师在廉江防御。

陈赓和郭天民都不同意林彪的决策,他们认为白崇禧只是佯攻43军,真正的目的是拿下雷州半岛作为撤退路线。

如果将第四兵团的主力部队全部撤走,那就中了白崇禧的调虎离山之计,剩下的一个师,根本不是白崇禧的对手。

即便是将佯攻的敌军全部消灭,最终也不能全歼白崇禧,因而陈赓认为第四兵团的主力绝对不能撤退,一定要堵死白崇禧的所有退路。

陈赓致电林彪表示反对,他希望林彪能够改变这一决策,只是林彪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林陈二人为此还大吵了一架。

陈赓眼看自己没有办法劝下林彪,只能够故伎重施向中央汇报情况,让毛主席来做最后的决定。

11月24日,毛主席致电陈赓,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部署。

事实上,陈赓的判断完全没有问题,白崇禧的主力部队果然全部出现在了雷州半岛。

只是陈赓早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等四野的主力部队来到这里时,白崇禧部队也就插翅难飞了。

在广西战役中的两次分歧中,毛主席都支持了陈赓的决策,最终顺利歼灭了白崇禧部队。

林陈二人虽然意见不同,但更多都是因为公事,而且两人也不是第一次起冲突,除了这两次重要的分歧以外,他们还出现过三次小分歧。

林陈二人的三次分歧

广西战役期间,在先打湖南还是先打广东的问题上,毛主席做出了定夺,林彪也同意了毛主席先打广东的决定。

但是,林彪却要求陈赓7月就进军广东,对此陈赓持有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应该要等到进入秋季之后再出兵。

林彪的想法是兵贵神速,趁着白崇禧的主力还没开始撤退,就先行截断广东方向的退路。

但是,陈赓认为第四兵团都是北方的士兵,一时间不能适应南方酷暑的气候,军中已经有很多士兵出现了中暑和疟疾等疾病,造成了很多非战斗减员。

如果继续坚持在7月进军,进入大山之后患病的战士们,更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医治,部队的战斗力将会大幅降低。

因此陈赓建议延长出兵的时间,一方面休整部队恢复战斗力,另一方面等待合适的天气更利于作战。

这一次林彪就没有坚持己见了,因为他也发现四野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同意了陈赓的建议,决定暂缓进军广东的行动。

一直等到9月初,陈赓在秋高气爽之际顺利拿下了英德,兵锋直指广州。

就在广州城的敌军惊慌失措之际,林彪突然要求第四兵团停止南下,转而从英德进入广西协助四野围歼白崇禧。

林彪担心如果继续南下将余汉谋逼急了,其手中的10万大军就会撤退到广西,届时解放广西的难度将会大大提高。

林彪认为只留下15兵团监视广州即可,剩下的部队全部进攻桂林,一举消灭白崇禧的部队。

陈赓和郭天民经过分析之后认为不可行,如果现在分兵广西,很有可能会分散了兵力,而且进入广西的道路十分崎岖,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支援四野。

陈赓坚持先打广州再打广西的决定,叶帅对陈赓的想法予以支持,但是林彪方面却一直不同意。

最后还是陈赓将此事上报毛主席,获得了毛主席的同意之后,林彪也不再反对,事实证明陈赓的这个方案是成功的。

最后一次分歧,则发生在广西战役的最后阶段,当时陈赓命令秦基伟占领上思县,确保溃逃的白崇禧残部不会逃出国境。

秦基伟接到命令之后,准备南下进军,就在此时林彪突然发出来一个指示,要求秦基伟的部队原地剿匪,不要再继续往南了。

这一次陈赓没有反对林彪的建议,他完全同意林彪的想法,秦基伟也就按照两位上级的意思照办。

3万多溃逃的白崇禧残部越过边境线去到了越南,结果被当地的法军全部关进了战俘营,林彪没有选择继续追击也是减少了战斗的伤亡。

虽然陈赓多次和林彪唱反调,但这更多是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而非个人情感上的恩怨。

在私底下两人的关系还十分不错,陈赓去世后林彪还担任了追悼会的主祭,之所以会经常出现分歧还是因为两支部队的作战风格不同。

陈赓属于刘伯承的二野,刘帅的作战风格是放权式的,充分发挥下面各级将领的才能,陈赓也因此形成了自主性较强的作战风格。

林彪则指挥四野,他更加强调权力集中,经常越级指挥下面的队伍,将每一个过程都牢牢把握。

这也是两人有如此多冲突的真正原因,不过这些矛盾都是正向的,陈赓和林彪都是为了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争论。

在两人看来,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目标,因此虽然两人经常意见不合,但是却从不会出现像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派系纷争。

当然,他们的分歧很多都是在毛主席的决策下解决的,两个人的竞争有利于毛主席根据不同的选择进行判断。

虽然毛主席更多是支持陈赓,但这并不代表两人的水平有高低之分,而是共同为革命事业而贡献自己的才能。

林彪的名号在部队中赫赫有名,军中真正能够和他唱对台戏的也就只有曾经的老上级陈赓,像陈赓一样对作战部署提出中肯的建议,其实有利于战斗的胜利。

即便是“战神”林彪,也十分佩服陈赓的远见和战略目光。

陈赓虽然级别低于林彪,但是在独立领兵打仗方面也同样出色,每一次陈赓提出的建议都是足以影响日后战局的抉择,而且他每一次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正因如此,每次遇到分歧的时候,毛主席都选择支持陈赓的决策。

参考文献:

《广西战役:“小诸葛”落荒而逃》

《陈赓对林彪的三次“抗命”》

《南下作战中陈赓与林彪的三次分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9年四野南下,陈赓3次违抗林帅命令,毛泽东批示:按陈赓说的办!
陈赓划归林彪指挥,连续3次反对林彪命令,毛主席处置真英明
1949年,陈赓率部攻打白崇禧,期间为何怒斥林彪:再顶嘴毙了你
1949年林彪成为顶头上司,陈赓首次接到指挥电报,沉思不语良久
49年林彪下令西调,叶剑英和陈赓却力谏毛主席:有两头落空的危险
林彪和陈赓谁更胜一筹?细析他们在广西战役中的分歧,陈不如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